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文物有上千萬件流落於國外,基本為非法所得,中國決定追回

中國古代文物原地考究,造型精美,工藝精湛,有極高的收藏和藝術觀賞價值。

自古以來,日本、中亞、西南亞、南亞等與中國交往密切的國家和地區,都以能夠獲得一件中國文物為榮。

中國文物在國外更是價值連城,洛陽紙貴。

元代《馬可.波羅遊記》將中國形容成一個黃金遍地的國家,在歐洲掀起了一股中國熱,貴族階級爭相收藏中國文物。

19世紀末,因為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被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國門,同時也打通了一條通往海外的文物走私通道。

大量的國外文物販子以考古的名義,在中國大地上大肆的搜刮古董,甚至親自參與盜墓活動,致使大量文物流入了海外。

最為典型的有歐洲學者對西北羅布泊和敦煌的考察,還有日本學者對內蒙和東北地區的考察等,

特別是在日本侵華時期,日本人更是肆無忌憚的在中國大地上四處盜掘古墓,把東北和內蒙翻了個底朝天。

這些所謂的學者,把盜掘古墓所得的文物全部帶回了他們自己的家裡,沒給中國留下一塊陶片。

現如今,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有約47個國家的200餘家博物館收藏著達164萬件中國文物,僅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就有中國文物2.33萬件,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的中國文物也達2.3萬多件。

而在民間無法計算的中國文物更是不計其數,據估計,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數量,至少是各大博物館收藏數量的10倍之多,也就是達上千萬件,其中國家一、二級文物達100余萬件。

新中國成立後,開啟了對外流失文物的回收工作,但這個過程艱難而漫長,

需要全體中國人一輩接一輩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