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竟然想用火箭改裝成“導彈”?“紙上談兵”計畫難以實施

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近期,日本正在研製M5固體燃料火箭,並在研究如何通過改裝讓它變成導彈,成為射程將達1.2~1.6萬千米的戰略導彈。這表明,日本火箭的發射技術在重返大氣層、末端制導、飛行控制等方面都超越了商用範疇,

達到軍用級別。

報導認為,日本的碳複合材料技術非常先進,可以解決彈道導彈彈頭重返大氣層的防熱問題,不是為了發射衛星,因為衛星不存在以高超音速重返大氣層的問題。日本有能力以現有的運載火箭技術為基礎,

發展彈道導彈,憑藉已經掌握的火箭技術,不僅能造出短程彈道導彈,“甚至連洲際彈道導彈也能開發出來”。

日本現有種子島航太中心和鹿兒島航太中心兩個航太中心,兩者都位於日本本土南部,假如日本的彈道導彈在這兩個航太中心發射其覆蓋範圍非常大,能延伸到中國腹地,打擊打擊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也不在話下。日本防衛省在《防衛計畫大綱》修正案中提出部署短程彈道導彈“既能有效遏制艦艇,

又能實施沉重的還打,可謂一箭雙雕”。

日本《東京新聞》分析,防衛省給日本人描繪的只是表像,上述說法經不起推敲。首先,“遏制”不現實,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嘗試用彈道導彈攻擊水面艦艇。

即使日本發展彈道導彈,也不一定能具備反艦能力。其次,日本在沖繩部署彈道導彈陣地其生存能力堪憂,日本開發射程400~500千米的彈道導彈就向“假想敵” 揚言,主要是為了掩蓋自衛隊擴充實力的目的,但是暴露出對擁有彈道導彈的渴望。

日本防衛省曾在2004年的《防衛計畫大綱》修改提案中提出“開發遠端彈道導彈”,結果遭到執政聯盟中的公明黨的反對,未能通過。基於日本國內民意的Right傾趨勢,

該計畫可能付諸實施。在日本Right翼勢力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及開發彈道導彈的伎倆下,日本開發短程彈道導彈,是否會得到美國的同意還是未知數。

美軍將從三個方面形成制約:一是美國擔憂中國做出強烈反應,二是韓國可能乘機要求發展彈道導彈,

三是日本擁有戰略打擊能力後,可能謀求擺脫美國對它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