華文網

怎麼看“教師夫妻辭職賣試卷年掙千萬元”這件事?真相會讓你哭

網友一:

新聞上說,這對夫婦本身是河南澠池縣西村鄉的中學老師。2005年才辭職創辦公司,主要的經營業務就是賣試卷。而僅僅10年後,公司就已經十分龐大了,光是2016年,銷售了7000萬元的試卷,

利潤超過了1200萬。

這對夫婦的情況,就是真實的反映了這個客觀的事實,那就是,應試教育還是主流的市場。大量的學生需要試卷,需要考試,所以才會助推這對夫妻城裡上市公司。

考試,依然是當今的最基本的模式。小到平時的期中期末考試,摸底考試。大到那些決定關鍵的選擇,往往是通過考試來實現。小升初,要按照成績來;高考決定大學走向,算是很多人的第一次人生決定過程,

而這個過程,最關鍵的,依然是考試。千軍萬馬去走過這根獨木橋。找工作應聘,往往也是要進行基本的考試,最直觀的就是公務員考試,依然省不下這個關鍵的過程。

網友二:

辭職賣試卷也無可厚非,想想80年代,有許多人辭職下海也掙了不少錢。

但是賣試卷這種方式得一分為二地看。

賣試卷,也是一種複習資料,説明提高學生成績理所當然,從一個方面來說,教師夫妻的服務物件從一個學校發展成了全社會,更加詮釋了師者,傳授解惑也。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賣試卷能年掙千萬,也證明了在當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家長為了孩子的成績不惜血本。

最後,我只是認為,學校多搞一些校外活動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豈不更好?

網友三:

這種情況是應試教育制度下,考試這種形式所衍生出來的市場行為,這個市場交易量很大,是屬於那種公開的,但是壟斷的,特殊人群經營的,有一定的管道,是產業鏈形式的,利益分配屬於灰色的,不經過你很難理解,有過學生的和有學生正在上學的家長或學生本人能夠理解,還有這個產業鏈上的利益體人員都清楚。

網友四:

教師也是人,也在現實的壓力下求生存。教師待遇的低下,迫使一部分忍受不了貧窮的教師選擇了另謀出路。辭職之後,不管做什麼,只要不違法、不犯罪,都是正當的。

這對教師夫婦之所以選擇做試卷生意,是因為在從事教育的過程中發現了試卷背後的巨大利益。

這件事情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出,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

如果你是教師,你喜歡教育,就要有情懷,必定要忍受清貧。如果作為教師的你,傾向於物質選擇,完全可以辭職,追逐自己的夢想。這個社會是多元的,任何選擇都值得尊重。

網友五:

一、並不是每個老師辭職轉行都能成功,也不是每個人賣試卷都能年收入上千萬。我覺得,這個是個例,每個人的機遇成本不同,如果掙錢那麼容易,就沒有人收入的差異了。

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去選擇做哪一行。這兩位老師,不選擇做老師,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規劃、人生目標,選擇辭職,我想必然也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考慮,因為教師收入還是比較穩定,下了那麼大的決心,雙雙辭職,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三、每個家庭對於經濟收入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同樣的家庭人口,會因為教育觀念、健康狀況、消費理念等導致每個家庭的開銷不同,因此,對於這對夫妻的選擇風險更大的經商,我還是比較理解的。

網友六:

不要對老師貼上標籤。老師與商人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角色,兩者之間並不衝突。因為當過老師,對試卷的銷售肯定會更有一些方法。

每個人的人力資本、財力資本等都不一樣,客觀分析兩位的辭職,進行合理的參考,才能讓我們更好的進行正確人生規劃。

每個人人都有自己追求人生價值的權利,作為旁觀者,我們理解和尊重是最重要要的。

就沒有人收入的差異了。

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去選擇做哪一行。這兩位老師,不選擇做老師,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生活規劃、人生目標,選擇辭職,我想必然也經過了很長時間的考慮,因為教師收入還是比較穩定,下了那麼大的決心,雙雙辭職,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三、每個家庭對於經濟收入的需求是不一樣的。同樣的家庭人口,會因為教育觀念、健康狀況、消費理念等導致每個家庭的開銷不同,因此,對於這對夫妻的選擇風險更大的經商,我還是比較理解的。

網友六:

不要對老師貼上標籤。老師與商人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角色,兩者之間並不衝突。因為當過老師,對試卷的銷售肯定會更有一些方法。

每個人的人力資本、財力資本等都不一樣,客觀分析兩位的辭職,進行合理的參考,才能讓我們更好的進行正確人生規劃。

每個人人都有自己追求人生價值的權利,作為旁觀者,我們理解和尊重是最重要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