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安徽:規模養殖場將全部配備糞汙處理設施

11月14日訊 記者近日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為扎實推進全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安徽省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於11月6日正式出臺。根據方案,到2020年,實現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成為畜禽養殖環節中常態化的生產方式,

鞏固治汙模式成果,構建種養迴圈發展長效機制;全省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畜禽規模養殖場(社區)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畜禽規模養殖場(社區)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

採取六大舉措

方案明確採取六大措施,解決長期困擾養殖業的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問題。

首先是優化調整產業佈局。

2017年底前,依法完成全省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的關閉或搬遷。黃山、宣城、蕪湖、安慶、池州、銅陵、馬鞍山等市要立足現有發展格局,優化南方水網地區生豬養殖佈局,調控生豬等糞汙產生量大的畜禽養殖總量,重點提升規模化養殖設施設備檔次。合肥、宿州、淮北、亳州、阜陽、蚌埠、六安、淮南、滁州等市要合理調整畜禽養殖結構,減少散戶飼養群體,加快轉變生產方式。

其次是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建設自動餵料、自動飲水、環境控制等現代化裝備,推廣節水、節料等清潔養殖工藝和幹清糞、微生物發酵等實用技術,實現源頭減量。支援畜禽規模養殖場圈舍標準化改造和設備更新,

配套建設糞汙資源化利用設施,支援畜禽規模養殖場實現畜禽標準化規範化生產。以生態養殖場為重點,繼續開展畜禽養殖標準化示範創建。

此外,還要推廣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模式;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產業化發展;探索構建種養迴圈發展機制;加強產學研推用支撐。

依法嚴格監管

方案強調,要落實畜禽規模養殖環評制度。新改擴建的畜禽規模養殖場應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建設完備的糞汙收集、貯存、處理、利用設施裝備,做到全覆蓋、無死角,有條件的要突出養分綜合利用,配套與養殖規模和處理工藝相適應的糞汙消納用地。對未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的畜禽規模養殖場,由環保部門予以處罰。對設有固定排污口的畜禽規模養殖場,依法核發排汙許可證,依法嚴格監管。

嚴格執行 《環境保護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和規定,

堅持“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強化畜禽規模養殖場主體責任。建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績效評價考核制度,納入市、縣(市、區)政府績效評價考核體系。省政府對各市政府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開展考核,定期通報工作進展,層層傳導壓力。

扶持政策有力

方案規定,要以果菜茶大縣和畜牧大縣等為重點,落實以綠色生態為導向的農業補貼政策,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支持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鼓勵市、縣(市、區)政府利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實行敞開補貼。實施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和大中型沼氣工程。落實沼氣和生物天然氣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支援生物天然氣和沼氣工程開展碳交易專案。

落實國家支援規模養殖設施用地政策,將畜禽養殖糞便、污水等廢棄物收集、存儲、處理等環保設施用地及生物質(有機)肥料生產設施用地作為附屬設施用地,提高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資源化利用和有機肥生產設施用地占比及規模上限。將以畜禽養殖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的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大型沼氣工程、有機肥廠、集中處理中心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年度用地計畫和單列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新增用地計畫中優先安排。對受電變壓器容量315千伏安以下的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生產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對受電變壓器容量315千伏安及以上的畜禽規模養殖場用電,符合條件的生產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

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支持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鼓勵市、縣(市、區)政府利用農機購置補貼資金,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裝備實行敞開補貼。實施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和大中型沼氣工程。落實沼氣和生物天然氣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支援生物天然氣和沼氣工程開展碳交易專案。

落實國家支援規模養殖設施用地政策,將畜禽養殖糞便、污水等廢棄物收集、存儲、處理等環保設施用地及生物質(有機)肥料生產設施用地作為附屬設施用地,提高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資源化利用和有機肥生產設施用地占比及規模上限。將以畜禽養殖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的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大型沼氣工程、有機肥廠、集中處理中心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年度用地計畫和單列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新增用地計畫中優先安排。對受電變壓器容量315千伏安以下的畜禽規模養殖場養殖生產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對受電變壓器容量315千伏安及以上的畜禽規模養殖場用電,符合條件的生產用電執行農業生產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