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年僅20歲《王者榮耀》主播過度勞累猝死!熬夜究竟有多可怕?

導讀:

近日,@共青團中央 發佈了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某直播平臺遊戲主播“孤王”因過度勞累而不幸猝死……

針對遊戲主播“孤王”不幸猝死的消息,11月14日觸手直播平臺發佈消息稱,該平臺接到主播經紀公司消息,原主播觸手孤王殿下因身體原因不幸去世,觸手得訊後迅速和主播的家人聯繫,並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

孤王年僅20歲,是王者榮耀中專注輔助和冷門的王者,被粉絲稱為“國服最強輔助”,劉禪和張飛都拿到了國服最強。

在孤王的直播平臺主頁上能看到,他已擁有17萬粉絲,175萬禮物,人氣可見一斑。

據瞭解,孤王從七月開始,就把直播時間改成了淩晨12點到早上9點。一連數月晝夜顛倒,身體扛不住導致過度勞累引發疾病。

而孤王主頁顯示的“9天前直播過”,似乎更加印證了這一則消息的可靠性。

有網友稱每次深夜裡打開直播,孤王基本都在,他的直播時間是從晚上12點—直到早上9點,長時間的“美國時間”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網友在感到惋惜的同時,紛紛表示不贊同這種生活方式

也有網友發出了疑問:

睡眠規律被打破 全身健康受影響!

杭州市七醫院院長、中西結合治療睡眠問題專家張永華表示:“地球圍繞著太陽轉,同時每天自轉一圈,然後就有了白天與黑夜之分。

我們的祖先在很早前就認識到這個規律,便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鐘,而我們的身體也是早就適應了這個規律,白天的時候抓緊時間活動消耗,到了晚上休息時則分泌大量的生長激素、免疫物質幫助恢復體力和免疫力,

同時大量的神經生長因數説明整理白天的資訊並提高記憶力。

這就是我們在睡覺時身體在幹的事情,一旦規律被打破,抵抗力、記憶力隨之下降,全身的健康都將受到一定的影響。”

教授反復強調,按照大自然的規律生活是最健康的。

那麼,熬夜真的會猝死嗎?

不得不承認,持續不眠不休地熬夜的確是一些人猝死的誘因。

熬夜猝死的人,大多數死於突發的心臟病,其中最常見的是心源性猝死。還有一些人死於腦中風,其原因是血壓過高使腦血管破裂。

只有那些已經表現出心血管症狀或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熬夜才容易引起猝死。有猝死家族史的人更是熬夜猝死的高危人群。

大多數猝死的年輕人患有心臟基礎疾病或者腦血管先天畸形,但是往往在屍體解剖後才被發現。

發佈於今年6月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是我國最新、最權威的心血管疾病狀況綜述,報告指出,我國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居民首位死因仍然是心血管病死亡,高於腫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也就是說,目前我國居民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

那麼,沒有心血管疾病風險,自詡身體健康的人是不是就可以毫無壓力地熬夜了呢?

答案是:NO!!!

熬夜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增加普通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其原因在於,短期睡眠剝奪就足以使交感神經系統緊張,並導致血壓升高,壓力激素分泌增加、糖耐量降低、心跳不規則。

而所有這些因素都是導致冠心病的先兆。

此外,睡眠不足會使機體免疫系統失調,促使血管壁的炎症反應水準上調,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從而增加中風的危險。

怎麼才能避免心血管意外的悲劇發生?專家指出,不僅在重視體檢,更不能漠視心臟、心血管發出的“警告信號”。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內二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杜作義認為,其實極少心梗患者之前毫無提示,只是可能他們意識不到危險,比如飲酒後出現胸悶,不能以為“食滯”了;運動後出現不適,不能光覺得自己“體質下降了”等。

建議首先要非常重視通過體檢來發現心血管問題,有沒有血脂、血壓、血糖等異常,尤其是家族內有親屬出現過冠心病史、心梗史、腦梗史的人士,一旦有體檢異常,更要進一步找心內專科檢查、諮詢、治療。

就算體檢無異常問題,如果出現運動後、飲酒後心慌、胸悶、氣促,或者運動後自感體力、活力恢復大不如前,稍大的活動後發出氣促、“氣不夠用”,要警惕是否心血管有狹窄、有粥樣硬化斑塊、血栓等問題,儘快就醫排查,及時處理。

猝死前六大徵兆,如果出現千萬當心

不少人猝死前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但如果出現以下徵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預防。

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您可能患有冠心病。突然出現的症狀表明冠狀動脈內的粥樣硬化斑塊還不穩定,隨時有可能發生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爾有胸悶的症狀,近期症狀變得更加頻繁,程度更加嚴重,同樣說明以前尚屬穩定的斑塊目前出現了小的破損,並且隨時都會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遇到這種情況,應儘快到醫院就診,並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

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現心慌是房顫作祟,如果房顫伴發心臟傳導疾病,也很容易發展為室顫。室顫發作後,數分鐘之內即可導致死亡。因此,頻繁心慌發作也應及時就診。

心跳過緩

心臟的跳動是由特定的起搏細胞發起的,起搏細胞功能變差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起搏細胞功能會隨年齡增長逐漸變差。

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8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這部分群體的起搏細胞功能會逐漸變差,心率日益減慢。老年人活動量通常較小,較慢的心率也能維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視。

老年人應定期監測血壓、心率,如果出現心率小於50次,血壓變低,就很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見的原因包括竇房結疾病、房室傳導阻滯、迷走神經張力過高等。

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因此,出現不明原因暈厥後應非常警惕,儘快查明原因,預防下一次暈厥甚至猝死的發生。

不明原因的疲乏

猝死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發生。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較大,常出現疲勞,屬於正常情況。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則應警惕猝死的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輕人中比較多見,通常見於感冒1~2周後,出現疲乏、胸悶、乏力等症狀,極易引起急性心衰。這種情況下應嚴禁重體力活動,臥床靜養。

心肌病多是遺傳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覺,出現症狀時多已發生心肌結構的不可逆改變,如心臟擴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發猝死。因此,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胸悶時,應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發生。

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驟,幾分鐘內就會發生肢體癱瘓、血壓增高,這種情況下,患者若及時就診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腦卒中起病緩慢,早期只有輕微症狀,患者並不在意。一旦進展,可能引發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

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房顫的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高於普通人群數倍。如果出現單側看不到東西、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及時就診。做到早期識別,往往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

昨晚剛熬完夜的小編瑟瑟發抖

下決心今晚一定早早睡覺

但是睡不著怎麼辦?

如何才能快速入睡?

下面這份這份“入睡指南”就要收好啦!

還有一些人死於腦中風,其原因是血壓過高使腦血管破裂。

只有那些已經表現出心血管症狀或者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熬夜才容易引起猝死。有猝死家族史的人更是熬夜猝死的高危人群。

大多數猝死的年輕人患有心臟基礎疾病或者腦血管先天畸形,但是往往在屍體解剖後才被發現。

發佈於今年6月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6》是我國最新、最權威的心血管疾病狀況綜述,報告指出,我國無論城市還是鄉村,居民首位死因仍然是心血管病死亡,高於腫瘤和其他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也就是說,目前我國居民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病。

那麼,沒有心血管疾病風險,自詡身體健康的人是不是就可以毫無壓力地熬夜了呢?

答案是:NO!!!

熬夜會影響心血管健康,增加普通人群心源性猝死的風險。其原因在於,短期睡眠剝奪就足以使交感神經系統緊張,並導致血壓升高,壓力激素分泌增加、糖耐量降低、心跳不規則。

而所有這些因素都是導致冠心病的先兆。

此外,睡眠不足會使機體免疫系統失調,促使血管壁的炎症反應水準上調,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從而增加中風的危險。

怎麼才能避免心血管意外的悲劇發生?專家指出,不僅在重視體檢,更不能漠視心臟、心血管發出的“警告信號”。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心內二科主任、學科帶頭人、主任醫師杜作義認為,其實極少心梗患者之前毫無提示,只是可能他們意識不到危險,比如飲酒後出現胸悶,不能以為“食滯”了;運動後出現不適,不能光覺得自己“體質下降了”等。

建議首先要非常重視通過體檢來發現心血管問題,有沒有血脂、血壓、血糖等異常,尤其是家族內有親屬出現過冠心病史、心梗史、腦梗史的人士,一旦有體檢異常,更要進一步找心內專科檢查、諮詢、治療。

就算體檢無異常問題,如果出現運動後、飲酒後心慌、胸悶、氣促,或者運動後自感體力、活力恢復大不如前,稍大的活動後發出氣促、“氣不夠用”,要警惕是否心血管有狹窄、有粥樣硬化斑塊、血栓等問題,儘快就醫排查,及時處理。

猝死前六大徵兆,如果出現千萬當心

不少人猝死前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但如果出現以下徵兆,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加預防。

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可緩解,這種現象提示您可能患有冠心病。突然出現的症狀表明冠狀動脈內的粥樣硬化斑塊還不穩定,隨時有可能發生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

如果以前就偶爾有胸悶的症狀,近期症狀變得更加頻繁,程度更加嚴重,同樣說明以前尚屬穩定的斑塊目前出現了小的破損,並且隨時都會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遇到這種情況,應儘快到醫院就診,並進行藥物或手術治療。

心慌

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

另外,很多老年人出現心慌是房顫作祟,如果房顫伴發心臟傳導疾病,也很容易發展為室顫。室顫發作後,數分鐘之內即可導致死亡。因此,頻繁心慌發作也應及時就診。

心跳過緩

心臟的跳動是由特定的起搏細胞發起的,起搏細胞功能變差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起搏細胞功能會隨年齡增長逐漸變差。

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不斷提高,80歲以上老年人的比例也在增加,這部分群體的起搏細胞功能會逐漸變差,心率日益減慢。老年人活動量通常較小,較慢的心率也能維持正常生活所需,因此往往被忽視。

老年人應定期監測血壓、心率,如果出現心率小於50次,血壓變低,就很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常見的原因包括竇房結疾病、房室傳導阻滯、迷走神經張力過高等。

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因此,出現不明原因暈厥後應非常警惕,儘快查明原因,預防下一次暈厥甚至猝死的發生。

不明原因的疲乏

猝死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會發生。很多年輕人工作壓力較大,常出現疲勞,屬於正常情況。但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則應警惕猝死的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心肌炎或心肌病造成的。

心肌炎在年輕人中比較多見,通常見於感冒1~2周後,出現疲乏、胸悶、乏力等症狀,極易引起急性心衰。這種情況下應嚴禁重體力活動,臥床靜養。

心肌病多是遺傳性疾病,早期不易察覺,出現症狀時多已發生心肌結構的不可逆改變,如心臟擴大、心肌肥厚等,非常容易引發猝死。因此,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疲乏、胸悶時,應高度警惕心肌炎、心肌病的發生。

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有些卒中起病急驟,幾分鐘內就會發生肢體癱瘓、血壓增高,這種情況下,患者若及時就診可挽救生命。但有些腦卒中起病緩慢,早期只有輕微症狀,患者並不在意。一旦進展,可能引發猝死,因此需要多加留心。

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房顫的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高於普通人群數倍。如果出現單側看不到東西、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及時就診。做到早期識別,往往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

昨晚剛熬完夜的小編瑟瑟發抖

下決心今晚一定早早睡覺

但是睡不著怎麼辦?

如何才能快速入睡?

下面這份這份“入睡指南”就要收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