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十大名塔:山西居然有兩座,90%的山西人不知道!

十大名塔是應縣釋迦塔、登封嵩嶽寺塔、西安大雁塔、大理千尋塔、蘇州虎丘塔、開封鐵塔、蘇州報恩寺塔、杭州六和塔、洪洞廣勝寺飛虹塔和杭州雷峰塔。No.1 山西應縣釋迦塔

年代:始建于遼清寧二年(1056),

一直保存至今,世界唯一純木結構古塔。

類型:高層純木結構式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中國中西部的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

名塔簡介:

釋迦塔全稱:佛宮寺釋迦塔,因其全部為木構,通稱為應縣木塔。塔總高67.31米,是中國現存唯一的純木構大塔。應縣木塔是中國現今絕無僅有的最高、最古老的重樓式純木結構塔,全塔高67.3米,比有名的北京白塔還要高16.4米。塔身共分五層六簷,

如果加上內裡四層暗層,也可以算是九層。與法國埃菲爾鐵塔、義大利比薩斜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No.2 鄭州登封嵩嶽寺塔

年代:始建於北魏(西元523年),主體一直保存至今(除塔頂重修于唐),現存中國建築年代最久的名塔。

類型:多角形密簷式磚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鄭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處中嶽嵩山南麓峻極峰下嵩嶽寺內。

名塔簡介:

初建於北魏正光四年(西元523年),塔頂重修于唐。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多角形密簷式磚塔,也是全國古塔中的孤例。

No.3 陝西西安大雁塔

年代:始建于唐代永徽三年(西元652年),

現存為武則天長安年間(西元701年—704年)原址重建,是塊頭最大的古塔。

類型:四方形樓閣式磚砌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內。

名塔簡介:

大雁塔被視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唐代永徽三年(西元652年),玄奘為藏經典而修建,塔身七層,通高64.5米。大雁塔是8世紀為保存玄奘法師由天竺經絲綢之路帶回長安的經卷佛像而建。大雁塔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塔磚,

是佛塔這一印度佛寺的建築形式隨著佛教傳播而東傳入中原地區並中國文化的典型物證。

No.4 雲南大理千尋塔

年代: 始建于唐代南詔勸豐佑時期(西元824年-859年),主體一直保存至今。

類型: 方形密簷式空心磚砌佛塔

地理位置:聳立於今雲南大理舊城西北蒼山腳下崇聖寺前東側。

名塔簡介:

崇聖寺三塔中,大塔居前,又名千尋塔,全稱“法界通靈明道乘塔”。千尋塔始建於西元九世紀,在大理屬南詔國勸豐佑時期(西元824年-859年),約當內地唐代中晚期。是中國偶數古塔中層數最多的塔,是密簷塔中簷數最多者,也是比例最為細高者,其造型風格與西安小雁塔相似,具有典型的唐塔風格。各層次之間的差距整齊對稱,上下渾如一體,表現出一種承貫連接、渾厚有力、莊嚴流暢的初盛唐之風,深刻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

No.5 江蘇蘇州虎丘塔

年代:始建於西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現存為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並保存至今,“東方比薩斜塔”。

類型:仿樓閣式磚木套筒式結構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江蘇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

名塔簡介:

虎丘塔,始建於西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後毀。仍存的虎丘塔建於西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落成於西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之一,(見嵩嶽寺塔)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五代建築。

No.6 河南開封鐵塔

年代:始建于太平興國七年(西元982年),原為木塔,後毀。現存建于北宋皇祐元年(西元1049年),並保存至今。

類型:高層通體褐色琉璃磚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河南省開封城內東北隅鐵塔公園內。

名塔簡介:

鐵塔原名開寶寺塔,重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即西元1049年,鐵塔成等邊八角形,共十三層,高55.88米,底層每面闊為4.16米,向上逐層遞減。因其通體鑲嵌褐色琉璃磚,顏色近似鐵色,從元代起,民間俗稱為“鐵塔”。

No.7 江蘇蘇州報恩寺塔

年代:始建于三國吳,南朝梁(西元502-557年),現存主體重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三年(西元1153年),並保存至今。

類型:樓閣式磚身木簷混合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江蘇蘇州市內北部偏西報恩寺中。

名塔簡介:

蘇州報恩寺塔重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又名北寺塔。是中國最高大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古塔,塔為九級八面磚木結構樓閣式,每層挑出平座、腰簷,底層對邊18.8米,副階周匝,基台對邊34.3米,塔頂與刹約占1/5。塔高76米,重簷覆宇,朱欄縈繞,金盤聳立,峻撥雄奇為吳中諸塔之冠,各層的翹角都有雕花且掛有風鈴,系有飄帶,在微風的吹拂下,會發出美妙而悅耳聲音。一般佛塔都是七層,而北寺塔則九層,其中自然有它建造的原因。九在數字中為最大,登九層應該有登九天之意。因此寶塔顯得特別的高大宏偉,雄踞於古城,脫穎于姑蘇諸多寶塔之中,名滿佛教叢林。登塔遠眺,可俯瞰蘇州全景。

No.8 浙江杭州六和塔

年代: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西元970年),現存塔身重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並保存至今。

類型:樓閣式外木內磚層數不規則佛塔

地理位置: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江北岸的月輪峰上。

名塔簡介:

六和塔的名字來源於佛教的“六和敬”,當時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鎮壓錢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風格非常獨特,塔內部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為8面13層,即外看13層,塔內只有7層。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曾有人評價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將軍。從六和塔內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橋和寬闊的江面。

No.9 山西洪洞廣勝寺飛虹塔

年代:始建于東漢,現存主體為明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並保存至今。

類型:樓閣式多彩琉璃佛塔

地理位置:矗立在山西洪洞縣東北17公里的霍山之巔。

名塔簡介:

飛虹塔始建于東漢,現存為明代嘉靖六年(1527年)。塔平面八邊形,是有十三簷的樓閣式佛塔,全高47.6米。除底層為木回廊外,其他均用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簷。塔身用黃、綠、藍、紫琉璃裝飾,一、二、三層最為精緻,有飛簷淩空下的斗拱,製作精巧的蓮花椅柱,上刻各種圖案,佛像凝重肅穆,菩薩慈祥可人,和尚憨態可掬,力士威風抖擻,童子天真活潑,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豔麗奪目,各種構件和圖案塑制精細,彩繪鮮明。塔內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從底層圍廊頂上的琉璃瓦,到二層以上8個主面的琉璃浮雕懸塑的千百個構件,技藝超凡,國內罕見,歎為觀止。整座佛塔輪廓清晰,形象生動,制工精緻,氣勢雄偉。

No.10 浙江杭州雷峰塔

年代: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舊塔已於1924年倒塌,現重建於2002年10月25日,最具現代感的塔。

類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

地理位置: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淨慈寺前。

名塔簡介: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又稱西關磚塔。雷峰塔為吳越國王錢俶因黃妃得子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建造,初名“黃妃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但民間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為雷峰塔。原塔共七層,重簷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舊塔已於1924年倒塌,現已重建。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銅領域第一人朱炳仁擔綱銅總工藝師,使這座塔成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

上下渾如一體,表現出一種承貫連接、渾厚有力、莊嚴流暢的初盛唐之風,深刻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

No.5 江蘇蘇州虎丘塔

年代:始建於西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現存為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並保存至今,“東方比薩斜塔”。

類型:仿樓閣式磚木套筒式結構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江蘇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

名塔簡介:

虎丘塔,始建於西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後毀。仍存的虎丘塔建於西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落成於西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磚塔之一,(見嵩嶽寺塔)也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五代建築。

No.6 河南開封鐵塔

年代:始建于太平興國七年(西元982年),原為木塔,後毀。現存建于北宋皇祐元年(西元1049年),並保存至今。

類型:高層通體褐色琉璃磚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河南省開封城內東北隅鐵塔公園內。

名塔簡介:

鐵塔原名開寶寺塔,重建於北宋皇祐元年,即西元1049年,鐵塔成等邊八角形,共十三層,高55.88米,底層每面闊為4.16米,向上逐層遞減。因其通體鑲嵌褐色琉璃磚,顏色近似鐵色,從元代起,民間俗稱為“鐵塔”。

No.7 江蘇蘇州報恩寺塔

年代:始建于三國吳,南朝梁(西元502-557年),現存主體重建於南宋紹興二十三年(西元1153年),並保存至今。

類型:樓閣式磚身木簷混合佛塔

地理位置:位於江蘇蘇州市內北部偏西報恩寺中。

名塔簡介:

蘇州報恩寺塔重建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又名北寺塔。是中國最高大的磚木結構樓閣式古塔,塔為九級八面磚木結構樓閣式,每層挑出平座、腰簷,底層對邊18.8米,副階周匝,基台對邊34.3米,塔頂與刹約占1/5。塔高76米,重簷覆宇,朱欄縈繞,金盤聳立,峻撥雄奇為吳中諸塔之冠,各層的翹角都有雕花且掛有風鈴,系有飄帶,在微風的吹拂下,會發出美妙而悅耳聲音。一般佛塔都是七層,而北寺塔則九層,其中自然有它建造的原因。九在數字中為最大,登九層應該有登九天之意。因此寶塔顯得特別的高大宏偉,雄踞於古城,脫穎于姑蘇諸多寶塔之中,名滿佛教叢林。登塔遠眺,可俯瞰蘇州全景。

No.8 浙江杭州六和塔

年代:始建於北宋開寶三年(西元970年),現存塔身重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並保存至今。

類型:樓閣式外木內磚層數不規則佛塔

地理位置: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錢塘江北岸的月輪峰上。

名塔簡介:

六和塔的名字來源於佛教的“六和敬”,當時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鎮壓錢塘江的江潮。塔高59.89米,其建造風格非常獨特,塔內部磚石結構分七層,外部木結構為8面13層,即外看13層,塔內只有7層。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氣宇不凡,曾有人評價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將軍。從六和塔內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壯觀的錢塘江大橋和寬闊的江面。

No.9 山西洪洞廣勝寺飛虹塔

年代:始建于東漢,現存主體為明嘉靖六年(1527年)重建,並保存至今。

類型:樓閣式多彩琉璃佛塔

地理位置:矗立在山西洪洞縣東北17公里的霍山之巔。

名塔簡介:

飛虹塔始建于東漢,現存為明代嘉靖六年(1527年)。塔平面八邊形,是有十三簷的樓閣式佛塔,全高47.6米。除底層為木回廊外,其他均用青磚砌成,各層皆有出簷。塔身用黃、綠、藍、紫琉璃裝飾,一、二、三層最為精緻,有飛簷淩空下的斗拱,製作精巧的蓮花椅柱,上刻各種圖案,佛像凝重肅穆,菩薩慈祥可人,和尚憨態可掬,力士威風抖擻,童子天真活潑,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豔麗奪目,各種構件和圖案塑制精細,彩繪鮮明。塔內中空,有踏道翻轉,可攀登而上。從底層圍廊頂上的琉璃瓦,到二層以上8個主面的琉璃浮雕懸塑的千百個構件,技藝超凡,國內罕見,歎為觀止。整座佛塔輪廓清晰,形象生動,制工精緻,氣勢雄偉。

No.10 浙江杭州雷峰塔

年代: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舊塔已於1924年倒塌,現重建於2002年10月25日,最具現代感的塔。

類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

地理位置:在浙江杭州西湖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南屏山日慧峰下淨慈寺前。

名塔簡介: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又稱西關磚塔。雷峰塔為吳越國王錢俶因黃妃得子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建造,初名“黃妃塔”,原建造在夕照山峰上,但民間因塔在雷峰之上,均呼之為雷峰塔。原塔共七層,重簷飛棟,窗戶洞達,十分壯觀。舊塔已於1924年倒塌,現已重建。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新建的雷峰塔為中國銅領域第一人朱炳仁擔綱銅總工藝師,使這座塔成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