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四次工業革命即將來臨,失業潮無可避免

人類正在經歷一場全新的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慧、無人控制技術、虛擬實境等互聯網全新科技的技術革命,有媒體預言,在未來10-15年這些科技的發展將對全球產業產生巨大影響,

第四次工業革命為時不遠。

馬雲曾表示:人類社會經歷了三次技術革命,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推動了人類的巨大進步。目前人工智慧已滲透包括健康醫療、交通出行、金融服務、生產製造等多個領域,無人控制技術也在各大製造工廠中得以運用。

新技術給我們帶來便利、高效的同時,也帶來了失業潮的副作用。

創新工廠董事長兼CEO李開複也表示,人工智慧崛起將帶來更多更好的創業機會,但未來10年,將有50%的人會因此失業。隨著人工智慧和無人控制技術的普及,2016年6月,昆山富士康工廠削減54%的工人數量,

裁員6萬人,山東魯泰紡織集團“無人工廠”自建成之後整個車間僅剩不足20人,今年雙11阿裡、京東倉庫紛紛上線無人分揀,隨著越來越多的工廠“機器換人”,需要的人工越來越少, “無人”技術讓無數製造業從業者失眠。

不僅是製造業,其他各個行業也將受到影響。

霍金在英國《衛報》的一個專欄中也寫道:“工廠自動化已經讓眾多傳統製造業工人失業,人工智慧的興起很有可能會讓失業潮波及到中產階級,最後只給人類留下護理、創造和監督工作。”世界經濟論壇曾預測新一輪工業革命將讓710萬個工作崗位將消失,其中辦公室白領和管理崗位受衝擊最大。2016年,一向以“金飯碗”著稱的銀行業開始了減員。銀行業協會的資料顯示,
截至2016年末,僅工商、農業、建設3大行櫃員已減少5萬餘人。以前高薪穩定的銀行的資料分析員也被降薪,以前時薪200元左右的速記員也隨著語音通訊軟體技術的發展而被取代…….

科技的發展,幾乎衝擊所有國家的每一個工業部門。這些變化的廣度和深度預示著生產、管理、治理體系的徹底轉變。

早在2016年12月,美國白宮發佈報告稱,未來10到20年裡因人工智慧技術而受到威脅的就業崗位數量將占到9%到47%左右。

面對如此趨勢,我們可做什麼?

李開複提出了以下建議,建議青年:學深、跨領域,走向服務業。他認為無論時代如何發展,深度的學習研究能力必不可少,要在自己所在領域深度學習,垂直縱深,深到機器無法取代;其次是跨領域學習,目前科技發展還很垂直,各項技術在垂直領域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缺乏交集,比如在金融、社會學、哲學和教育學等交叉結合點,就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創新機會和創業前景。其次是服務業,李開複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未來服務業將成為“上帝開的那扇窗”,科技的優勢在於簡單、高效、精准,但人類的社會性始終不會消失,未來人們對服務的需求將越來越高,機會也會越來越大,比如淘今雲客服創造了上萬個在家辦公的崗位,無需任何經驗即可加入;最後是人文領域,李開複表示,由於電腦在藝術、幽默、電影和創造等“感性”領域的“無能”,文科涉及的領域或許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上帝關上一扇門,有時也會打開一扇窗。機器人會減少我們的工作量,給就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休閒時間,即便是失業潮發生,也會被很多人視為人生轉型的機遇。

目前科技發展還很垂直,各項技術在垂直領域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缺乏交集,比如在金融、社會學、哲學和教育學等交叉結合點,就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創新機會和創業前景。其次是服務業,李開複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未來服務業將成為“上帝開的那扇窗”,科技的優勢在於簡單、高效、精准,但人類的社會性始終不會消失,未來人們對服務的需求將越來越高,機會也會越來越大,比如淘今雲客服創造了上萬個在家辦公的崗位,無需任何經驗即可加入;最後是人文領域,李開複表示,由於電腦在藝術、幽默、電影和創造等“感性”領域的“無能”,文科涉及的領域或許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上帝關上一扇門,有時也會打開一扇窗。機器人會減少我們的工作量,給就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休閒時間,即便是失業潮發生,也會被很多人視為人生轉型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