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獨步天下》:和代善有姦情的到底是阿巴亥還是袞代?

隨著電視劇《獨步天下》的熱播,滿清建立時期的歷史最近也跟著受到了人們的關注。其中關於代善和阿巴亥之間是否真有姦情,也成了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而另有人說,代善和努爾哈赤的另一名福晉(妃子)富察·袞代之間也有姦情。

那麼,代善到底是和阿巴亥之間有姦情,還是和袞代之間有姦情,又或是和他的兩個小媽之間都有姦情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據《滿文老檔》載:

“(天命五年三月小福晉)德因澤(代音察)又告汗曰:‘不僅此事,

更有要言相告。’詢以何言,告曰:‘大福晉(正妃)曾二次備辦飯食,送與大貝勒,大貝勒受而食之。又一次,送飯食于四貝勒,四貝勒受而未食。且大福晉一日二三次差人至大貝勒家,如此來往,諒有同謀也!福晉自身深夜外出亦已二三次之多。’汗聞此言,遣達爾漢侍衛、額爾德尼巴克什、雅蓀、蒙噶圖四大臣往問大貝勒及四貝勒。業經詢,四貝勒未食所送飯食屬實,大貝勒二次受食所送飯食亦屬實。
又所告諸事,俱屬實情。

對此汗曰:‘我曾言待我死後,將我諸幼子及大福晉交由大阿哥撫養。以有此言,故大福晉傾心于大貝勒,平白無故,一日遣人來往二三次矣!’

每當諸貝勒大臣于汗屋聚宴會議時,大福晉即以金珠妝身獻媚于大貝勒。諸貝勒大臣已知覺,皆欲報汗責之,又因懼怕大貝勒、大福晉,而弗敢上達。

汗聞此言,不願加罪於其子大貝勒,

乃以大福晉竊藏綢緞、蟒緞、金銀財物甚多為詞,定其罪。……自此,廢大福晉。”

這段文字記載雖然詳實,但也有一個問題,就是沒有明白地說出大福晉是誰。而正因沒有明白說出此大福晉是誰,所以後世之人才對此有了爭議:有人說這個大福晉是袞代,也有人說是阿巴亥,還有人甚至說這兩人與代善都有姦情。

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下面,我們就逐一分析來看:

首先我們來看,袞代與代善之間有沒有存在姦情的可能?

歷史上沒有袞代生卒年的準確記錄,因此我們不能準確推斷袞代與代善兩人的年齡差距。但我們可以借助其他一些資訊,來大致推斷這兩人的年齡差距。袞代在嫁給努爾哈赤之前,其實已經嫁過人,而且還生了一個兒子。

袞代之前嫁的是努爾哈赤的堂兄戚准,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夫戚准病逝後,袞代改嫁與努爾哈赤。袞代改嫁給努爾哈赤時,怎麼也要有15、6歲了吧?不然怎麼生子?而代善生於1583年。因此,兩人年齡至少相差十幾歲。

再到天命五年(1620),袞代已經50多歲,是個老太婆了;代善這一年才37歲,正直壯年。

試想: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婦有何魅力,又怎麼會在年已三十多歲的親子莽古爾泰面前,向另外一個小她十幾歲的元妃之子斜眼傾視,妝飾金珠,故作嬌態呢?努爾哈赤即便再糊塗,也不至於相信一個年過知命的老妻尚有魅力征服正值壯年、嬌妻美妾盈懷的太子代善吧?另外,代善也不至於這樣混蛋加饑不擇食吧?

所以結論就是,代善和袞代之間不可能有姦情。

那代善與阿巴亥之間呢,有沒有這種可能?

這個可能倒真有。

據史載1601年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這一年阿巴亥才12歲。那麼,阿巴亥就比代善小了8歲。到天命五年(1620),阿巴亥也才30歲剛出頭,正是美豔豐腴的年齡。而這時,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還小,為以後計,阿巴亥向代善示好,也是合乎情理的。

說其合乎情理,有個原因必須要補充讓大家知曉,就是滿清以前的“收繼婚”習俗。

所謂“收繼婚”制,大致就是“父死,子娶父妾;兄死,弟妻其嫂”的婚姻習俗。上面講的袞代,就是遵循“收繼婚”習俗才改嫁努爾哈赤的。這也就解釋了努爾哈赤為什麼會說,“我曾言待我死後,將我諸幼子及大福晉交由大阿哥撫養”這樣的話。

有這樣的婚姻習俗在,又有努爾哈赤的這番話,所以阿巴亥才會有示好代善的可能。不然,她敢這樣做嗎?那不是找死嗎?

但至於姦情,應該是沒有的,應該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

再從阿巴亥被“離棄”後僅一年就又被努爾哈赤召回重新受寵可知,她和代善之間的姦情也不可能是真的。

雖然代善同袞代和阿巴亥之間的姦情都是假的,但是只要有了這樣的謠言存在,造謠者的目的就實現了至少一多半。因為謠言本就不在乎真假,謠言的目的只是為了殺傷力。

那麼這個造謠者究竟是誰呢?他又為什麼老是盯著代善呢?

向另外一個小她十幾歲的元妃之子斜眼傾視,妝飾金珠,故作嬌態呢?努爾哈赤即便再糊塗,也不至於相信一個年過知命的老妻尚有魅力征服正值壯年、嬌妻美妾盈懷的太子代善吧?另外,代善也不至於這樣混蛋加饑不擇食吧?

所以結論就是,代善和袞代之間不可能有姦情。

那代善與阿巴亥之間呢,有沒有這種可能?

這個可能倒真有。

據史載1601年阿巴亥嫁給努爾哈赤,這一年阿巴亥才12歲。那麼,阿巴亥就比代善小了8歲。到天命五年(1620),阿巴亥也才30歲剛出頭,正是美豔豐腴的年齡。而這時,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還小,為以後計,阿巴亥向代善示好,也是合乎情理的。

說其合乎情理,有個原因必須要補充讓大家知曉,就是滿清以前的“收繼婚”習俗。

所謂“收繼婚”制,大致就是“父死,子娶父妾;兄死,弟妻其嫂”的婚姻習俗。上面講的袞代,就是遵循“收繼婚”習俗才改嫁努爾哈赤的。這也就解釋了努爾哈赤為什麼會說,“我曾言待我死後,將我諸幼子及大福晉交由大阿哥撫養”這樣的話。

有這樣的婚姻習俗在,又有努爾哈赤的這番話,所以阿巴亥才會有示好代善的可能。不然,她敢這樣做嗎?那不是找死嗎?

但至於姦情,應該是沒有的,應該是有人故意栽贓陷害。

再從阿巴亥被“離棄”後僅一年就又被努爾哈赤召回重新受寵可知,她和代善之間的姦情也不可能是真的。

雖然代善同袞代和阿巴亥之間的姦情都是假的,但是只要有了這樣的謠言存在,造謠者的目的就實現了至少一多半。因為謠言本就不在乎真假,謠言的目的只是為了殺傷力。

那麼這個造謠者究竟是誰呢?他又為什麼老是盯著代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