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楊毅侃球新推」京城德比,馬布裡仿佛從未離開過

這篇東西,應該昨天早上發。但前天晚上太晚了,來不及寫出來,只好拖到今天。還好,我猜,一篇關於即將41歲的馬布裡的故事,也不在乎晚了一天。

北控贏下了北京德比的傾城之戰。

我不想再說那些爭議和恩怨,說那些,沒意思。

老馬和方碩,是最後留在球場中央的兩個人。老馬擁抱他年輕的昔日隊友,他的弟子。方碩臉上全都是笑容,可他說:擁抱那一下,我差點兒就哭出來了。

老馬沒對方碩手下留情。上半場有一個球,方碩的反擊,

直接和老馬一打一。方碩剛要把球收起來,電光石火之間,老馬的手刀切到了——像他在季後賽裡無數次切走廣東宏遠的球那樣的死亡切球,那個力道,直接把球切飛了出去。兩個回合之後,老馬頂著方碩突破,用他的肩膀頂開方碩,打進他當晚第二個2+1。他40歲了,不再有以前的速度和爆發力,但仍在某些瞬間,會讓你記起他有多麼橫,多麼狠。那是1996黃金一代的標籤。

可是接著,方碩的表演來了。

每一輪都在比賽,這是老馬第一次在球場上,面對面地看著方碩,完成他當年手把手教給他的動作,右手突破,低頭,沉肩,用肩頂開對手,一個爆發全力的跳步,擦板上籃命中!一個,又一個!2+1!狠狠地揮拳!一摸一樣啊!

有一個朋友,賽後跟老馬大喊著,

興奮地說:你看,方碩那些球,跟你年輕時候一摸一樣啊!

老馬甜蜜地笑了:一模一樣,方碩,他現在是個怪獸了(He’s a monster now)。

史蒂芬,你的徒弟真棒啊。

當然,那是這比賽裡最美好的部分。我們贏了,方碩真棒。

這是為什麼,老馬走到了中圈裡去擁抱他。對馬布裡來說,這當然是一場意義非凡的勝利。他6犯離場,在板凳上度過了最後3分鐘,目睹著蘭多夫的內線優勢幫助球隊取勝。老馬在CBA生涯裡最偉大的一場勝利的最後時刻,

也是在板凳上度過的。2012年總決賽第五戰,拿了41分的馬布裡在終場前40秒被罰出場。在北京首鋼終於4比1擊敗廣東之後,在這裡完成人生救贖的老馬泣不成聲。而這一次,他那麼開心。不光是贏了,更因為看見方碩,那麼棒。

你長大了,漂亮男孩——Pretty Boy,這是老馬給方碩起的外號。

老馬來到北京的時候,首鋼的後衛有李學林,方碩才剛從青年隊上來,完全打不上。2015年首鋼贏取第三冠,在總決賽上4比2逆轉遼寧,是方碩第一次在大賽上承擔責任。比賽打完,方碩在北京電視臺一檔節目的錄製裡哭了。那是他感覺自己第一次給球隊立功。老馬說,我知道方碩一定行。

因為那麼多運動員裡,有兩個人每天都跟著老馬和他的訓練師克裡斯一起練。老馬怎麼練身體,他們就怎麼練。那是老隊長陳磊和小將方碩。

陳磊後來打不上球了,在30多歲的年紀遠走江蘇。很多人勸他別打了,他說,老馬快40了,還打呢。在江蘇體院仙林校區,陳磊那時每天去訓練的必經之路上,有一張紅牛的廣告海報,上面有當時品牌代言人老馬的照片。陳磊說,每天走到那兒,就好像這個老傢伙在看著我,在激勵著我呢。

方碩,繼續跟老馬練著。他一天比一天更棒,他進了國家集訓隊。他終究要挑大樑了。在現在這支北京首鋼隊裡,他打得像外援一樣。

各位,這是我最想說的。老馬說的對,這是比賽裡最美好的那部分。

我知道,你們一定想聽到弑舊主,反戈一擊,馬布裡復仇這樣的故事。可這真的沒什麼。這是職業體育的自然選擇。首鋼做出了選擇,老馬也做出了他的。他是那麼高興,看見首鋼的國內運動員們打的那麼棒。朱彥西從大傷裡恢復出來了,曉川充滿了自信。老馬看見他5年前開始在他們身上注入的信心和氣質,仍然在影響和幫助著他們。看見他們和他告別後,仍然有一支勁旅的風範。他們打的,就像他的精神並未離開一樣。

我們總是在聊,CBA需要什麼樣的外援。為什麼人們曾經這樣說,CBA有兩種外援,馬布裡是一種,其他人是一種。你看到老馬給他的球隊留下的印記,看見老馬和方碩的擁抱,就明白了。

老馬在朋友圈裡寫道:The master has pass it on to the student,the student will become a master.

師傅已經都傳給了徒弟,終有一日,徒弟將會成為師傅。

這是比那些仇恨,譏諷,傷害,指責,美好的多的東西。我寧願去講述這些。

我在昨天的推送裡是這麼寫的:在過去整個夏天,北京球迷都為老馬抱不平;賽季開始之後,球迷們也在攻擊首鋼的選擇。可事實上,球迷不只是為首鋼放棄了老馬而憤怒,而是因為首鋼的新外援水準遠不如馬布裡和莫里斯。如果首鋼的新外援水準更高,能幫助球隊贏下更多比賽,五棵松裡的歡呼聲很快就會重新響起來。

在更衣室裡,另一個朋友跟老馬說:你快41歲了,丟了一個上籃。代替你的阿隆·傑克遜31歲,他有4個上籃沒進。

老馬雙手抱頭,捂住臉,平靜了一會兒,微笑著說:可是他們有方碩。

張指導領銜打Call,來一波666的波買家秀,球隊DIY徽章夾克,誰穿誰知道!

老馬怎麼練身體,他們就怎麼練。那是老隊長陳磊和小將方碩。

陳磊後來打不上球了,在30多歲的年紀遠走江蘇。很多人勸他別打了,他說,老馬快40了,還打呢。在江蘇體院仙林校區,陳磊那時每天去訓練的必經之路上,有一張紅牛的廣告海報,上面有當時品牌代言人老馬的照片。陳磊說,每天走到那兒,就好像這個老傢伙在看著我,在激勵著我呢。

方碩,繼續跟老馬練著。他一天比一天更棒,他進了國家集訓隊。他終究要挑大樑了。在現在這支北京首鋼隊裡,他打得像外援一樣。

各位,這是我最想說的。老馬說的對,這是比賽裡最美好的那部分。

我知道,你們一定想聽到弑舊主,反戈一擊,馬布裡復仇這樣的故事。可這真的沒什麼。這是職業體育的自然選擇。首鋼做出了選擇,老馬也做出了他的。他是那麼高興,看見首鋼的國內運動員們打的那麼棒。朱彥西從大傷裡恢復出來了,曉川充滿了自信。老馬看見他5年前開始在他們身上注入的信心和氣質,仍然在影響和幫助著他們。看見他們和他告別後,仍然有一支勁旅的風範。他們打的,就像他的精神並未離開一樣。

我們總是在聊,CBA需要什麼樣的外援。為什麼人們曾經這樣說,CBA有兩種外援,馬布裡是一種,其他人是一種。你看到老馬給他的球隊留下的印記,看見老馬和方碩的擁抱,就明白了。

老馬在朋友圈裡寫道:The master has pass it on to the student,the student will become a master.

師傅已經都傳給了徒弟,終有一日,徒弟將會成為師傅。

這是比那些仇恨,譏諷,傷害,指責,美好的多的東西。我寧願去講述這些。

我在昨天的推送裡是這麼寫的:在過去整個夏天,北京球迷都為老馬抱不平;賽季開始之後,球迷們也在攻擊首鋼的選擇。可事實上,球迷不只是為首鋼放棄了老馬而憤怒,而是因為首鋼的新外援水準遠不如馬布裡和莫里斯。如果首鋼的新外援水準更高,能幫助球隊贏下更多比賽,五棵松裡的歡呼聲很快就會重新響起來。

在更衣室裡,另一個朋友跟老馬說:你快41歲了,丟了一個上籃。代替你的阿隆·傑克遜31歲,他有4個上籃沒進。

老馬雙手抱頭,捂住臉,平靜了一會兒,微笑著說:可是他們有方碩。

張指導領銜打Call,來一波666的波買家秀,球隊DIY徽章夾克,誰穿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