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德國轟炸機,俯衝的時候會發出怪聲,像禿鷲怪叫

JU-87“斯圖卡”轟炸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空軍投入使用的一種俯衝轟炸機,它被認為是二戰中最負盛名的前線轟炸機,它最容易辨認的特徵就是雙彎曲的鷗翼型機翼、固定式的起落架及其獨有低沉的尖嘯聲。

這種轟炸機不但對地面目標進行猛烈的攻擊,還能發出獨特的尖嘯聲,給地面上的士兵帶來心理上的恫嚇,所以又被稱為“尖叫怪鷲”。

在所有描寫德軍“閃電戰”的電影中都會出現這樣的鏡頭:地面上成群的II號和III號坦克蜂擁前進,

空中的俯衝轟炸機如同烏雲一般遮天蔽日特別是作為空地協同作戰核心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它被認為是整個二戰中最好的前線轟炸機,正是它的橫空出世讓德軍的“閃電戰”成為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被限制發展重型轟炸機。為了掩人耳目,德國空軍將發展重點轉移到了俯衝式轟炸機上。1937年,在德國空軍的二號人物烏德特將軍的大力支持下,
德國容克斯公司的JU-87型轟炸機獲得了空軍的訂單。德國空軍按照德語中俯衝轟炸一詞的縮寫將JU-87命名為“斯圖卡”。

作為一種全新的俯衝式轟炸機,“斯圖卡”可以用近乎垂直的角度向地面俯衝,完成投彈後再迅速拉起機頭。一般投彈誤差不超過20米,

這在二戰中已經是非常精准的空中打擊了。此外,“斯圖卡”在機頭進氣口的位置還裝有一個發聲裝置,當“斯圖卡”向下俯衝時,這個裝置會發出類似防空警報的尖嘯聲,給敵方帶來精神上的打擊。也正是因為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嘯聲,“斯圖卡”被人們稱為了尖嘯的“怪鷲”。

作為一種前線轟炸機,“斯圖卡”的最大航程不超過1000千米,遠遜於B-17等四發動機轟炸機的航程,但它主要承擔的是近距離的空中戰術支援任務,因此倒也算物盡其用。在載彈量方面,“斯圖卡”雖然沒有重型轟炸機那麼恐怖的能力,但1.5噸的最大載彈量相對於它不到7噸的起飛重量也算是難能可貴了。通常“斯圖卡”會在機腹部掛載一枚500千克炸彈,

機翼下方會選擇性地掛載110千克航空炸彈或者37毫米火炮,單就攻擊力而言,無論是地面坦克還是普通步兵都難逃“斯圖卡”的屠殺。

從閃擊波蘭開始,到後來的法國戰役、進攻蘇聯,“斯圖卡”都成為耀眼的“空中英雄”。每當德軍裝甲部隊遭遇了頑強的地面抵抗,空軍派駐的空中聯絡員就會立刻呼叫空中支援,大群的“斯圖卡”會立刻呼嘯而來,用淒厲的尖嘯和重磅炸彈來摧毀守軍的意志。1931年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德國空軍將9個轟炸機聯隊的300多架“斯圖卡”全部投入作戰,給予了波軍地面部隊、交通樞紐和彈藥倉庫沉重的打擊,而“斯圖卡”的全部損失不過是30架。波蘭戰役結束後,幾乎所有的德軍裝甲部隊指揮官的補充清單裡都會注明——請優先補充“斯圖卡”轟炸機。

空軍派駐的空中聯絡員就會立刻呼叫空中支援,大群的“斯圖卡”會立刻呼嘯而來,用淒厲的尖嘯和重磅炸彈來摧毀守軍的意志。1931年9月1日,德軍閃擊波蘭,德國空軍將9個轟炸機聯隊的300多架“斯圖卡”全部投入作戰,給予了波軍地面部隊、交通樞紐和彈藥倉庫沉重的打擊,而“斯圖卡”的全部損失不過是30架。波蘭戰役結束後,幾乎所有的德軍裝甲部隊指揮官的補充清單裡都會注明——請優先補充“斯圖卡”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