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日一讀」006期 陸運泉朗讀《漁歌子》

每日一讀

NO.006期

2017-11-15星期三

本期朗讀者

陸運泉 五歲

朗讀作品:《漁歌子》

◆ ◆ ◆

▾ 點擊收聽他的朗讀 ▾

漁歌子

作者:張志和(唐) 朗讀:陸運泉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

西塞山前白鷺在飛翔,桃花盛開,水流湍急,鱖魚也很肥美。江面小舟中,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箬笠,披著綠色蓑衣,

冒著斜風細雨,在江面上垂釣,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願離去。

賞析:

這首詞描寫了江南水鄉春汛時期捕魚的情景。有鮮明的山光水色,有漁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詩寫的山水畫。

首句“西塞山前白鷺飛”,“西塞山前”點明地點,“白鷺”是閒適的象徵,

寫白鷺自在地飛翔,襯托漁父的悠閒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鱖魚肥”意思是說:桃花盛開,江水猛漲,這時節鱖魚長得正肥。這裡桃紅與水綠相映,是表現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漁父的生活環境。三四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描寫了漁父捕魚的情態。漁父戴青箬笠,穿綠蓑衣,在斜風細雨中樂而忘歸。“斜風”指微風。全詩著色明麗,用語活潑,生動地表現了漁夫悠閒自在的生活情趣。

此詞在秀麗的水鄉風光和理想化的漁人生活中,寄託了作者愛自由、愛自然的情懷。詞中更吸引我們的不是一蓑風雨,從容自適的漁夫,而是江鄉二月桃花汛期間春江水漲、煙雨迷蒙的圖景。雨中青山,江上漁舟,天空白鷺,兩岸紅桃,色澤鮮明但又顯得柔和,氣氛寧靜但又充滿活力。而這既體現了作者的藝術匠心,也反映了他高遠、沖澹、悠然脫俗的意趣。

作者簡介:

張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龜齡,漢族,婺州(今浙江金華)人,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詞人和詩人。

收聽往期精彩朗讀

【每日一讀】投稿徵集啦!

為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響應文化建設號召,廣西青少年活動中心推出【每日一讀】欄目,開展全民讀書活動,鼓勵廣大少年兒童踴躍投稿參與。

投稿要求:

1.投稿對象不限(如少年兒童、家長、老師等);

2.投稿內容為一篇文章或一首詩歌的朗讀錄音,

朗讀內容文體不限(如詩歌、散文、故事等);

3.打開手機錄音功能錄製朗讀時,可以放點背景音樂更佳,朗讀開頭請先進行簡短介紹,如: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xxx的作品《xxx》。

投稿方式:將朗讀的錄音、文字及朗讀者資訊(姓名、照片、自我介紹等)一起發送到廣西青少年活動中心郵箱gxqsnhd@163.com或者加後臺管理員QQ(2379519794)諮詢後線上發。

展示平臺:投稿作品將在“廣西青少年活動中心”微信平臺每天發佈一條。

▾ 掃一掃關注廣西青少年活動中心,觀看更多精彩朗讀 ▾

▾ 掃一掃關注廣西青少年活動中心,觀看更多精彩朗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