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年“賣豬肉”的北大畢業生們,現在過得怎麼樣了?

在文章開頭,我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會考慮從事“賣豬肉”這個職業嗎?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拒絕,更何況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陸步軒和陳升卻是其中的例外。

陸步軒,本是陝西省長安縣的高考文科狀元,考入北大中文系的才子,不論放在哪個年代,都應當是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子。然而,陸步軒看起來不帶一絲“北大”的氣息:普通的夾克外套,十幾年不變的“老幹部”式眼鏡,從左向右梳的頭髮。

2013年的一個偶然採訪報導,使得他因賣豬肉出名,

自覺混得比較差,畢業15年未曾回過母校。當他回到母校演講時,第一句話就是“我是給咱們學校,給母校抹了黑、丟了臉的人,是反面教材”。

不管怎麼說,“賣豬肉”與“北大高材生”,都是難以聯繫起來的。

陸步軒從北大畢業後沒能留在北京,四年時間,他從農村娃變成北大學子,畢業分配時的一次錯位,又被打回了原形。

他的派遣證被開到西安市人事局,參加二次分配,

最後被分到快要破產的長安縣柴油機配件廠。之後三年在計經委幫忙,但是一直無法轉入正式的人事關係,沒編制沒房子,不僅工資低,而且待遇差,所以,沒做幾年,陸步軒就辭職了,決然下海經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有任何經驗的人去經商,自然有很大難度。他經商多年,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做了4年的職業賭徒,最終走投無路,在34歲的年紀,開了投入更小、回本更快的豬肉鋪,

當起了屠夫。

賣肉的生意也不容易做,每天起早貪黑,經常從早上四點到下午三點吃不上一口飯,從年頭忙到年尾,交了水電費、房租後,收入也就所剩無幾了。

剛賣肉的時候,他怕被父老鄉親們看到自己的落魄,把肉鋪開在離家很遠的縣裡。為了掩蓋自己北大畢業生的身份,在小賣店的時候從不買書和報,讓人以為他是個文盲。

但還是有同村的人在攤位上看到了他,

這件事傳遍了整個村子,孩子們張口就是“北大畢業有什麼用,還不是在賣豬肉”。他的父親聽後趕來,兩人四目對視,卻都說不出話來,只在沉默中聽得到歎息。

曾經的天之驕子徹底被現實的生活打敗,他再也不跟人提北大,也不准其他人提。以至於後來提起來,他仍這麼說:“那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候,我甚至看不到希望。”

2008年,一個同學打電話告訴他,有個北大師兄在廣東跟他做同樣的生意,邀請他來廣州認識一下。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陸步軒剛好喝了酒,便一口答應了下來。

到了廣州,陸步軒才發現,師兄不是賣豬肉的小老闆,而是有著4家公司,有接近2000個員工的大老闆。

陳生,同樣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系,比陸步軒早四屆。1984年,陳生畢業後當了公務員。第一年,他的月工資是86元。看到在廣州火車站農貿市場賣雞的哥哥一天就能掙50元,他萌生了辭職下海的想法。

最開始,陳生賣雞,遇到了禽流感,幾十萬隻雞都死了。2006年,他在農貿市場發現雞都有品牌,豬肉卻沒有品牌。於是開始嘗試做中高端品牌豬肉,在湛江和廣西交接處附近打造他的土豬養殖廠。從2007年開始在廣州開豬肉檔賣豬肉,在短短兩年時間裡,發展成為廣州乃至廣東最大的豬肉連鎖店,身價接近100億元。

除了賣豬,他還賣醋,最著名的產品是蘋果醋。據說是當時一位領導在南方視察,用陳醋兌雪碧當飲料喝。當時人人都跟風這麼喝,陳生並不是單純的喝飲料,他想到了如何將這種飲料生產出來,後來創造出了蘋果醋這種飲品。

陸步軒和陳生,兩人都是北大畢業,都是辭去公務員的工作下海賣豬肉,現如今兩個“賣肉佬”一拍即合,共同開辦了“屠夫學校”,由陳生出資辦學,陸步軒講課和編輯教材,內容涉及市場行銷學、營養學、禮儀學、烹飪學等學科,這是前所未有的豬肉教材。

砧板一響,黃金萬兩,2015年,兩人聯手打造的壹號土豬銷量超過10億,在國內成為響亮的土豬肉第一品牌。2016年,北大屠夫再次起飛!壹號土豬登陸電商,成為第一個面向消費者的互聯網+豬肉品牌。

曾經有人說他們“炒作”,有人說他們浪費教育資源,現在倆人的成就讓過去的一切流言蜚語都灰飛煙滅,幾十年的歲月悄然而過,年過50歲的陸步軒和陳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愧是北大人”。

當今社會,財富與物欲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急速發酵,每個人都迫切的渴望功名利祿。在名與利之外,我更欣賞陳生和陸步軒對於成功的定義。陳生曾說“什麼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成功?要看他是主動,還是被迫做出人生的選擇;要看他在迎合社會評價,還是在做自己最喜愛、最適合的事情。”

陸步軒也給出過相似的答案:“我的成就我覺得是做了一個真實的自己,到任何的地方不會說假話,不會蒙人騙人。”

當屠夫確實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樣可以做,但讓豬肉賣出名氣、賣出品牌,就需要涉及到行銷、戰略和膽識等等,能把賣豬肉這件事做到“北大水準”,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論何種職業,做到極致就能讓人敬佩,真正懷才的人不論在任何處境下都可以完成角色的變化,接受教育讓人受益的是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而不是讓你高人一等,狂妄自大之輩無論身處何等高位都會讓人瞧不起。

關注金融後花園,獲取更多理財乾貨!

1984年,陳生畢業後當了公務員。第一年,他的月工資是86元。看到在廣州火車站農貿市場賣雞的哥哥一天就能掙50元,他萌生了辭職下海的想法。

最開始,陳生賣雞,遇到了禽流感,幾十萬隻雞都死了。2006年,他在農貿市場發現雞都有品牌,豬肉卻沒有品牌。於是開始嘗試做中高端品牌豬肉,在湛江和廣西交接處附近打造他的土豬養殖廠。從2007年開始在廣州開豬肉檔賣豬肉,在短短兩年時間裡,發展成為廣州乃至廣東最大的豬肉連鎖店,身價接近100億元。

除了賣豬,他還賣醋,最著名的產品是蘋果醋。據說是當時一位領導在南方視察,用陳醋兌雪碧當飲料喝。當時人人都跟風這麼喝,陳生並不是單純的喝飲料,他想到了如何將這種飲料生產出來,後來創造出了蘋果醋這種飲品。

陸步軒和陳生,兩人都是北大畢業,都是辭去公務員的工作下海賣豬肉,現如今兩個“賣肉佬”一拍即合,共同開辦了“屠夫學校”,由陳生出資辦學,陸步軒講課和編輯教材,內容涉及市場行銷學、營養學、禮儀學、烹飪學等學科,這是前所未有的豬肉教材。

砧板一響,黃金萬兩,2015年,兩人聯手打造的壹號土豬銷量超過10億,在國內成為響亮的土豬肉第一品牌。2016年,北大屠夫再次起飛!壹號土豬登陸電商,成為第一個面向消費者的互聯網+豬肉品牌。

曾經有人說他們“炒作”,有人說他們浪費教育資源,現在倆人的成就讓過去的一切流言蜚語都灰飛煙滅,幾十年的歲月悄然而過,年過50歲的陸步軒和陳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愧是北大人”。

當今社會,財富與物欲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上急速發酵,每個人都迫切的渴望功名利祿。在名與利之外,我更欣賞陳生和陸步軒對於成功的定義。陳生曾說“什麼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成功?要看他是主動,還是被迫做出人生的選擇;要看他在迎合社會評價,還是在做自己最喜愛、最適合的事情。”

陸步軒也給出過相似的答案:“我的成就我覺得是做了一個真實的自己,到任何的地方不會說假話,不會蒙人騙人。”

當屠夫確實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樣可以做,但讓豬肉賣出名氣、賣出品牌,就需要涉及到行銷、戰略和膽識等等,能把賣豬肉這件事做到“北大水準”,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不論何種職業,做到極致就能讓人敬佩,真正懷才的人不論在任何處境下都可以完成角色的變化,接受教育讓人受益的是思維方式和做事方法,而不是讓你高人一等,狂妄自大之輩無論身處何等高位都會讓人瞧不起。

關注金融後花園,獲取更多理財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