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汽修店老闆說:對不起!這是我要的軟體

本文投稿作者張義波,是汽修店老闆,曾在汽車服務世界發表《一個汽修店老闆對汽車服務軟體的看法和意見:我要的其實並不多!》。

汽車服務世界認為,作為店主更有話語權,卻也並非天然正確,作者提供了自己的思考,希望對汽車服務軟體發展有説明。

眾所周知,汽車後市場蛋糕很大,大到無法一個準確的詞語可以概括。既然是蛋糕,那就有可能也是圓形。無數的人,無數的軟體想要從一個角度切進去,可一直都是無功而返。

這當中,有的刀又粗又長,可惜不夠鋒利。有的刀夠鋒利,可惜角度不對,切下來的蛋糕還不夠買刀的錢,所以也只能無奈的退出。

一個圓,衍生出無數條切線,可究竟哪條才能直達圓心?無數人舉著無數的刀,圍著這個大蛋糕轉圈,可誰也不知道該怎麼下刀,這也像極了我們現在的汽車後市場軟體。

我是一個小小的汽修工,經營著家小小的門店。可能在看這篇文章的人,

大多數都比我強,比我有錢,比我見識廣。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文章,有幸結識了易維軟體的黃總,我也特意去拜訪了黃總。跟黃總聊了聊,我覺得黃總說的問題,也代表了大部分的汽車後市場軟體的現狀。

1、現在的汽車後市場軟體大部分都在賠錢。

寫出這樣的話,我現在內心有點惴惴不安。

畢竟,可能很多軟體的背後,都有大財團在支撐,花著我這輩子都掙不到的錢在做市場。

作為軟體商,免費的肯定賠錢,收費的又不容易推廣,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

現在的後市場軟體,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主要針對商戶,採用各種方式來替商戶集客。

另一種是針對車主,也就是所謂的2C。

但是針對車主的,只能花錢砸出來,這是不符合市場規律的事情,可也只能硬著頭皮幹下去,一點點的幹下去,說不定就能成功。

對於這點,我不予置評,只能拭目以待了。

2、汽車後市場軟體到底怎麼發展?

是遍地開花,還是建立根據地。

對於這個發展方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當然,根據目標客戶的不同,這點可能有分歧,這點先放一放,一會再說。

3、軟體的作用。

這個不得不說我前段時間寫的那點東西。我說我作為一個汽修店老闆,我最希望軟體有什麼功能。

一大堆軟體商都在回復我,說自己家的軟體可以滿足我的要求。

可是,滿足我的要求又有什麼用呢,

我的最根本要求就是留住客戶,深度發展客戶,然後發展新的客戶。

畢竟,這才是我汽修店活著的最根本的要求。

話又說回來,我能活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口碑,還是口碑。

口碑裡包含著我的服務態度,維修技術,以及其他的一些類似於店面環境,客戶體驗等等一系列能吸引客戶的東西。

這樣一來,可能我就完全不需要那些針對商戶的管理軟體,因為這些軟體,加盟商就能給我,我又何必再去用別家的。

至於推廣作用,我作為商戶,看中的是效果,如果說軟體的推廣作用小於我去大街上印傳單,那我也同樣沒必要去使用。

因為我針對的客戶,就是我所在圈子半徑三公里內客戶,圈外的,對不起,您有可能選擇離您近的店,所以,您不是我的目標客戶。

4、客戶選擇店面的權利。

在我去拜訪黃總的時候,黃總問我,我作為維修店,願不願意由一個軟體,把我的客戶帶去別的店,因為客戶要求的服務,我這裡沒有。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我希望黃總也能看到這篇文章,因為這裡就是我的回答。輪子是圓的,所以裝在車上可以到處跑。

人坐在車裡,當然可以去其它的店。因為該來的總會來的,該走的總會走的。作為一個軟體,你能把我的客戶推出去,首先,作為軟體,你成功了,因為車主相信你。

作為一個維修店,我失敗了,首先,客戶要求我沒滿足。可能因為資金,可能因為技術。

所以客戶去了別家店。可能這家店,不僅滿足了客戶想要的服務,可能也包含了我的服務,所以說有可能我就流失了一個客戶。

但是,以前流行的木桶短板理論,就是說,我不能有短板,因為這樣可能會造成我客戶的流失。

現在,更多的傾向於長板理論。

因為我的某一項技術,某一項服務足夠優秀,超越同行一大截,會不會也同樣為我帶來客流呢?汽車後市場軟體在商戶眼裡,是一把雙刃劍,要看商戶會不會揮舞。

哪怕只是因為我的前臺夠漂亮,裙子夠短。只要客戶能來,這就是我的勝利。要不然,誰能來解釋一下洗車女郎穿比基尼?

5、汽車後市場軟體的發展方向及資金問題。

首先談發展方向,現在大部分的軟體都在針對商戶,通過商戶反推車主,或者直接不管車主,全心全意針對商戶。

但是你手裡沒有客戶,怎麼才能說服商戶用你的軟體。這樣一個問題,看似矛盾,卻又密不可分。

無數的軟體商卡在了這一個環節,無法繼續推進下去。大鱷們紛紛推出自己的線下專營店,可收效甚微。

然而直接去推車主,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成本太大,而且客戶忠誠度也不高。

黃總還給我舉了個例子,說杭州的某家公司,砸出五千萬,直面車主,單單就洗車一個項目。

想在杭州砸出自己的根據地,可也無奈的折戟沉沙。或許,是切入點不對?

說實話,我活到現在都沒見過五千萬什麼樣子。

但是,隨便拎出一家汽車後市場軟體商,動不動都是以千萬記。

砸出這麼多錢,卻一直在賠錢,這難道還不是困獸猶鬥嗎?下面說說我日常發現的一些問題,希望能給看到文章的各位帶來一點點的作用。

首先呢,作為一個店主,我在閑著沒事幹玩手機的時候,本著交流學習的目的,我經常會逛一些汽車論壇。

無一例外,不管什麼車,不管哪家的論壇,總會有車主提出自己車輛的一些問題。

而下面跟著的一些回答,有時在我們汽修工眼裡,就像個笑話。

而車主卻在恭敬的回答,受教了。

有的問題,例如調整胎壓,調儀錶盤上的時間,來我的店裡,我簡簡單單的就給做了,還不收費,結果也有無數的人在論壇裡問。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難道你們那裡沒修車店?在百度,每當有人提出問題,回答的人還沒有做廣告的人多。

車主也只能憑藉看哪個回答贊的人多,採用哪個。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作為中國人,比較含蓄內斂。有些項目,我確實在平行門店裡,比他們要強,可是在廣告裡,我只能說,我大減價,大酬賓。

我卻不敢說,在這個縣城裡,我做這個項目全城第一。

因為我怕牛皮吹出去,摟不回來了。因為在汽修行業裡,確實有許多的奇葩車主。

所以,哪怕我的手藝再好,我也只能靠客戶的口碑,口口單傳,這樣的傳播效率太低,所以我常常在想,能不能有一款軟體,就像淘寶的好評系統,能全部給我刷成五星,這樣,客戶的認同感也高,也能給我帶來更多的效益。

還是上面的問題,我是汽修行業裡的人,我的店主要是做輪胎保養快修。

我的車蹭了,我想去噴漆。

有朋友做這一塊,但是他的技術不敢恭維。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只能尷尬的去打聽,到底哪裡做得好。

雖說我是汽車後市場圈子裡的人,但是在這方面,我也同樣面臨著困惑。

相比于其他車主,我想他們的困惑也同樣存在吧?有沒有一款軟體,能提供這樣的口碑服務,讓我去選擇?

如果說,給我個機會,讓我去做這個軟體,我會把他做成這樣子。

1、我會把他定義為一款車主諮詢溝通類軟體。

當車主的車子遇到問題以後,直接聯繫軟體的客服,由客服做一個簡單的診斷,然後推薦出周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門店,由曾經去過的門店,然後接著口碑最好的門店依次排列。

這樣,不僅可以替車主做出更優化的選擇,也促進了門店的競爭意識,提高了門店的服務態度,技術和效率。

2、軟體提供權威建議,區別於其他管道的維修建議。更容易讓車主信服,同時也提供了線上分流,線下操作的模式。

3、車主可直接通過軟體預約服務,網上付款,以及訂單完成後的評分系統。相信線上下的服務,取得五星要比線上容易的多。

因為所有的客戶不滿意的地方,都可以當面鑼對面鼓的講出來,客戶的權益可以保障。

在車主碰到無賴商戶的時候,維權也更方便。

新政發佈後,各界大佬都說汽車進入了2.0時代,這還是不夠的,因為車主維修維權方面還面臨著太多的問題,相信如果有這款軟體的話,汽車後市場應該進入3.0時代才對。

4、代駕服務。這裡所說的代駕並不單單只車主酒後找代駕司機,而是說當車主的車子需要維修保養的時候,可以有專業的代駕司機幫忙,省下了車主的時間。

黃總在跟我談及這個問題的時候,說很多車主的理念是車與媳婦,概不外借,怎麼才能讓車主更放心的交出鑰匙才是問題的關鍵。

我覺得這樣的說法不對,首先,車主是通過軟體找的代駕司機,代駕司機當然隸屬于軟體公司。

車子的目的地也很明確,就是車主所下單的門店。

怕出事故?怕違章?只要車主能提供這個時間段由司機開車,當然不需要車主負責。

至於怕門店偷工減料,現在高級一點的門店都有線上觀看車輛進度的功能,都做到這一步了,門店當然也需要升級。

所以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怎麼保證代駕司機的權益。

4、各種提醒功能,例如保養,保險,違章功能。這個先不做深究。功能劃分應該歸商戶還是歸軟體,需要討論。

5、軟體商城可以針對商戶,也可以針對車主。但是堅決不做類似於某虎的商城,軟體應該與客戶處於共贏的狀態,而不是殺雞取卵式服務。

6、老客戶關懷服務,這一點可放給商戶。因為想要做這樣一款軟體,必定2C。本身就是面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能省點就省點。商戶可以通過訂單查詢,甄別出優質客戶,有的放矢,也節約了商戶的宣傳資金。

都說汽車售後市場進入良幣驅逐劣幣的時代,但是怎麼驅逐,這本身就是個大問題。

變則通,作為門店,我願意轉變。

如果說只單單依靠市場規律,這可能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如果有可能,這款軟體就是那一針催化劑。

不過就像黃總一直強調的,資金問題。確實,這是個最大的問題。

2C的資金動輒就以億起步,我之所以大大方方的講出來,是因為單憑我自己,也只能靠想像了。

當然,以上也只是我,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農村小子所想像的。各位覺得我可笑,那就開心笑笑。

*本文作者張義波,為汽修店店主,歡迎交流。

加盟商就能給我,我又何必再去用別家的。

至於推廣作用,我作為商戶,看中的是效果,如果說軟體的推廣作用小於我去大街上印傳單,那我也同樣沒必要去使用。

因為我針對的客戶,就是我所在圈子半徑三公里內客戶,圈外的,對不起,您有可能選擇離您近的店,所以,您不是我的目標客戶。

4、客戶選擇店面的權利。

在我去拜訪黃總的時候,黃總問我,我作為維修店,願不願意由一個軟體,把我的客戶帶去別的店,因為客戶要求的服務,我這裡沒有。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我希望黃總也能看到這篇文章,因為這裡就是我的回答。輪子是圓的,所以裝在車上可以到處跑。

人坐在車裡,當然可以去其它的店。因為該來的總會來的,該走的總會走的。作為一個軟體,你能把我的客戶推出去,首先,作為軟體,你成功了,因為車主相信你。

作為一個維修店,我失敗了,首先,客戶要求我沒滿足。可能因為資金,可能因為技術。

所以客戶去了別家店。可能這家店,不僅滿足了客戶想要的服務,可能也包含了我的服務,所以說有可能我就流失了一個客戶。

但是,以前流行的木桶短板理論,就是說,我不能有短板,因為這樣可能會造成我客戶的流失。

現在,更多的傾向於長板理論。

因為我的某一項技術,某一項服務足夠優秀,超越同行一大截,會不會也同樣為我帶來客流呢?汽車後市場軟體在商戶眼裡,是一把雙刃劍,要看商戶會不會揮舞。

哪怕只是因為我的前臺夠漂亮,裙子夠短。只要客戶能來,這就是我的勝利。要不然,誰能來解釋一下洗車女郎穿比基尼?

5、汽車後市場軟體的發展方向及資金問題。

首先談發展方向,現在大部分的軟體都在針對商戶,通過商戶反推車主,或者直接不管車主,全心全意針對商戶。

但是你手裡沒有客戶,怎麼才能說服商戶用你的軟體。這樣一個問題,看似矛盾,卻又密不可分。

無數的軟體商卡在了這一個環節,無法繼續推進下去。大鱷們紛紛推出自己的線下專營店,可收效甚微。

然而直接去推車主,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成本太大,而且客戶忠誠度也不高。

黃總還給我舉了個例子,說杭州的某家公司,砸出五千萬,直面車主,單單就洗車一個項目。

想在杭州砸出自己的根據地,可也無奈的折戟沉沙。或許,是切入點不對?

說實話,我活到現在都沒見過五千萬什麼樣子。

但是,隨便拎出一家汽車後市場軟體商,動不動都是以千萬記。

砸出這麼多錢,卻一直在賠錢,這難道還不是困獸猶鬥嗎?下面說說我日常發現的一些問題,希望能給看到文章的各位帶來一點點的作用。

首先呢,作為一個店主,我在閑著沒事幹玩手機的時候,本著交流學習的目的,我經常會逛一些汽車論壇。

無一例外,不管什麼車,不管哪家的論壇,總會有車主提出自己車輛的一些問題。

而下面跟著的一些回答,有時在我們汽修工眼裡,就像個笑話。

而車主卻在恭敬的回答,受教了。

有的問題,例如調整胎壓,調儀錶盤上的時間,來我的店裡,我簡簡單單的就給做了,還不收費,結果也有無數的人在論壇裡問。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難道你們那裡沒修車店?在百度,每當有人提出問題,回答的人還沒有做廣告的人多。

車主也只能憑藉看哪個回答贊的人多,採用哪個。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作為中國人,比較含蓄內斂。有些項目,我確實在平行門店裡,比他們要強,可是在廣告裡,我只能說,我大減價,大酬賓。

我卻不敢說,在這個縣城裡,我做這個項目全城第一。

因為我怕牛皮吹出去,摟不回來了。因為在汽修行業裡,確實有許多的奇葩車主。

所以,哪怕我的手藝再好,我也只能靠客戶的口碑,口口單傳,這樣的傳播效率太低,所以我常常在想,能不能有一款軟體,就像淘寶的好評系統,能全部給我刷成五星,這樣,客戶的認同感也高,也能給我帶來更多的效益。

還是上面的問題,我是汽修行業裡的人,我的店主要是做輪胎保養快修。

我的車蹭了,我想去噴漆。

有朋友做這一塊,但是他的技術不敢恭維。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也只能尷尬的去打聽,到底哪裡做得好。

雖說我是汽車後市場圈子裡的人,但是在這方面,我也同樣面臨著困惑。

相比于其他車主,我想他們的困惑也同樣存在吧?有沒有一款軟體,能提供這樣的口碑服務,讓我去選擇?

如果說,給我個機會,讓我去做這個軟體,我會把他做成這樣子。

1、我會把他定義為一款車主諮詢溝通類軟體。

當車主的車子遇到問題以後,直接聯繫軟體的客服,由客服做一個簡單的診斷,然後推薦出周邊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門店,由曾經去過的門店,然後接著口碑最好的門店依次排列。

這樣,不僅可以替車主做出更優化的選擇,也促進了門店的競爭意識,提高了門店的服務態度,技術和效率。

2、軟體提供權威建議,區別於其他管道的維修建議。更容易讓車主信服,同時也提供了線上分流,線下操作的模式。

3、車主可直接通過軟體預約服務,網上付款,以及訂單完成後的評分系統。相信線上下的服務,取得五星要比線上容易的多。

因為所有的客戶不滿意的地方,都可以當面鑼對面鼓的講出來,客戶的權益可以保障。

在車主碰到無賴商戶的時候,維權也更方便。

新政發佈後,各界大佬都說汽車進入了2.0時代,這還是不夠的,因為車主維修維權方面還面臨著太多的問題,相信如果有這款軟體的話,汽車後市場應該進入3.0時代才對。

4、代駕服務。這裡所說的代駕並不單單只車主酒後找代駕司機,而是說當車主的車子需要維修保養的時候,可以有專業的代駕司機幫忙,省下了車主的時間。

黃總在跟我談及這個問題的時候,說很多車主的理念是車與媳婦,概不外借,怎麼才能讓車主更放心的交出鑰匙才是問題的關鍵。

我覺得這樣的說法不對,首先,車主是通過軟體找的代駕司機,代駕司機當然隸屬于軟體公司。

車子的目的地也很明確,就是車主所下單的門店。

怕出事故?怕違章?只要車主能提供這個時間段由司機開車,當然不需要車主負責。

至於怕門店偷工減料,現在高級一點的門店都有線上觀看車輛進度的功能,都做到這一步了,門店當然也需要升級。

所以我們更需要關心的是怎麼保證代駕司機的權益。

4、各種提醒功能,例如保養,保險,違章功能。這個先不做深究。功能劃分應該歸商戶還是歸軟體,需要討論。

5、軟體商城可以針對商戶,也可以針對車主。但是堅決不做類似於某虎的商城,軟體應該與客戶處於共贏的狀態,而不是殺雞取卵式服務。

6、老客戶關懷服務,這一點可放給商戶。因為想要做這樣一款軟體,必定2C。本身就是面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能省點就省點。商戶可以通過訂單查詢,甄別出優質客戶,有的放矢,也節約了商戶的宣傳資金。

都說汽車售後市場進入良幣驅逐劣幣的時代,但是怎麼驅逐,這本身就是個大問題。

變則通,作為門店,我願意轉變。

如果說只單單依靠市場規律,這可能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如果有可能,這款軟體就是那一針催化劑。

不過就像黃總一直強調的,資金問題。確實,這是個最大的問題。

2C的資金動輒就以億起步,我之所以大大方方的講出來,是因為單憑我自己,也只能靠想像了。

當然,以上也只是我,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農村小子所想像的。各位覺得我可笑,那就開心笑笑。

*本文作者張義波,為汽修店店主,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