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宗慶後:三十歲的娃哈哈要進軍高新產業

30歲的娃哈哈,再出發

“一位成功的企業家要具備詩人的想像力,科學家的敏銳眼光,哲學家的頭腦,更需要戰略家的本領。”在多年前的一本書上,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後曾這麼說過。

從1987年到2017年,從一個3個人的校辦工廠轉變為“全國近80個生產基地、總資產近400億元”的中國領軍飲料企業。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就在明天,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三十周年慶典即將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上演,錢江晚報下屬浙江24小時新聞用戶端,也將同步全程直播。

“這一陣陸續去了以色列、德國、美國,要開發新產品,進入新行業,跑的更多了。”就在慶典之前,剛結束了美國考察的宗慶後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面色紅潤,滔滔不絕,初創、高新技術、成了他口中的關鍵字。30歲正青春的娃哈哈,即將再出發。

比別人領先半步 創新是娃哈哈的基因

1987年,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後從踩著三輪車代銷冰棒、汽水和校簿開始了艱苦的創業歷程,

不會有人想到,這家企業會成為中國飲料業的巨擘。

第一支兒童營養液、兼併杭州罐頭廠、西部建廠、非常可樂抗衡洋可樂、達娃之爭……在清泰街的一座毫不起眼的6層小樓裡,過去30年經歷的大事,從宗慶後口中說出來似乎已雲淡風輕。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娃哈哈小步快跑,一直在創新。”在宗慶後看來,創新是娃哈哈的基因,而這三十年的創新之路又分為幾個階段,宗慶後解釋,

一開始是跟進創新,當大家都在生產鈣奶時,娃哈哈推出的是添加了維生素A和D的AD鈣奶;之後開始引進創新,從美國引進了反滲透技術,推出純淨水;再後來,娃哈哈開始了自主創新之路,推出了營養快線等產品,憑藉著出色的口感以及過硬的品質,成功走到了市場的制高點,營養快線從2005年至今銷售近500億瓶,產值達1200多億元。

最近這幾年,娃哈哈的跨界發展也是風生水起。

“有了自己的智慧生產線,車間裡幾乎沒什麼人,機器人取代了人工體力勞動,還能自動控制,保質保量。”宗慶後說,娃哈哈希望在裝備製造業方面有所發展,一方面很多行業需要進行自動化改造,另一方面這回應國家號召,製造大國要變成強國。

那麼,娃哈哈的創新力從哪裡來?“從市場中來,只有用心觀察市場,才能瞭解消費者的真實需求,當然還要看清整個世界科技發展方向。

”宗慶後表示,跟上世界發展步伐,企業才能不落在後面,而且最好要比別人領先半步。

宗慶後告訴記者,回望過去三十年,自己最想說的是,沒有改革開放,也就沒有娃哈哈。可以說,娃哈哈的三十年跟改革開放三十年同頻共振,創造了“中國製造”從小到大、從大到強的經典樣本。30年前這個簡陋的校辦小工廠,如今在全國範圍內建有近80餘個生產基地、總資產近400億元,每年300億瓶的各類飲料賣遍了大江南北。從1998年娃哈哈第一次登上中國飲料行業榜首,19年來娃哈哈一直高居龍頭地位,在中國飲料二十強企業中,娃哈哈的利潤指標約占二十強企業總和的近百分之四十。

創業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艱苦奮鬥、堅韌不拔是精髓

在宗慶後的辦公室裡,沙發邊上放著一大壇泡菜,據說是本人最愛,他的腳上穿的依然是一雙黑色布鞋。在他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老一代浙商的奮鬥縮影。宗慶後告訴記者,浙商四千精神的精髓還要繼續傳承下去,比如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等,因為創業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企業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甚至會遭受一些非議,這時作為企業家你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迎難而上、勇敢面對。”那麼,三十年歷程中遭遇到的哪一次挑戰,印象特別深?宗慶後的答案是:兼併杭州罐頭廠。

1990年,成立3年多的娃哈哈年產值已達2000多萬元,“兒童營養液”是炙手可熱的硬通貨,銀行帳戶裡有將近2000萬元的存款。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僅有100餘人的娃哈哈以8000余萬元的代價有償兼併了擁有廠房面積6萬平方米、職工2000多人的國營老廠——杭州罐頭食品廠。

“當時罐頭廠員工反對,社會輿論反對,娃哈哈員工也反對,因為兼併那麼多人之後福利肯定要降低。可是,雖然當時銷售很好,但如果我們不擴張就是為他人做衣裳,市場份額很快就會被後來者擠掉了,畢竟我們還沒有全面打出大名氣。”宗慶後說。

儘管難度比較大,代價比較高,兼併後也面臨很大挑戰,但宗慶後依然很堅定地認為,這對企業發展有利。事實上,也正是因為有了充足的產能,不久之後娃哈哈又一款大單品娃哈哈果奶橫空出世,並成為8090後一代人的童年經典,熱銷至今。

這些年,宗慶後和他一手創辦的娃哈哈常常出現在各大排行榜上,風光無限,與此同時,卻也遭受過質疑。

宗慶後倒是毫不回避,他告訴記者,娃哈哈童裝,一年也能賺兩千萬,對小企業來說還行,但是對娃哈哈來講不划算,童裝一年出兩千多個款式要花很多精力,食品飲料一個產品就可以幾十個億;娃哈哈也做過商場,但是電商一來便受到衝擊,幸好及時關掉……外界認為娃哈哈的這些不成功的項目,對宗慶後來說,是沒有傷筋動骨的失誤。“所謂創業,當然有可能遇到失敗。這也提醒自己,不能盲目,把企業弄倒閉了。看見不對,就要及時止損。”

三十歲的娃哈哈要向高新產業進軍

新時代浙商要更多承擔社會責任

資料顯示,娃哈哈2016年人均創收與人均創利指標仍然保持增長勢頭並處於行業龍頭地位。有人說,娃哈哈的飲料龍頭老大地位,是一瓶瓶水日積月累堆起來的。

在飲料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大環境下,創業難,守業更難。 “新時代浙商精神是原有四千精神上的提升,鼓勵不斷創新發展,同時承擔社會責任,為整個社會財富生產做貢獻,為中國人民共同富裕做貢獻。”宗慶後告訴記者,娃哈哈過去三十年在社會責任方面做了不少事,包括環境保護、捐助貧困學校、在貧困地區建廠等。 更重要的是, 在宗慶後看來,先富帶動後富,社會更加和諧,財富更受到尊重。

宗慶後表示,對娃哈哈來說,進入經濟新常態,面對新挑戰,娃哈哈堅持食品飲料這個主業不會變,但娃哈哈會向產業鏈延伸。

“積極主動迎接消費升級,飲料從安全向健康開拓,重點從生物工程、中醫食療等幾個方面進行突破。”宗慶後表示,通過產品創新、品質改進,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來提升企業的效益。

宗慶後還透露,娃哈哈將積極向高新技術產業進軍,要把國內沒有的技術引進過來,彎道超車,開始二次創業。這也是最近頻頻到國外考察的原因。

對宗慶後來說,相比之前,現在更有經濟實力了,二次創業並不會影響整個企業發展,只是多賺點少賺點的區別而已,不過,這一次創業的困難依然不少。“以前大家都什麼都沒有,現在不一樣,都是高水準高品質的創業。”宗慶後認為,高新技術要抱團,共同創業,這跟以前單打獨頭不一樣,可以跟這個行業裡成熟企業一起合作,共同發展。

“娃哈哈是從一無所有,艱苦創業發展起來的,所以它不會停下來。”自稱不創業很無聊的宗慶後說,娃哈哈現在的口號是“追求卓越,要做百年老店”,而想要真正做到百年老店,還是需要繼續努力。

在宗慶後的行程表上,每天7點開始工作,一年跑200多天是日常,跟往年一樣,接下來要密集地全國各地去跑市場,參加銷售會議。不過,記者注意到,在2016年他就公開表示,公司有了副總,這一次專訪中,他告訴記者,娃哈哈現在正在推行依規治企業,為未來做準備。

從1998年娃哈哈第一次登上中國飲料行業榜首,19年來娃哈哈一直高居龍頭地位,在中國飲料二十強企業中,娃哈哈的利潤指標約占二十強企業總和的近百分之四十。

創業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艱苦奮鬥、堅韌不拔是精髓

在宗慶後的辦公室裡,沙發邊上放著一大壇泡菜,據說是本人最愛,他的腳上穿的依然是一雙黑色布鞋。在他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老一代浙商的奮鬥縮影。宗慶後告訴記者,浙商四千精神的精髓還要繼續傳承下去,比如艱苦奮鬥、堅韌不拔等,因為創業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企業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甚至會遭受一些非議,這時作為企業家你必須要有堅韌不拔的精神,迎難而上、勇敢面對。”那麼,三十年歷程中遭遇到的哪一次挑戰,印象特別深?宗慶後的答案是:兼併杭州罐頭廠。

1990年,成立3年多的娃哈哈年產值已達2000多萬元,“兒童營養液”是炙手可熱的硬通貨,銀行帳戶裡有將近2000萬元的存款。1991年,在杭州市政府的牽線搭橋下,僅有100餘人的娃哈哈以8000余萬元的代價有償兼併了擁有廠房面積6萬平方米、職工2000多人的國營老廠——杭州罐頭食品廠。

“當時罐頭廠員工反對,社會輿論反對,娃哈哈員工也反對,因為兼併那麼多人之後福利肯定要降低。可是,雖然當時銷售很好,但如果我們不擴張就是為他人做衣裳,市場份額很快就會被後來者擠掉了,畢竟我們還沒有全面打出大名氣。”宗慶後說。

儘管難度比較大,代價比較高,兼併後也面臨很大挑戰,但宗慶後依然很堅定地認為,這對企業發展有利。事實上,也正是因為有了充足的產能,不久之後娃哈哈又一款大單品娃哈哈果奶橫空出世,並成為8090後一代人的童年經典,熱銷至今。

這些年,宗慶後和他一手創辦的娃哈哈常常出現在各大排行榜上,風光無限,與此同時,卻也遭受過質疑。

宗慶後倒是毫不回避,他告訴記者,娃哈哈童裝,一年也能賺兩千萬,對小企業來說還行,但是對娃哈哈來講不划算,童裝一年出兩千多個款式要花很多精力,食品飲料一個產品就可以幾十個億;娃哈哈也做過商場,但是電商一來便受到衝擊,幸好及時關掉……外界認為娃哈哈的這些不成功的項目,對宗慶後來說,是沒有傷筋動骨的失誤。“所謂創業,當然有可能遇到失敗。這也提醒自己,不能盲目,把企業弄倒閉了。看見不對,就要及時止損。”

三十歲的娃哈哈要向高新產業進軍

新時代浙商要更多承擔社會責任

資料顯示,娃哈哈2016年人均創收與人均創利指標仍然保持增長勢頭並處於行業龍頭地位。有人說,娃哈哈的飲料龍頭老大地位,是一瓶瓶水日積月累堆起來的。

在飲料行業競爭愈發激烈的大環境下,創業難,守業更難。 “新時代浙商精神是原有四千精神上的提升,鼓勵不斷創新發展,同時承擔社會責任,為整個社會財富生產做貢獻,為中國人民共同富裕做貢獻。”宗慶後告訴記者,娃哈哈過去三十年在社會責任方面做了不少事,包括環境保護、捐助貧困學校、在貧困地區建廠等。 更重要的是, 在宗慶後看來,先富帶動後富,社會更加和諧,財富更受到尊重。

宗慶後表示,對娃哈哈來說,進入經濟新常態,面對新挑戰,娃哈哈堅持食品飲料這個主業不會變,但娃哈哈會向產業鏈延伸。

“積極主動迎接消費升級,飲料從安全向健康開拓,重點從生物工程、中醫食療等幾個方面進行突破。”宗慶後表示,通過產品創新、品質改進,增加產品的附加值來提升企業的效益。

宗慶後還透露,娃哈哈將積極向高新技術產業進軍,要把國內沒有的技術引進過來,彎道超車,開始二次創業。這也是最近頻頻到國外考察的原因。

對宗慶後來說,相比之前,現在更有經濟實力了,二次創業並不會影響整個企業發展,只是多賺點少賺點的區別而已,不過,這一次創業的困難依然不少。“以前大家都什麼都沒有,現在不一樣,都是高水準高品質的創業。”宗慶後認為,高新技術要抱團,共同創業,這跟以前單打獨頭不一樣,可以跟這個行業裡成熟企業一起合作,共同發展。

“娃哈哈是從一無所有,艱苦創業發展起來的,所以它不會停下來。”自稱不創業很無聊的宗慶後說,娃哈哈現在的口號是“追求卓越,要做百年老店”,而想要真正做到百年老店,還是需要繼續努力。

在宗慶後的行程表上,每天7點開始工作,一年跑200多天是日常,跟往年一樣,接下來要密集地全國各地去跑市場,參加銷售會議。不過,記者注意到,在2016年他就公開表示,公司有了副總,這一次專訪中,他告訴記者,娃哈哈現在正在推行依規治企業,為未來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