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新媒體運營加持!你與10w+之間只隔了這一篇乾貨

新媒體是跟隨互聯網興起的一個新興媒體形態,

它已經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以往的紙質刊物、廣播及電視等傳統媒體,重要性不言而喻。新媒體最為重要的一個特徵是:人人都可以是資訊的生產者,人人也都是資訊的傳播者。

這意味著無論是誰,包含企業、機構還有個人,都有機會成為這個新媒體時代的成功者。咪蒙、一條、十點讀書即是例證。

然而,隨著中國的互聯網時代進入下半場,新媒體行業也從野蠻生長的時代進入“弱肉強食”的“叢林時代”,

常規的新媒體運營手段已經很難從用戶增長緩慢和收入增長停滯的困境中突圍出來。

新媒體該如何面對行業風口瞬息萬變、用戶興趣眾口難調、市場環境競爭激烈等壓力呢?團隊管理、內容創作、怎樣成長的三大困惑,又該如何一槍擊破直擊痛點?

1、 內容為王

微信公眾號是當前許多普通使用者搖身變為內容創作者的途徑。提高寫作能力,是創作者們焦慮的問題。

“內容是每個人不管在什麼行業都應該做的形式,不管是口語表達、寫作、視頻。這個內容不止是寫作。越是在注意力極度稀缺的年代,越要做內容才能在這個時代脫穎而出。”Spenser陳立飛說到。

陳立飛的公眾號擁有百萬粉絲,被稱為香港第一自媒體人。他在知識付費領域也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標杆性成績,他的寫作課一晚上就賣出了上百萬的銷量。28歲跳出體制,

辭職讀研。用兩年時間完成職業轉型,從小城的文藝青年變成了大都市的金融先鋒。

陳立飛認為內容的價值分兩塊:一個是商業價值和影響力價值。而一個自媒體人變現方式有三種:廣告;內容付費;電商。

他表示 :影響力價值,在如今互聯網內容付費、或者內容的春天裡面,它所帶來的能量超過很多人的認知。這個東西不管能不能產生商業價值,更重要的是對人生、職場、社交、一切都會產生質的飛躍和影響。

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成長—這是能讓自己的未來更值錢的投資。

做內容未來的機遇是什麼?首先,週期在變,但是好內容是不變的。好內容是永遠稀缺的。但是它所承載得東西可能會變。比如公眾號,或者知乎、豆瓣。內容肯定會由前兩年的高峰到這兩年的衰退,載體會變,但是內容本身一定是越來越好。今日頭條崛起了,快手崛起了,

這些都是,只不過內容載體變了。

第二,輕內容,輕表達。

為什麼很多大作家在新媒體時代往往沒有轉型成功,比如莫言在新媒體並沒有那麼火,為什麼中國最近幾年很難有作家的出現?問題在於如此碎片化的時代,這種重的內容,不管多好,對我們都有些過重了。反而咪蒙,從企業的風格變成口語化的表達,卻能活下來。這是時代的悲哀嗎?其實這是時代的演化。

2、開闢一條野路子

在這些巨頭的佈局下,各個垂直領域已經被許多名氣大佬佔據,難以突圍。如果只靠模仿,那麼很難脫穎而出。到底應該做出什麼樣的內容,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辦公室小野聯合創始人聶陽德表示:這個時候我們靜下心來做了大量的複盤,其實做什麼應該從自己團隊基因出發,做自己最擅長的。

辦公室小野的視頻裡可以看出:製作並不精良,拍攝也並不華麗。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於策劃能力,在於足夠大的腦洞。

“所以我們給自己提了一個口號,既然小清新玩不轉,不如我們去做泥石流。”聶陽德說。

在破舊的辦公室內,就是小野視頻團隊真實創業環境。聶陽德表示:“在棚內已經拍攝過,戶外也拍攝過,成本非常高也不可控。所以選擇辦公室場景來做。同時我們必須有足夠差異化,辦公室場景恰好滿足了這個需求。”

如此看來,團隊的基因也是成功的關鍵點。小野視頻團隊利用差異化,利用場景化,實現了內容的突圍。

開闢不一樣的路徑、彎道超車,在圈子文化CEO甄妙身上也發生著。

蘇寧想做一個818的活動,818比較尷尬,因為前有京東的618,後有淘寶雙11。蘇寧同時需要完成一個行銷目的:改變大家對蘇寧品牌印象刻板,蘇寧不只是賣電器。

甄妙談到:“我當時策劃了一個思路,年輕肯定要叛逆,這個創意根本就不新,我們做設計師的人都會知道,淘寶很多很有才,很有腦洞的店主,就會說今天設計師不在。這個在淘寶、天貓只是一個段子,但是有沒有想過一家上市公司,一家品牌傳統,或者一直中規中矩的大品牌突然做這個會是什麼反差感,我就覺得一定會火。”

當時蘇寧預算很少。於是甄妙將重點放在地鐵上。第一版設計稿比較精美,被甄妙全撕掉了。反而選擇了公司寫字最差的人。

甄妙表示:“在所有彩色的廣告突然來了一個白底黑字,就是焦點,這就是反差邏輯。”

此次行銷用了最短的時間,最快的執行,最簡單的方案全部直鋪。甄妙談到:後來整個甲方圈刷屏了。

甄妙談到,野路子有三條:“敲鑼打鼓”勝過“發傳單”,要學會製造圍觀的點,讓用戶主動圍觀;偶爾要學會“傍大款”,通過靠近大品牌,來獲取更多的關注度;要懂得儲備跨界的朋友圈資源,為傳播打好基礎。

3、跟用戶以心交心地聊,這是基本訴求

做新媒體,並不是每天發完文章就完成了任務,更要多考慮用戶感受,考慮他們為什麼會參與到你的文章。

新媒體運營也好、傳統社區運營,用戶粘度是基礎。用戶運營中,用戶永遠最有價值。以誠相待,跟用戶以心交心地聊,這是基本訴求。

暴走漫畫到現在一個非常成功的地方,是跟粉絲的互動。

與粉絲互動,說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不簡單。

暴走漫畫創始人任釗表示:“最直接的一點,暴走漫畫現在是一個社群,到現在為止,依然維持著比較高的活躍度。因為我們上面有表情包製作,有投稿。我們歡迎大學生和各路人士給我們投稿。

暴走漫畫對於採用的稿件,第一會給作者錢,第二會署名。這樣會讓用戶得到一種驕傲和滿足感,有被尊重的感覺。

任釗談到:“暴走每天會收到很多郵件,不管關於短劇的,還是關於新聞串燒類的,大家會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還有一個環節,讀粉絲來信,我們每天有非常多粉絲來信。我們會篩選一些粉絲來信,在節目裡面講出來,並且做一個回答,有一個互動。”

(同道大叔12星座咖啡廳)

而同道大叔聯合創始人李晗也同樣贊同這一觀點:“除了產品之外,好玩有趣的社交空間是我們認為特別重要的一面,怎麼樣跟粉絲有真的互動。線下的事情我們是一定要做的,更多的是希望能夠傳播一個場景,跟粉絲互動起來。”

除了星座展會之外,同道大叔還會做固定的社交場所。粉絲來到空間不僅僅是喝咖啡、吃甜品、買衍生品;更是真正來到場館裡面傳播我們的主題,跟其他粉絲互動起來。

以上三點,則是筆者總結的運營要素。內容固然重要,但尋求差異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輸出的內容本身也是為了服務於使用者,所以更不要忘了與粉絲之間的交流、交互。

新媒體運營道阻且長,永遠別忘多做,多思考,多總結;在學習中前行。

在這些巨頭的佈局下,各個垂直領域已經被許多名氣大佬佔據,難以突圍。如果只靠模仿,那麼很難脫穎而出。到底應該做出什麼樣的內容,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辦公室小野聯合創始人聶陽德表示:這個時候我們靜下心來做了大量的複盤,其實做什麼應該從自己團隊基因出發,做自己最擅長的。

辦公室小野的視頻裡可以看出:製作並不精良,拍攝也並不華麗。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於策劃能力,在於足夠大的腦洞。

“所以我們給自己提了一個口號,既然小清新玩不轉,不如我們去做泥石流。”聶陽德說。

在破舊的辦公室內,就是小野視頻團隊真實創業環境。聶陽德表示:“在棚內已經拍攝過,戶外也拍攝過,成本非常高也不可控。所以選擇辦公室場景來做。同時我們必須有足夠差異化,辦公室場景恰好滿足了這個需求。”

如此看來,團隊的基因也是成功的關鍵點。小野視頻團隊利用差異化,利用場景化,實現了內容的突圍。

開闢不一樣的路徑、彎道超車,在圈子文化CEO甄妙身上也發生著。

蘇寧想做一個818的活動,818比較尷尬,因為前有京東的618,後有淘寶雙11。蘇寧同時需要完成一個行銷目的:改變大家對蘇寧品牌印象刻板,蘇寧不只是賣電器。

甄妙談到:“我當時策劃了一個思路,年輕肯定要叛逆,這個創意根本就不新,我們做設計師的人都會知道,淘寶很多很有才,很有腦洞的店主,就會說今天設計師不在。這個在淘寶、天貓只是一個段子,但是有沒有想過一家上市公司,一家品牌傳統,或者一直中規中矩的大品牌突然做這個會是什麼反差感,我就覺得一定會火。”

當時蘇寧預算很少。於是甄妙將重點放在地鐵上。第一版設計稿比較精美,被甄妙全撕掉了。反而選擇了公司寫字最差的人。

甄妙表示:“在所有彩色的廣告突然來了一個白底黑字,就是焦點,這就是反差邏輯。”

此次行銷用了最短的時間,最快的執行,最簡單的方案全部直鋪。甄妙談到:後來整個甲方圈刷屏了。

甄妙談到,野路子有三條:“敲鑼打鼓”勝過“發傳單”,要學會製造圍觀的點,讓用戶主動圍觀;偶爾要學會“傍大款”,通過靠近大品牌,來獲取更多的關注度;要懂得儲備跨界的朋友圈資源,為傳播打好基礎。

3、跟用戶以心交心地聊,這是基本訴求

做新媒體,並不是每天發完文章就完成了任務,更要多考慮用戶感受,考慮他們為什麼會參與到你的文章。

新媒體運營也好、傳統社區運營,用戶粘度是基礎。用戶運營中,用戶永遠最有價值。以誠相待,跟用戶以心交心地聊,這是基本訴求。

暴走漫畫到現在一個非常成功的地方,是跟粉絲的互動。

與粉絲互動,說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卻不簡單。

暴走漫畫創始人任釗表示:“最直接的一點,暴走漫畫現在是一個社群,到現在為止,依然維持著比較高的活躍度。因為我們上面有表情包製作,有投稿。我們歡迎大學生和各路人士給我們投稿。

暴走漫畫對於採用的稿件,第一會給作者錢,第二會署名。這樣會讓用戶得到一種驕傲和滿足感,有被尊重的感覺。

任釗談到:“暴走每天會收到很多郵件,不管關於短劇的,還是關於新聞串燒類的,大家會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素材。還有一個環節,讀粉絲來信,我們每天有非常多粉絲來信。我們會篩選一些粉絲來信,在節目裡面講出來,並且做一個回答,有一個互動。”

(同道大叔12星座咖啡廳)

而同道大叔聯合創始人李晗也同樣贊同這一觀點:“除了產品之外,好玩有趣的社交空間是我們認為特別重要的一面,怎麼樣跟粉絲有真的互動。線下的事情我們是一定要做的,更多的是希望能夠傳播一個場景,跟粉絲互動起來。”

除了星座展會之外,同道大叔還會做固定的社交場所。粉絲來到空間不僅僅是喝咖啡、吃甜品、買衍生品;更是真正來到場館裡面傳播我們的主題,跟其他粉絲互動起來。

以上三點,則是筆者總結的運營要素。內容固然重要,但尋求差異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輸出的內容本身也是為了服務於使用者,所以更不要忘了與粉絲之間的交流、交互。

新媒體運營道阻且長,永遠別忘多做,多思考,多總結;在學習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