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高婷 散文:記憶中的三月三

記憶中的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風箏飛滿天……”每次聽這首蘇紅唱的《三月三》,我的心中就充滿了對童年的回憶。

童年的三月,天是湛藍的,雲是雪白的,地的底色是碧綠的,一望無際的。

每到週末,小孩子們會找來蘆葦杆、報紙或年畫紙、線。幾個人圍著一張四方的大桌子,開始做風箏。根據紙的大小,先把紙裁成蝴蝶、蜜蜂、蜻蜓或其他動物的形狀;接下來一部分人裁剪蘆葦杆的長短,開始綁架子,架成“十”形,一部分人給紙上畫圖案、並寫上我們的名字和心願,讓風箏帶著我們的心願越飛越高;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糊紙,把畫好的紙糊在架子上,拴好線,就可以放了。

放風箏的時候,一個人用手拖著風箏,一個人拉著跑,大家輪流著拉線。記得那時候的我一直是拖著風箏的那一個。似乎那時的風箏從來沒有飛高過。但我們還是快樂的在田野裡跑著,喊著、唱著,直到風箏架在樹上,或摔壞了,我們才肯回家。

又到了一年的三月三了,現在的孩子們不再糊風箏了。街道上到處是買風箏的,那些風箏各式各樣,五顏六色,做工精美,仔細研究,你會發現,他們的設計非常合理。

週末帶著孩子們去郊外放風箏,看著風箏飛的很高很高,但絲毫找不到童年的味道。沒有呐喊聲,沒有追逐聲沒有《三月三》的歌聲了!

作者簡介:高婷,文學愛好者,經常用文字抒發自己的喜怒哀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