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主力對標車型下探 新一代ix35田忌賽馬能穩操勝券?

產品溝通會上,北京現代方面表示,新一代ix35的主要競品為榮威RX5、吉利博越、傳祺GS4等自主品牌車型,從主力對標車型的逐步下探我們不難看出,新車型的定位在調整,而北京現代的想法也漸漸清晰明朗。

對於這輛2010年上市至今,在華累計銷量高達80萬輛的汽車,北京現代田忌賽馬的策略會是良方還是鋌而走險?畢竟,對如何佔領12萬—16萬價格區間的SUV市場,自主品牌更有心得。

新一代ix35的定位在全新途勝之下,所以在地位和價格上,必須給後者騰出空間,以相近價位的自主品牌作為競品是不錯的想法,只不過這個級別的自主選手,哪個也不是省油的燈。而在合資對手中,估計也就逍客這類准緊湊型SUV能夠與其對位。

如RX5、GS4,這個級別熱銷的自主車型,首先都具備的特點是高顏值,當然了他們也都有很給力的設計團隊撐腰,像邵景峰和張帆帶領的隊伍。

在這點上,新一代ix35不示弱,它繼承了家族式流體雕塑2.0的設計語意,

同時是由前大眾設計總監羅西蒙操刀完成,它是這位設計大師加盟現代汽車後傾力打造的首款產品。

有意思的是在造型風格上,新一代ix35來了個180°大轉變,開始逐漸褪去了以往韓系車型“奶油小生”的稚氣,向成熟、陽剛,甚至是硬漢風格發展。

雖然車頭部分依舊俊俏,但從B柱以後我們能觀察出明顯的變化,凸顯的輪拱好似健壯的下肢,寬大的C柱承托著平直有力的車頂,更加方正、外擴的車身展露著一絲霸氣和威嚴。

如此這般的設計風格,與同價位的大多數自主品牌車型都不一樣,新一代ix35是獨特的,這也是它在同級中很具競爭差異化的一點。

記得在GS8大賣後,張帆表達過他的觀點,他認為中國消費者更喜愛的是外剛內柔的設計,如此看來,新一代ix35在“外剛”上表現算是到位了。新一代ix35算是又一款“中國特供”車型,看來北京現代對國人喜好還是花了心思去研究的。

配合造型發生改變的,其實還有車身顏色,這次在宣傳畫上,北京現代提供的是這種深棕色的車型,比起那些喜歡用什麼“活力橙”、“炫動藍”或者“火焰紅”作為主打色系的產品,新一代ix35在傳達它的成熟穩重。實際上它依然面向年輕消費群體,只不過,是那些“有故事”或“重家庭”的人們。

外形的變化除了給消費者全新的視覺體驗,在功能性上也帶來幫助。首先是尺寸上,新一代ix35比上一代車型更大,長/寬/高分別為4435mm/1850mm/1715mm,後部更方正的車身,無需向外部優雅的流線妥協,由此帶來的車內空間是相當可觀的,對比之下,RX5、GS4的後排空間給我的體驗就不是那麼優秀。

伴隨著“硬漢風”的新形象到來,新一代ix35也開始向智慧網聯方面發力,但我得把結論先擺在前頭,實際體驗上,新一代ix35網聯也好交互系統也好,內裡與那些個主流強勢的自主品牌車型還是有所差距。

差距首先來自於車廂內部的觀感,新一代ix35在內飾佈局上確實比上一代車型要更簡潔統一,但如果單純討論美感的話,設計並算不上新穎或有新意。橫平豎直的中控,車機與中控台的明顯劃分,也許是為了搭配外表的剛強,但確實這不是年輕用戶群最喜好的那一口。

其次,在用料上新一代ix35也仍有提升空間,中控上方與內門板側,大面積的硬塑膠不能給用戶良好的觸感體驗,相反,在這點上許多自主品牌都更加願意舍本,去營造更有高級感的車廂。

在新一代ix35上,以往我們所說的韓系車高配置的優勢,也在逐步被自主品牌產品縮小。新車有許多高科技安全配置,但一些功能應用起來會感覺略顯生硬,唯一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BVM盲區顯示系統,效果類似于本田上的那套,打右轉向燈後,中控螢幕會很迅速地呈現車輛右後方的盲區視野。

除此以外,理應配有的像四門一鍵升降玻璃、前排副駕駛席電動調節、氙氣或LED大燈等都在我試駕的這款車型上缺了席。細節方面,既然要討好年輕家庭,後排又怎能不設USB介面?更何況,現時一些同級的自主車型都已標配後排雙USB介面。

至於新車本次主打的智慧網聯,在語音控制上與同級主流對手無異,同樣可以用一句問候語喚醒,在新一代ix35上是以一句“你好,北京現代”,我覺得這句問候語還能夠更親切隨和一點,例如“你好,小i”或者是“你好,小3”......

系統對語音辨識的準確率倒是值得點贊,同時也會很擬人化地與用戶進行互動甚至是調侃。一句“我要去......”話音未落,車輛便打趣道“老公帶你去兜風哦”,什麼鬼?

車載導航也是新車亮點之一,新一代ix35與百度地圖攜手,在目標地點識別、路徑規劃、導航精細程度上都有不錯表現,唯一痛點是,車機介面和UI設計能更美觀清晰,那就再好不過了。

動態部分的表現,新一代ix35給我的感覺還是比較熟悉,一具最大功率118kW(160Ps)、最大扭矩194N·m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配上一具6AT變速器,輸出的脾性上與上一代車型基本無異。

新一代ix35的起步依舊輕快,輕點油門車子就很有意願要衝出去,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有2.5L自吸發動機的錯覺。加速過程中,新一代ix35油門的精度不是很細膩,因為車輛跑起來後,動力就變得慵懶了。

6AT變速器屬於不激進也基本不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類型,很符合新一代ix35的定位,要的就是這種穩重。不過在山路駕駛中,變速器略慢的回應會影響駕駛體驗,在換擋節奏的把控上還有待加強。

說實在,新一代ix35在動力規格上是有點落後了,就連自主品牌都已湧現出一些表現不錯的渦輪動力總成,例如RX3上的1.3T就很不錯,而北京現代還在用這具比較有年代感的2.0L機器打頭炮。當然了,技術儲備還是有的,明年北京現代將會為我們帶來1.4T的新一代ix35車型。

雖說新一代ix35長相是硬派了,但轉向和懸架表現依舊是輕柔的風格,方向盤會過濾掉許多路面資訊,剩下給駕駛者的就是易駕和舒適的感受。

新車的底子還算是工整,不至於鬆鬆垮垮,這要優於不少這個級別的自主品牌車型。不過懸架的小動作會比較多,在從化不鋪裝不是很平整的路面上行車,總能感覺到細碎的彈跳,在行駛高級感的呈現上,新一代ix35又有必要向部分自主品牌的“大V車型”取取經。

在與主流的自主品牌對手比拼中,我們能看見新一代ix35的優勢,新形象確實很有差異化,相信會獲得不少這個級別消費者的關注,大空間也的確能給消費者滿足感,對於家庭用戶,這點尤為重要。同時,智慧網聯的加持,又為車輛增色不少,功能性值得點贊,只是在細節上有待優化。

如果你本就揣著買一輛合資SUV的預算選購車輛,新一代ix35或許很難入你法眼,但如果你原意是打算購置一輛自主品牌緊湊型SUV,新一代ix35就很有可能跳進你備選清單中,甚至是“成功上位”。

如此看來,新一代ix35在“外剛”上表現算是到位了。新一代ix35算是又一款“中國特供”車型,看來北京現代對國人喜好還是花了心思去研究的。

配合造型發生改變的,其實還有車身顏色,這次在宣傳畫上,北京現代提供的是這種深棕色的車型,比起那些喜歡用什麼“活力橙”、“炫動藍”或者“火焰紅”作為主打色系的產品,新一代ix35在傳達它的成熟穩重。實際上它依然面向年輕消費群體,只不過,是那些“有故事”或“重家庭”的人們。

外形的變化除了給消費者全新的視覺體驗,在功能性上也帶來幫助。首先是尺寸上,新一代ix35比上一代車型更大,長/寬/高分別為4435mm/1850mm/1715mm,後部更方正的車身,無需向外部優雅的流線妥協,由此帶來的車內空間是相當可觀的,對比之下,RX5、GS4的後排空間給我的體驗就不是那麼優秀。

伴隨著“硬漢風”的新形象到來,新一代ix35也開始向智慧網聯方面發力,但我得把結論先擺在前頭,實際體驗上,新一代ix35網聯也好交互系統也好,內裡與那些個主流強勢的自主品牌車型還是有所差距。

差距首先來自於車廂內部的觀感,新一代ix35在內飾佈局上確實比上一代車型要更簡潔統一,但如果單純討論美感的話,設計並算不上新穎或有新意。橫平豎直的中控,車機與中控台的明顯劃分,也許是為了搭配外表的剛強,但確實這不是年輕用戶群最喜好的那一口。

其次,在用料上新一代ix35也仍有提升空間,中控上方與內門板側,大面積的硬塑膠不能給用戶良好的觸感體驗,相反,在這點上許多自主品牌都更加願意舍本,去營造更有高級感的車廂。

在新一代ix35上,以往我們所說的韓系車高配置的優勢,也在逐步被自主品牌產品縮小。新車有許多高科技安全配置,但一些功能應用起來會感覺略顯生硬,唯一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BVM盲區顯示系統,效果類似于本田上的那套,打右轉向燈後,中控螢幕會很迅速地呈現車輛右後方的盲區視野。

除此以外,理應配有的像四門一鍵升降玻璃、前排副駕駛席電動調節、氙氣或LED大燈等都在我試駕的這款車型上缺了席。細節方面,既然要討好年輕家庭,後排又怎能不設USB介面?更何況,現時一些同級的自主車型都已標配後排雙USB介面。

至於新車本次主打的智慧網聯,在語音控制上與同級主流對手無異,同樣可以用一句問候語喚醒,在新一代ix35上是以一句“你好,北京現代”,我覺得這句問候語還能夠更親切隨和一點,例如“你好,小i”或者是“你好,小3”......

系統對語音辨識的準確率倒是值得點贊,同時也會很擬人化地與用戶進行互動甚至是調侃。一句“我要去......”話音未落,車輛便打趣道“老公帶你去兜風哦”,什麼鬼?

車載導航也是新車亮點之一,新一代ix35與百度地圖攜手,在目標地點識別、路徑規劃、導航精細程度上都有不錯表現,唯一痛點是,車機介面和UI設計能更美觀清晰,那就再好不過了。

動態部分的表現,新一代ix35給我的感覺還是比較熟悉,一具最大功率118kW(160Ps)、最大扭矩194N·m的2.0L自然吸氣發動機,配上一具6AT變速器,輸出的脾性上與上一代車型基本無異。

新一代ix35的起步依舊輕快,輕點油門車子就很有意願要衝出去,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有2.5L自吸發動機的錯覺。加速過程中,新一代ix35油門的精度不是很細膩,因為車輛跑起來後,動力就變得慵懶了。

6AT變速器屬於不激進也基本不在關鍵時刻掉鏈子的類型,很符合新一代ix35的定位,要的就是這種穩重。不過在山路駕駛中,變速器略慢的回應會影響駕駛體驗,在換擋節奏的把控上還有待加強。

說實在,新一代ix35在動力規格上是有點落後了,就連自主品牌都已湧現出一些表現不錯的渦輪動力總成,例如RX3上的1.3T就很不錯,而北京現代還在用這具比較有年代感的2.0L機器打頭炮。當然了,技術儲備還是有的,明年北京現代將會為我們帶來1.4T的新一代ix35車型。

雖說新一代ix35長相是硬派了,但轉向和懸架表現依舊是輕柔的風格,方向盤會過濾掉許多路面資訊,剩下給駕駛者的就是易駕和舒適的感受。

新車的底子還算是工整,不至於鬆鬆垮垮,這要優於不少這個級別的自主品牌車型。不過懸架的小動作會比較多,在從化不鋪裝不是很平整的路面上行車,總能感覺到細碎的彈跳,在行駛高級感的呈現上,新一代ix35又有必要向部分自主品牌的“大V車型”取取經。

在與主流的自主品牌對手比拼中,我們能看見新一代ix35的優勢,新形象確實很有差異化,相信會獲得不少這個級別消費者的關注,大空間也的確能給消費者滿足感,對於家庭用戶,這點尤為重要。同時,智慧網聯的加持,又為車輛增色不少,功能性值得點贊,只是在細節上有待優化。

如果你本就揣著買一輛合資SUV的預算選購車輛,新一代ix35或許很難入你法眼,但如果你原意是打算購置一輛自主品牌緊湊型SUV,新一代ix35就很有可能跳進你備選清單中,甚至是“成功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