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汽車上11個反人類的設計,為什麼車主用完都說好?

一般來說,車內外的一切設計都應該滿足車主日常的用車習慣,至少應該不跟人較勁吧,但偏偏有些車型確實存在著堪稱是反人類的設計,它們存在的意義,仿佛並不是為了方便提供服務,

倒像是一種刻意刁難。這讓不少車主用起來真的有砸車的衝動。

1、旋鈕式座椅靠背調節

把旋鈕式座椅靠背調節放在最前面,是因為很多車主直到現在都深受其苦。每次想把座椅靠背放倒在車內打個小盹,都必須要費上大把功夫去對付這個位置極其彆扭、手感生澀且效率低下的可惡旋鈕,

更令人抓狂的是,想要把座椅靠背恢復到駕駛姿態,還要重複一次上述步驟,想請問設計師,你們這樣折騰買不起電動座椅的客戶是故意的還是成心的?

2、奇怪的儀錶盤

國內城市道路一般限速都60km/h,

在比較通暢的道路,我們經常需要壓著60km/h這個時速走,但像長安CS75,卻將60這個重要的數字採用較小的字型大小進行標注,駕駛時速比較難拿捏不說,車主低頭瞄儀錶盤確認自己有沒有超速也要花費更多時間,進而為駕駛造成安全隱患。其實長安CS75的問題已經比較輕微了,更極端的設計則是像DS4這種個性車,直接就沒有任何偶數出現,真心不知道DS4車主一年得吃多少罰單。

3、酷似雨刷檔杆的懷擋

開過懷擋車型的朋友們一定有注意到,它們的換擋杆位於汽車雨刷擋杆的位置。由於懷擋的存在,可以方便駕駛者在使用很小的身體動作下就能夠完成換擋動作,為駕駛提供了簡便,且最大程度釋放了中控台的空間。

但這樣的設計在起初也引來了不少用戶的吐槽,紛紛表示經常會有誤操作的可能。

4、中間不轉四周轉方向盤

法國人雖然浪漫,但他們的汽車真心反人類,比如某些法系車型的方向盤,其打輪時方向盤中央的部分是不隨外圈轉動的。像這種“中間不轉四周轉”的方向盤也可以稱之為是一種經典設計,

個性十足。不過這樣的方向盤也讓不少新手摸不清車輪具體的指向,這一點想說的是:面對這種任性無下限的方向盤,咱適應適應也就沒事兒了。

5、中置儀錶盤

雪鐵龍世嘉的中置儀錶盤又是一個試圖挑戰用車習慣的設計,它的好處顯而易見,不會被方向盤遮擋視線,另外,據研究表明人的眼睛左右掃視的速度要快於上下掃視,而且中置儀錶盤離眼睛更遠,眼球的對焦速度也更快,所以就實用性來說中置儀錶盤幾乎是完勝傳統儀錶盤。這種設計確確實實有它的道理在裡面,不過這點“可有可無”的實用性在我們已經習慣了傳統儀錶盤的視覺感官下不值一提。

6、加減擋設計在擋杆上

想舒適、便利,一般都會選擇自動擋車型,而為了兼顧一些駕駛樂趣和所謂的控制欲(想裝X的手動擋菜鳥),手自一體變速箱便設計出來了。不過有一些手動模式的設計著實耐人尋味,比如說把加減擋設計在擋杆上,那麼說好的樂趣呢?說好的控制感呢?把擋杆拉到M,然後動個手指按下“ /-”,簡直娘爆了,而且自動變速箱的手動加減擋本來就是中國車主很少用到的功能,再加上這種設計的話,還不如取消掉。

7、奇怪按鈕位置

這些按鈕好像就為躲貓貓而存在的,就拿雪佛蘭賽歐來說,你在它的車門上是找不到任何車窗控制按鈕的,因為它神奇地出現在中控台的下方,而且四個在一起,然而這類奇葩的設定並非低檔車型專屬,連豪華車同樣存在,比如DS5它車窗控制按鈕在換擋杆下方,而路虎車系也一直延續傳統設計,它把所有的車窗控制按鈕放在車內門板上沿靠近車窗縫的位置。

8、全觸控式中控

俗話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全觸控式中控當然漂亮,但實用性真是不敢恭維,缺少實體按鍵的精確定位和觸感使得盲操作幾乎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試想在炎炎夏日副駕駛的妹子想要你把空調溫度再調低一點,你一邊答應著沒疑問一邊翻開了副駕駛的座椅加熱會是如何的結果?

9、不透明的天窗

大家看到的天窗都是透明的吧,很亮堂,坐在車內,望向天空,打開天窗還能透透氣,但是偏偏有一種不透明的天窗,就是所謂的太陽能天窗,想的很好,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給車內供電,但是還能增加吸熱的程度,天窗啥都看不見,那要天窗圖個啥?

10、反向儀錶盤

整個儀錶板在中間也就算了,畢竟習慣了就好,但像雪鐵龍凱旋這樣,轉速表在方向盤後面,時速表又在中控台正中的分體式設計是什麼鬼?好吧凱旋已經停產多年,但東風標緻308S逆時針旋轉的轉速表指針是要嚇死小秘嗎?一點火轉速表指標就指向最右邊,不知道的還以為油門踏板被卡住了。

11、左側雨刷

這種蛋疼設計是萬萬沒想到的,比如安裝在左側的雨刷器撥杆,你說右面也沒有安裝懷檔啊,為什麼要變態的把雨刷器不按常理設計,也就是不按我們駕校學的設計呢。當然很多設計都不按駕校學的設計,可是對於這基本的下雨必備神器幹嘛要弄成這樣呢。

總結:我們在面對汽車上這些反人類的設計時不應該有“累覺不愛”的看法,其實它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著汽車仍在不斷發展,或者是在向經典元素致敬。也許,這些看似蹩腳的設計在用過一段時間之後你還會發現不同的感覺,適應過後你便會愛上這種“奇葩”的味道。

我們來聊聊: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那麼對於這些設計的接受度也不同,也許這些看似“反人類”的設計也有著它的奇妙之處呢。

它的好處顯而易見,不會被方向盤遮擋視線,另外,據研究表明人的眼睛左右掃視的速度要快於上下掃視,而且中置儀錶盤離眼睛更遠,眼球的對焦速度也更快,所以就實用性來說中置儀錶盤幾乎是完勝傳統儀錶盤。這種設計確確實實有它的道理在裡面,不過這點“可有可無”的實用性在我們已經習慣了傳統儀錶盤的視覺感官下不值一提。

6、加減擋設計在擋杆上

想舒適、便利,一般都會選擇自動擋車型,而為了兼顧一些駕駛樂趣和所謂的控制欲(想裝X的手動擋菜鳥),手自一體變速箱便設計出來了。不過有一些手動模式的設計著實耐人尋味,比如說把加減擋設計在擋杆上,那麼說好的樂趣呢?說好的控制感呢?把擋杆拉到M,然後動個手指按下“ /-”,簡直娘爆了,而且自動變速箱的手動加減擋本來就是中國車主很少用到的功能,再加上這種設計的話,還不如取消掉。

7、奇怪按鈕位置

這些按鈕好像就為躲貓貓而存在的,就拿雪佛蘭賽歐來說,你在它的車門上是找不到任何車窗控制按鈕的,因為它神奇地出現在中控台的下方,而且四個在一起,然而這類奇葩的設定並非低檔車型專屬,連豪華車同樣存在,比如DS5它車窗控制按鈕在換擋杆下方,而路虎車系也一直延續傳統設計,它把所有的車窗控制按鈕放在車內門板上沿靠近車窗縫的位置。

8、全觸控式中控

俗話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全觸控式中控當然漂亮,但實用性真是不敢恭維,缺少實體按鍵的精確定位和觸感使得盲操作幾乎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使命,試想在炎炎夏日副駕駛的妹子想要你把空調溫度再調低一點,你一邊答應著沒疑問一邊翻開了副駕駛的座椅加熱會是如何的結果?

9、不透明的天窗

大家看到的天窗都是透明的吧,很亮堂,坐在車內,望向天空,打開天窗還能透透氣,但是偏偏有一種不透明的天窗,就是所謂的太陽能天窗,想的很好,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給車內供電,但是還能增加吸熱的程度,天窗啥都看不見,那要天窗圖個啥?

10、反向儀錶盤

整個儀錶板在中間也就算了,畢竟習慣了就好,但像雪鐵龍凱旋這樣,轉速表在方向盤後面,時速表又在中控台正中的分體式設計是什麼鬼?好吧凱旋已經停產多年,但東風標緻308S逆時針旋轉的轉速表指針是要嚇死小秘嗎?一點火轉速表指標就指向最右邊,不知道的還以為油門踏板被卡住了。

11、左側雨刷

這種蛋疼設計是萬萬沒想到的,比如安裝在左側的雨刷器撥杆,你說右面也沒有安裝懷檔啊,為什麼要變態的把雨刷器不按常理設計,也就是不按我們駕校學的設計呢。當然很多設計都不按駕校學的設計,可是對於這基本的下雨必備神器幹嘛要弄成這樣呢。

總結:我們在面對汽車上這些反人類的設計時不應該有“累覺不愛”的看法,其實它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證明著汽車仍在不斷發展,或者是在向經典元素致敬。也許,這些看似蹩腳的設計在用過一段時間之後你還會發現不同的感覺,適應過後你便會愛上這種“奇葩”的味道。

我們來聊聊: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那麼對於這些設計的接受度也不同,也許這些看似“反人類”的設計也有著它的奇妙之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