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紅樓夢》中提出“金玉良緣”的是一僧人,實際始作俑者另有其人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豔

《紅樓夢》裡寶黛愛情的悲劇,

大概最讓人扼腕歎息,好好的一對青梅竹馬硬是被一個“金玉良緣”給拆散了!難怪自從寶釵來到賈府,黛玉就頗不自安,常對寶玉使“小性兒”。可細究起來,到底誰是這“金玉良緣”之論的始作俑者呢?

書中第五回裡,一曲《終身誤》——“都道是金玉良緣,俺只念木石前盟”即出現了“金玉良緣”,而在故事情節中,直到第二十八回,才正式出現:“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

而且,“金玉良緣”的提出者指向了和尚,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熟悉《紅樓夢》的讀者都知道,自從寶釵進入賈府,“金玉良緣”的說法似乎就不脛而走、人盡皆知,黛玉更是因此“使小性兒”,挪揄寶玉“人家拿金配你”。寶釵一個姑娘家自然不適合說這些,那麼對人講“金玉良緣”的自然就是薛姨媽了,而且她一入賈府就迫不及待地把這件事向外擴散。

還是二十八回,寶釵來到賈母這邊,因看見寶玉也在這裡,心下就想“因往日母親向王夫人曾提過‘金鎖是個和尚給的,等日後有玉的方可結為婚姻’”;第三十四回中,薛蟠說:“從先媽媽和我說,‘你這金鎖要揀有玉的才可配’”,正可說明“金玉良緣”正是薛姨媽說出來的。前一句還提供了一個細節——王夫人,

“金玉良緣”應該是通過了賈府高層的默許,才能任由它在賈府內到處擴散。

那麼,王夫人和薛姨媽這對老姐妹為什麼又是如何炮製“金玉良緣”之說呢?

《紅樓夢》第三回末說:“正值王夫人與熙鳳在一處拆金陵來的書信,又有王夫人的兄嫂處遣來的兩個媳婦兒說話。”原來,是薛姨媽的兒子薛蟠“倚財仗勢,打死人命”,王夫人兄嫂派人來告知,而薛姨媽也給王夫人寫了信,由此可見,

姐妹倆一直有聯繫,發生大事兩人都會相互告知。那麼當初,薛姨媽生了寶釵,肯定會告訴王夫人;王夫人誕下銜著寶玉的兒子,薛姨媽當然也不會不知道。

古時候,姨表、姑表皆可作親的,況且薛、賈、王都是極富極貴之家,相互也有聯姻,那麼王夫人和薛姨媽兩姐妹想做兒女親家倒是很正常的想法。

對於王夫人來說,王熙鳳雖是侄女,但終究是大老爺的兒媳婦——“那邊的人”,自己極需要個左膀右臂;而對於薛姨媽來說,丈夫早早去世,家道漸落,正需要與豪門聯姻。如若兒女成親,姐妹倆可說是親上加親、諸事如意了。可是,事不遂心,突然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來。

黛玉因為母親去世,而被外祖母接來賈府,且與寶玉相處得很好,這讓王夫人心下不滿,上面賈母卻非常疼愛兩個“玉兒”,況且姑表親過姨表,姐妹倆的如意算盤眼看就要落空,於是,倆人根據寶玉的“玉”動了心思作起了文章。

金玉都是極貴重的東西,珍貴相敵,非常相配。那麼寶玉的玉拿“金”來配合情合理,況且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鐵”,弄點金子不在話下。而“通靈寶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對於讀書禮儀之家,聯上一句“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甚為相配的話,怕也是易如反掌。

王夫人和薛姨媽這對姐妹如此這般書信來往,商量、辦置妥當。待到機緣成熟,薛姨媽便偕兒帶女進京落腳到賈府,忙不迭地將“金玉”之說端了出來。

對於她們的攔路虎——黛玉,“慈姨媽”是曾明言提醒過的。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莽玉,慈姨媽愛語慰癡顰”裡,薛姨媽看到寶玉因為紫鵑的戲言便大病一場,對黛玉可謂癡心一片,便趕快來到黛玉處挑明瞭說:“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兒,預先註定,暗裡只用一根紅絲,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那怕是隔著海呢,若有姻緣的,終久有機會作成了夫婦。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憑父母本人都願意了,或是年年在一處,已為是定了的親事,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比如你姐妹兩個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這話說的再明白不過,憑你現在和寶玉是本人願意了且年年在一處,“已為是定了的親事”也是再不能到一處的。

而王夫人對黛玉的厭惡,也冰山一角地表現出來。第七十四回中,王善保家的說晴雯壞話,勾起王夫人說:“上次我們跟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兒,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裡罵小丫頭,我心裡很看不上那狂樣子……我一生最嫌這樣的……”後來,根本不顧慮“就是老太太屋裡的貓兒狗兒,輕易也傷不得他”的規矩,到底把晴雯——從老太太屋裡撥來的人——打發出去,導致晴雯之死。

曹公的《紅樓夢》未見其尾,但寶黛悲劇是註定的,而阻隔兩人的“金玉良緣”實屬王夫人和薛姨媽這對老姐妹連袂唱的一出好戲,她們才是“金玉良緣”真正的始作俑者。

本來紅紅火火的“紅學”怎麼就衰落了?其實從根子上它就歪了

這讓王夫人心下不滿,上面賈母卻非常疼愛兩個“玉兒”,況且姑表親過姨表,姐妹倆的如意算盤眼看就要落空,於是,倆人根據寶玉的“玉”動了心思作起了文章。

金玉都是極貴重的東西,珍貴相敵,非常相配。那麼寶玉的玉拿“金”來配合情合理,況且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鐵”,弄點金子不在話下。而“通靈寶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對於讀書禮儀之家,聯上一句“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甚為相配的話,怕也是易如反掌。

王夫人和薛姨媽這對姐妹如此這般書信來往,商量、辦置妥當。待到機緣成熟,薛姨媽便偕兒帶女進京落腳到賈府,忙不迭地將“金玉”之說端了出來。

對於她們的攔路虎——黛玉,“慈姨媽”是曾明言提醒過的。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莽玉,慈姨媽愛語慰癡顰”裡,薛姨媽看到寶玉因為紫鵑的戲言便大病一場,對黛玉可謂癡心一片,便趕快來到黛玉處挑明瞭說:“自古道‘千里姻緣一線牽’,管姻緣的有一位月下老兒,預先註定,暗裡只用一根紅絲,把這兩個人的腳絆住,憑你兩家那怕是隔著海呢,若有姻緣的,終久有機會作成了夫婦。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憑父母本人都願意了,或是年年在一處,已為是定了的親事,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紅線拴的,再不能到一處。比如你姐妹兩個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這話說的再明白不過,憑你現在和寶玉是本人願意了且年年在一處,“已為是定了的親事”也是再不能到一處的。

而王夫人對黛玉的厭惡,也冰山一角地表現出來。第七十四回中,王善保家的說晴雯壞話,勾起王夫人說:“上次我們跟老太太進園逛去,有一個水蛇腰,削肩膀兒,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裡罵小丫頭,我心裡很看不上那狂樣子……我一生最嫌這樣的……”後來,根本不顧慮“就是老太太屋裡的貓兒狗兒,輕易也傷不得他”的規矩,到底把晴雯——從老太太屋裡撥來的人——打發出去,導致晴雯之死。

曹公的《紅樓夢》未見其尾,但寶黛悲劇是註定的,而阻隔兩人的“金玉良緣”實屬王夫人和薛姨媽這對老姐妹連袂唱的一出好戲,她們才是“金玉良緣”真正的始作俑者。

本來紅紅火火的“紅學”怎麼就衰落了?其實從根子上它就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