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碗釀皮:唇齒間縈繞的鄉愁

風物君語

今天的這碗鄉愁

來自我們的一位風物偵探

也是一篇甘肅遊子的自白

客居山城十年有餘,川渝小吃喂飽了我的口舌之欲,也斷了一個甘肅遊子的思鄉之苦,即使風靡大江南北的蘭州拉麵,也再勾不起我對家鄉的思念。

每每歸家時,最想吃的,僅是一碗家鄉的釀皮。

只迷戀這一種家鄉味

攝影/Saturn

一踏上家鄉的土地,最想吃一口酸辣清爽的釀皮 ,麵粉蒸制的柔和香氣一經入口便在唇齒間依附著,醋鹵經過枸杞和蔥蒜的調和以及爐火的溫熱,醋味稠厚而不刺激,油潑辣椒香而不辣,調和著醋鹵的單一味道,恰如其分地刺激著食欲。

釀皮柔軟的口感結合了辣椒和醋這兩種味道刺激的調料,讓人在對立的口感中找到一種味覺的立體感,而麵粉的香甜和醋鹵中香料的搭配,

帶來了味覺與嗅覺的絕美通感。

沒錯,這裡的面皮就是釀皮

武威面皮也稱釀皮。採用麵粉蒸製成一塊一尺見方的食材,大約3釐米左右的厚度,食用時需要改刀縱向切成3釐米左右的薄片,刀工好的師傅可以切得透光,咖啡式的色澤帶著顫巍巍的視覺感,

超級誘人。

面皮的蒸制講究色澤潤而亮,口感韌而柔,切成的條片入口便如美人香舌在口中癡纏,順滑柔和,讓人浮想翩翩,稍微咀嚼兩口,蒸制麵食特有的醇香便在口中彌散開來,更是多出一種肆意枉然的滿足感。最撩人的不光是唇齒的觸感,還有舌尖的酸辣,更有一種彌散在口鼻間麵食的香氣……

或是切成寸許的方形,稱為墩兒,墩兒的味道,少了幾許醋鹵的明麗,

卻多了新鮮麵粉特殊的香糯,適合大快朵頤一解心頭之念。

好吃的釀皮不光有好食材,也要有靈魂的料

武威釀皮調料同陝西涼皮最大的區別在於醋鹵,相較于陝西涼皮多選用米醋,釀皮則常常選用武威特產的熏醋。熏醋工藝的與眾不同之處,

在於經過了麩皮的薰制,醋中有一種秸稈燒過的焦香味,而釀皮的醋鹵往往經過店家進一步的調製,在熏醋的基礎上還會增加蔥蒜的爆香,然後勾芡加入枸杞等再行熬制。

每到秋冬季節,隨意走入一家釀皮店,掀開厚厚的棉簾,店中常常彌漫著熬醋的香氣。除了能夠簡單的消毒,更多的是老闆對自己手藝的宣誓。

而辣椒油的選擇就多了幾分玄妙,有人說油紅而亮,辣椒香而不辣是地道上選,從挑選辣椒到曬乾、磨粉、調香、澆油,每一步都要虔誠認真。辣椒一般選用甘肅甘穀出產的紅辣椒曬制磨粉,和馳名大陸的牛肉麵選料多了些許默契。最後,用蒜水芥末提味,一經調勻,就多了一眾誘人的風味讓人欲罷不能。

他鄉聞醋意

或者是刻在骨子裡的味道,或者是經年的積累,即使身居他鄉,卻總在不經意間嗅到似有還無的些許醋香,勾動著心裡的天雷地火。

前些日子發小回家突然致電我,說學校門口的那家釀皮,已不見蹤影了,心裡多少有些失落。

上學時,常常逃了早操,在學校的柵欄裡,夥著一群師兄師弟,吵吵嚷嚷的吼著劉叔切上兩碗釀皮,多加些醋,少要點辣椒,然後從柵欄的縫隙接過熱乎乎的釀皮,一同稀裡嘩啦的連吃帶吸,然後心滿意足的混進早操的隊伍,即使嘴角還有辣椒的顏色,一邊吸溜著鼻涕一邊癡癡的傻笑……不知道多少個早晨就帶著簡簡單單的心滿意足幸福著。

少小離家老大回,我們這群遊子,一窩蜂的離家,天南海北的闖蕩,慢慢也講起了不怎麼純正的方言,唯有家鄉的風味,總在唇齒間縈繞。

辣椒香而不辣是地道上選,從挑選辣椒到曬乾、磨粉、調香、澆油,每一步都要虔誠認真。辣椒一般選用甘肅甘穀出產的紅辣椒曬制磨粉,和馳名大陸的牛肉麵選料多了些許默契。最後,用蒜水芥末提味,一經調勻,就多了一眾誘人的風味讓人欲罷不能。

他鄉聞醋意

或者是刻在骨子裡的味道,或者是經年的積累,即使身居他鄉,卻總在不經意間嗅到似有還無的些許醋香,勾動著心裡的天雷地火。

前些日子發小回家突然致電我,說學校門口的那家釀皮,已不見蹤影了,心裡多少有些失落。

上學時,常常逃了早操,在學校的柵欄裡,夥著一群師兄師弟,吵吵嚷嚷的吼著劉叔切上兩碗釀皮,多加些醋,少要點辣椒,然後從柵欄的縫隙接過熱乎乎的釀皮,一同稀裡嘩啦的連吃帶吸,然後心滿意足的混進早操的隊伍,即使嘴角還有辣椒的顏色,一邊吸溜著鼻涕一邊癡癡的傻笑……不知道多少個早晨就帶著簡簡單單的心滿意足幸福著。

少小離家老大回,我們這群遊子,一窩蜂的離家,天南海北的闖蕩,慢慢也講起了不怎麼純正的方言,唯有家鄉的風味,總在唇齒間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