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盤點 昆明那些讓人欲罷不能的小吃

小吃,對於不太餓但有饞的時候,總是特別吸引人。而昆明街頭常見的幾種小吃就是那麼神奇,讓人吃上一口就還想再來第二口,莫名其妙的就它小吃變成了主餐。

吃完還要吧唧嘴,

感歎道下次繼續來。今天就介紹幾種,有的是昆明地道風味,有的是外來品,但全都讓你印象深刻。

摏雞腳

摏雞腳,是來自傣家的一道小吃,鹽水煮過的雞腳放入石臼中,靠重力砸碎,裡面再加入一些特別的調料來佐味。

碎花生,大芫荽,小米辣,檸檬片,黃瓜條等等材料混合在一起,拌入雞腳中,讓它產生了酸酸辣辣的味道,吃起來十分開胃。

如是那個下午想要看上一會兒電視劇,

涼涼夏日中非它莫屬。

炸洋芋

說到炸洋芋,那在雲南可是久負盛名。從沒見那個地區有如此熱愛洋芋的,各種煎炸炒煮都能成為一道美味,而且是有地方特色的。

洋芋要麼切條油炸,要麼切片煮湯,要麼切絲炒制,蹦子認為最最好吃的就是炸的。

金黃的洋芋起鍋的時候還冒著熱氣,放上辣椒面,或者秘制醬料,撒上蔥花,芹菜,香菜,再加一點點鹽巴,滋味不知要好到哪裡去!

關東煮

聽名字就知道是外來的食物,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所以在耳朵快要被凍掉的時候,來擼上幾串,提神醒腦。

關東煮裡的豆腐串,

魚丸子,蝦丸子,還有各種圓的扁的,長的短的,造型各異的,味道有種莫名相似的口感,總是能在嚴寒中,給你味覺一個擁抱。

而且,要是遇到有獨家配方醬料的關東煮攤攤,保證你吃起來更帶感,沒事去文化巷遛一遛,那裡有一家就很贊。

臺灣烤腸

烤肉腸是從那裡出來的,不得而知,但是以臺灣地區的最為出名。比如連鎖店的阿里山烤腸。

文化巷上有一間小格子店,常年烤肉腸,只分兩種味道,甜的和鹹的,但卻籠絡了不少吃貨的心。

十足的肉料,經過烤制以後,油就滋滋往外冒,伴著那股肉香,總能讓人沉醉其中。

蒸餌絲

蒸餌絲是曲靖的名小吃,在昆明地區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愛。

餌絲細膩,柔軟且有彈性。經過高溫熱氣的薰陶,變得更加軟糯有嚼勁,加上肉醬,蔥花,碎花生,麻醬,豆芽,韭菜,油辣椒,醃菜等等佐料。

食一口,再配上一口熱湯,滋味大大的有。

調糕藕粉

不知從何時起,調糕藕粉出現在了大家的視線中,藕粉很常見,調糕也很常見,但兩者組合在一起,卻有了別樣的美味。

調糕軟軟的口感,配上藕粉黏黏的口感本就特別,再加上紅糖和白糖的調劑,說不上來的甜味,綜合在一起。

有時吃多了辣的,麻的,重口的,也能嘗嘗看這清爽的甜點,絲毫不遜色任何一款西點的味道。

小肉串

深夜和酒最搭的除了故事,還有就是小肉串。

肉串不大,一口就能吞下,無論是生的還是熟的,都自有風味。如果膽子夠大,你會發現生的更好吃哦~

再加上點辣椒或者是花椒面,當然如果有孜然粉就更爽口了。

油條夾餌塊

若說昆明人的早餐,午餐或者晚餐都能有,除了米線,估計就是這餌塊夾油條了。

街頭,店面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餌塊烤軟,加上脆脆的油條,香菇末,醃菜,豆芽,或者洋芋絲這四種常見的小菜,抹上甜鹹醬。

咬一口,各種滋味都在口中迸裂的時候,瞬間被治癒。

小錘乾巴

又是道讓人迷戀的小吃,不過口味偏重了些。

鹹,香,麻,辣,幹,都體現在這小小的一片肉中,經過熱火的烤制,肉片變成了一絲絲的脆感,咬起來略微費勁,但嚼著嚼著就會停不下來。

小木錘順著肉的紋路砸碎,一條一條的,雖然食多了會上火,但還是有吃貨寶寶不願放手,一袋肉很快就能消滅了。

牛奶米布

米布本來是兒童甚至是嬰幼兒吃的,但是在老昆明人的手裡,慢慢的摸索成了甜品的一種,讓更多的成年人都愛上了這種簡單但是不失口感的食物。

在昆明這個重口的地方,有很多麻辣的東西,比如涮菜,麻辣燙,烤肉等,旁邊如果配上這麼一份中和味道的甜品,只會讓人更加大快朵頤。

臺灣烤腸

烤肉腸是從那裡出來的,不得而知,但是以臺灣地區的最為出名。比如連鎖店的阿里山烤腸。

文化巷上有一間小格子店,常年烤肉腸,只分兩種味道,甜的和鹹的,但卻籠絡了不少吃貨的心。

十足的肉料,經過烤制以後,油就滋滋往外冒,伴著那股肉香,總能讓人沉醉其中。

蒸餌絲

蒸餌絲是曲靖的名小吃,在昆明地區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愛。

餌絲細膩,柔軟且有彈性。經過高溫熱氣的薰陶,變得更加軟糯有嚼勁,加上肉醬,蔥花,碎花生,麻醬,豆芽,韭菜,油辣椒,醃菜等等佐料。

食一口,再配上一口熱湯,滋味大大的有。

調糕藕粉

不知從何時起,調糕藕粉出現在了大家的視線中,藕粉很常見,調糕也很常見,但兩者組合在一起,卻有了別樣的美味。

調糕軟軟的口感,配上藕粉黏黏的口感本就特別,再加上紅糖和白糖的調劑,說不上來的甜味,綜合在一起。

有時吃多了辣的,麻的,重口的,也能嘗嘗看這清爽的甜點,絲毫不遜色任何一款西點的味道。

小肉串

深夜和酒最搭的除了故事,還有就是小肉串。

肉串不大,一口就能吞下,無論是生的還是熟的,都自有風味。如果膽子夠大,你會發現生的更好吃哦~

再加上點辣椒或者是花椒面,當然如果有孜然粉就更爽口了。

油條夾餌塊

若說昆明人的早餐,午餐或者晚餐都能有,除了米線,估計就是這餌塊夾油條了。

街頭,店面都能看到它的身影,餌塊烤軟,加上脆脆的油條,香菇末,醃菜,豆芽,或者洋芋絲這四種常見的小菜,抹上甜鹹醬。

咬一口,各種滋味都在口中迸裂的時候,瞬間被治癒。

小錘乾巴

又是道讓人迷戀的小吃,不過口味偏重了些。

鹹,香,麻,辣,幹,都體現在這小小的一片肉中,經過熱火的烤制,肉片變成了一絲絲的脆感,咬起來略微費勁,但嚼著嚼著就會停不下來。

小木錘順著肉的紋路砸碎,一條一條的,雖然食多了會上火,但還是有吃貨寶寶不願放手,一袋肉很快就能消滅了。

牛奶米布

米布本來是兒童甚至是嬰幼兒吃的,但是在老昆明人的手裡,慢慢的摸索成了甜品的一種,讓更多的成年人都愛上了這種簡單但是不失口感的食物。

在昆明這個重口的地方,有很多麻辣的東西,比如涮菜,麻辣燙,烤肉等,旁邊如果配上這麼一份中和味道的甜品,只會讓人更加大快朵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