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打仗時,鋼盔根本不能擋子彈,士兵們都戴著難道為了整齊好看?

在打仗的時候,很多的士兵頭上都會帶著鋼盔,然後低著頭向前衝鋒,當時都認為鋼盔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子彈擊中自己的頭部,導致死亡,所以鋼盔的目的就是為了防子彈,

但是它是不擋子彈。鋼盔是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法國人發明的,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因為美軍有裝備鋼盔,減少了七萬人左右的傷亡。但有關到底能不能有效的防子彈,還得另說。鋼盔的由來,一天,德軍突然向法軍的一個陣地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鋼盔

一個在廚房值班的士兵見狀,要去前線陣地戰鬥,但頭上紛紛落下彈片、石頭、樹枝,他害怕頭被砸傷,慌亂之中拿起一個炒菜鍋倒扣在頭上。戰鬥結束後,他雖然身上有傷,但頭部完好,成為了這個陣地上的唯一倖存者。有一天,法國將軍亞德里安來慰問傷患,知道了這個士兵的經歷。看了看鐵鍋,腦海裡閃出了“鋼盔”的想法。

鋼盔

於是,法國工程師根據這位元 亞德里安鋼盔將軍的指示,設計出了軍用鋼盔,並命名為“亞德里安頭盔”。實際上鋼盔一般是擋不住子彈的,在500米距離上,14.5毫米的機槍子彈的動能足以打穿裝甲車的側面鋼板,鋼盔在它面前和一張紙沒什麼兩樣,衡量鋼盔防護效果的主要指標是V50值,就是用品質為1.1克的斜邊圓柱體彈丸,

在規定距離內以不同的速度射擊頭盔,其中50%的彈丸擊穿頭盔,50%不擊穿,即達到50%的擊穿概率,所發射子彈速度的平均值即為這頂頭盔的V50值。

鋼盔

V50值越高,頭盔防彈性能越好。M1頭盔歷經二戰、朝鮮戰爭、越戰以及入侵巴拿馬和格瑞那達,

可謂美國大兵的標誌、20世紀出鏡率最高的鋼盔。M1鋼盔外層盔體是“均碼”,內部有一層塑膠襯墊用以調節適應不同頭型,但是過重,戴起來太悶熱。

M1頭盔

可抗速度300米/秒左右的爆炸碎片撞擊,可以被直接命中的步槍子彈輕易穿透。現代鋼盔也就是防防手槍的料彈頭首先是尖的,

14.5毫米彈頭的分量可是遠遠大於1.1克的,速度更快從物理學角度上看,動能更大,自然穿透力更強,絕對爆頭就算是跳彈,巨大的動能也足以把佩戴鋼盔人的脖子拗斷。所以鋼盔是用來防爆炸引起的貼片和碎石的,即使能擋住子彈,對頸椎的危害也是致命的。

軍用頭盔的性能

基於上述分析,使作戰士兵具有全面、多樣並較均衡的防護能力實屬當務之急,其中包括提供性能優良的現代化防護頭盔。根據我軍當前急需,軍用頭盔原則上應具備以下基本性能:(1)優良的防護性能。頭盔應具有防破片、防子彈直射、防鈍擊碰撞、防鐳射、防火耐熱、減震降噪、偽裝等多種功能,在不妨礙正常戰鬥動作的前提下盡可能增大防護面積和範圍;可與防核輻射、防毒、防生化武器的專用裝備配套使用。

軍用頭盔

(2)適用的多功能性。在滿足防護要求的同時提供通信、夜視、觀瞄、定位等多種功能,使頭盔成為這些專用裝備的承載平臺,可根據需要靈活配置,與整個C4I系統有良好的適配性。(3)良好的工效性和舒適性。盔體輕便、重心位置合理、懸掛系固系統穩定、合體、系固簡便,內部盡寸調節裝置與各種頭型吻合良好。

軍用頭盔

佩戴後不影響視野和聽力,不妨礙戰術技術動作的完成,熱負荷小、熱舒適性和接觸舒適性好,有利於士兵保持體能和持久作戰能力。(4)通用化程度高。在兼顧各兵種的不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走通用化、系列化、標準化的頭盔研製路線,有利於頭盔的生產、裝備、管理與戰場應用,獲得最佳的費效比。(5)良好的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

我軍頭盔的裝備現狀

我軍的GK80型鋼盔是70年代研製成功的第一代防彈頭盔,于80年代初正式裝備部隊。GK80鋼盔所用材料為232防彈鋼,鋼盔重1.10~1.25千克,抗衝擊性能高於392焦耳,V50值為366米/秒。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GK80鋼盔已經明顯地在防彈性能、佩戴舒適性、防護面積、與其他裝備的適配性等方面遠遠落後於國外新型軍用頭盔。

GK80型鋼盔

我軍空降兵頭盔、裝甲兵頭盔、陸軍航空兵直升機駕駛員頭盔和空軍飛行員的保護盔均以玻璃鋼為主體材料,盔型設計與GK80鋼盔相似。總後軍需裝備研究所於1991年6月開始研製新型軍用防彈頭盔。在外軍頭盔裝備與研製狀況調研、我軍對防彈頭盔的戰術技術要求分析、原材料性能價格及供應情況調查的基礎上,確定了以進口Kevlar織物為主體材料研製全非金屬防彈頭盔的技術路線。

GK80型鋼盔

通過指戰員頭型統計分析、盔型及懸掛件設計、樹脂配方篩選、膠膜製備、層壓工藝參數確定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克服了疊層和切邊加工中的技術難點,於1994年研製成功了QGF02型Kevlar纖維增強複合的新型全非金屬防彈頭盔。該型頭盔在54式手槍51式標準彈、5米射距、420~450米/秒彈速法向入射條件下、-40℃~40℃的環境溫度範圍內,抗彈率達100%。

非金屬防彈頭盔

該盔的V50值達630米/秒,優於美軍裝備的PASGT頭盔(V50值為610米/秒),抗彈能力比GK80鋼盔提高了38.4%。有效防護面積達1 266(釐米)2,比GK80鋼盔提高16%,與美軍PASGT頭盔基本相當。盔體重心降低、佩戴穩定性提高,整盔重量也與美軍PASGT頭盔基本相當。QGF02型防彈頭盔的綜合性能已達到90年代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準,已於1997年裝備駐港部隊。

其中包括提供性能優良的現代化防護頭盔。根據我軍當前急需,軍用頭盔原則上應具備以下基本性能:(1)優良的防護性能。頭盔應具有防破片、防子彈直射、防鈍擊碰撞、防鐳射、防火耐熱、減震降噪、偽裝等多種功能,在不妨礙正常戰鬥動作的前提下盡可能增大防護面積和範圍;可與防核輻射、防毒、防生化武器的專用裝備配套使用。

軍用頭盔

(2)適用的多功能性。在滿足防護要求的同時提供通信、夜視、觀瞄、定位等多種功能,使頭盔成為這些專用裝備的承載平臺,可根據需要靈活配置,與整個C4I系統有良好的適配性。(3)良好的工效性和舒適性。盔體輕便、重心位置合理、懸掛系固系統穩定、合體、系固簡便,內部盡寸調節裝置與各種頭型吻合良好。

軍用頭盔

佩戴後不影響視野和聽力,不妨礙戰術技術動作的完成,熱負荷小、熱舒適性和接觸舒適性好,有利於士兵保持體能和持久作戰能力。(4)通用化程度高。在兼顧各兵種的不同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走通用化、系列化、標準化的頭盔研製路線,有利於頭盔的生產、裝備、管理與戰場應用,獲得最佳的費效比。(5)良好的可靠性、維修性和保障性。

我軍頭盔的裝備現狀

我軍的GK80型鋼盔是70年代研製成功的第一代防彈頭盔,于80年代初正式裝備部隊。GK80鋼盔所用材料為232防彈鋼,鋼盔重1.10~1.25千克,抗衝擊性能高於392焦耳,V50值為366米/秒。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GK80鋼盔已經明顯地在防彈性能、佩戴舒適性、防護面積、與其他裝備的適配性等方面遠遠落後於國外新型軍用頭盔。

GK80型鋼盔

我軍空降兵頭盔、裝甲兵頭盔、陸軍航空兵直升機駕駛員頭盔和空軍飛行員的保護盔均以玻璃鋼為主體材料,盔型設計與GK80鋼盔相似。總後軍需裝備研究所於1991年6月開始研製新型軍用防彈頭盔。在外軍頭盔裝備與研製狀況調研、我軍對防彈頭盔的戰術技術要求分析、原材料性能價格及供應情況調查的基礎上,確定了以進口Kevlar織物為主體材料研製全非金屬防彈頭盔的技術路線。

GK80型鋼盔

通過指戰員頭型統計分析、盔型及懸掛件設計、樹脂配方篩選、膠膜製備、層壓工藝參數確定等一系列研究工作,克服了疊層和切邊加工中的技術難點,於1994年研製成功了QGF02型Kevlar纖維增強複合的新型全非金屬防彈頭盔。該型頭盔在54式手槍51式標準彈、5米射距、420~450米/秒彈速法向入射條件下、-40℃~40℃的環境溫度範圍內,抗彈率達100%。

非金屬防彈頭盔

該盔的V50值達630米/秒,優於美軍裝備的PASGT頭盔(V50值為610米/秒),抗彈能力比GK80鋼盔提高了38.4%。有效防護面積達1 266(釐米)2,比GK80鋼盔提高16%,與美軍PASGT頭盔基本相當。盔體重心降低、佩戴穩定性提高,整盔重量也與美軍PASGT頭盔基本相當。QGF02型防彈頭盔的綜合性能已達到90年代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準,已於1997年裝備駐港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