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上》專家研討會 思想精深被贊“未來啟示錄”

共4張

1905電影網訊由喬梁導演執導的電影《原上》曾榮獲第39屆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聖喬治金獎最佳影片獎、第14屆中美國際電影節金天使獎最佳影片,

並提名第3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先後入圍了第41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第39屆開羅國際電影節,獲得了國內外的諸多肯定,並引發了業內專家的一致稱讚。

11月14日,《原上》在北京舉辦了專家研討會,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擔任主持人,原光明日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苟天林,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等專家,導演喬梁等主創,出席了本次研討會。會上,專家們就該劇的思想性、觀賞性、藝術性給予了肯定,並對該影片的現實情懷予以高度評價。

直面現實生活 填補“靈魂敘事”空白

電影《原上》講述了在京記者康文回到家鄉報導朱鹮的過程中發生的曲折故事,不僅生動展現了近年來我國環境生態的巨大變化,也深刻剖析了人性的掙扎與困惑,

在國際影壇贏得了熱烈的反響與廣泛的讚譽。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文學委員會副會長趙葆華稱讚《原上》是一部極具藝術成就的作品:“它直面原上的生活,但它引出的是原上人的生活狀態、精神狀態,而且採取的是‘靈魂敘事’的方式,同時它還有浪漫主義色彩。”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藝術處處長陸亮表示:“現實主義是我們要堅持、要追求的方式,

如何去實現現實主義,拍出現實主義的作品,這要去探索,不斷地實踐。《原上》不僅是當地文化和地域真實生動的風景畫,而且深入解剖其中的人性和民族性,解析當地生產發展和環保的內在矛盾,是一部非常優秀的現實主義力作。”

黑白“反敘事” 彰顯藝術情懷

喬梁導演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也融入了自己的風格與人文情懷,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敘事模式,尤其面對影片中人物之間複雜的情感,

導演新穎的敘事模式給予觀眾以命運的緊迫感與人性的掙扎感。中國台港電影研究會會長許柏林稱讚道:“《原上》是一部電影化程度很高的文人電影,它雖然在表現當下,但它現實用黑白調,閃回用彩調,與過去的電影相反,印象很深刻。它的每一個鏡頭都在敘述故事,在流淌情感,這很難得。整個故事娓娓道來,沒有太大的跌宕起伏,但是人物的命運感,
影片中人物過去的故事、現在境遇的對比,活生生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代入感很強。”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也給予了這種黑白敘事方式高度評價:“《原上》是一部藝術風格極為獨特的電影,就像大家都說到的,它採取了一些黑白影像和彩色影像的“反敘事”模式,始終灌注導演的個人化觀察,個人化思考,個人化的影像表達,喬梁導演在這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我覺得這點是非常可貴的。”

用文藝片體現主旋律的藝術化水準

《原上》不僅體現了近年來的環保成果,也是對於人類選擇的一次深入探討,影片中關於環保的生態主題也得到了專家們的盛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藝術處處長陸亮稱它為“未來啟示錄”。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表示:“如今生態越來越受重視,而《原上》便是跟上了時代的步伐。這部作品是沉靜的,描繪了一種人的生態環境,並且展現了五個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下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心態以及他們相互間的交流,這是一部給予觀眾代入感的好電影。它不讓觀眾浮躁、滿足於視聽感官的刺激感,而是讓觀眾投入吸引力與感染力,啟發觀眾思考我們的生活,最後得到一種精神美感。文藝創作的目標便是引導人民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

喬梁導演在對專家、媒體以及製作團隊表示感謝後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雖然我們是一部中低成本電影,但我們始終堅持著電影人的態度,剛開始想法比較單一,就是‘關於污染我有話要說’。污染其實也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之前在莫斯科電影節上這一話題也引發了強烈的共鳴,因此希望這部影片也能夠為當下帶來思考與力量。在聽取了各位老師的意見後,獲益匪淺,讓我覺得今後創作有了更明確的方向。”

我覺得這點是非常可貴的。”

用文藝片體現主旋律的藝術化水準

《原上》不僅體現了近年來的環保成果,也是對於人類選擇的一次深入探討,影片中關於環保的生態主題也得到了專家們的盛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藝術處處長陸亮稱它為“未來啟示錄”。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表示:“如今生態越來越受重視,而《原上》便是跟上了時代的步伐。這部作品是沉靜的,描繪了一種人的生態環境,並且展現了五個在這樣的生態環境下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心態以及他們相互間的交流,這是一部給予觀眾代入感的好電影。它不讓觀眾浮躁、滿足於視聽感官的刺激感,而是讓觀眾投入吸引力與感染力,啟發觀眾思考我們的生活,最後得到一種精神美感。文藝創作的目標便是引導人民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

喬梁導演在對專家、媒體以及製作團隊表示感謝後也分享了自己的心得體會:“雖然我們是一部中低成本電影,但我們始終堅持著電影人的態度,剛開始想法比較單一,就是‘關於污染我有話要說’。污染其實也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之前在莫斯科電影節上這一話題也引發了強烈的共鳴,因此希望這部影片也能夠為當下帶來思考與力量。在聽取了各位老師的意見後,獲益匪淺,讓我覺得今後創作有了更明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