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疾病也有生物鐘!遵循規律的養生才是真健康

人體有生物鐘,疾病也有個生物鐘!一天24小時,該如何有側重地預防疾病偷襲?而如何作息才是最健康的24小時呢?

這些疾病也有個生物鐘

痛風:淩晨1點~3點

美調查資料顯示,夜間發生急性痛風的概率比白天高了近一倍。研究者認為,晚上血液變黏稠、血流變緩、尿酸容易在局部聚集。而當尿酸達到一定濃度,便會析出結晶,導致關節疼痛。

建議:痛風患者要多喝水,床頭應放個水杯,以便晚上口渴時隨時飲用。睡覺時定要注意保溫,

腳部等肢體遠端切忌貪涼。

牙疼:淩晨3點~8點

牙疼在該時間段的發作率是其他時間的兩倍,這可能與腎上腺皮質醇夜間分泌降低,抗炎作用減弱有關。

哮喘:清晨4點~6點

英國研究發現,清晨4點~6點哮喘發作率是其他時間的100倍。因為此時人體對腎上腺素的敏感性相對較高,易引起支氣管變窄,從而誘發哮喘。而且,床上堆積灰塵和蟎蟲很可能誘發過敏體質哮喘患者發作。

另外睡眠時體溫下降0.7攝氏度即可引起支氣管收縮,

誘發哮喘發作。

心肌梗死:清晨4點~6點

研究發現多數心臟病發作于淩晨4點左右。心臟病患者在從睡眠狀態轉到清醒狀態時,交感神經變得興奮,導致心率增快,造成全天血壓的第一個高峰,加重心腦血管負荷。另外,經過一整夜的水分流失,血黏稠度較高,種種因素增加了心梗的風險。

骨關節炎:晚上8點~24點

加拿大安大略大學研究者發現,

在這一時間段,由於一整天的活動導致骨關節部位受累,可能會導致骨關節炎患者此時的疼痛感加劇。建議如果你服用的是長效止痛藥,建議選擇在早上服用,因為晚上服用副作用較多。

胃灼熱:晚上8點~淩晨兩點

胃灼熱患者晚飯後的發病率是另外兩餐後發病率的3倍。主要是因為此時人體胃酸分泌增多,胃灼熱症狀加重,還可能影響睡眠。建議睡儘量選擇仰臥或左側臥的睡姿,

右側臥可能加重胃部反酸。

作息最健康的一天應該這樣過

7:30:起床。清晨記得喝一杯溫水,可以補充晚上的缺水狀態。

7:30—8:00:在早飯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齒的腐蝕,或者早飯之後半小時再刷牙。

8:00-8:30:吃早飯。一頓營養豐富的早餐可以幫助維持血糖水準的穩定。

8:30-9:00:避免運動。因為此時免疫系統功能最弱,此時外出鍛煉會增加感染疾病的可能性。

10:30:使用電腦工作的人需在每工作一小時後讓眼睛休息3分鐘。

11:00:吃點水果。既可以解決身體血糖下降,同時又能補充體內的鐵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

14:30——15:30:午休一小會兒,讓大腦和身體都得到一定的放鬆與休息。

17:00-19:00:鍛煉身體。根據體內的生物鐘此時運動的最佳時間。

19:30:晚餐少吃點。晚飯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並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睡眠。

23:00:洗個熱水澡,上床睡覺。儘量保證每天享受8小時充足的睡眠。

本文綜合自新華網、生命時報

本期編輯:小康康

讓大腦和身體都得到一定的放鬆與休息。

17:00-19:00:鍛煉身體。根據體內的生物鐘此時運動的最佳時間。

19:30:晚餐少吃點。晚飯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並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睡眠。

23:00:洗個熱水澡,上床睡覺。儘量保證每天享受8小時充足的睡眠。

本文綜合自新華網、生命時報

本期編輯:小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