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慢下來,享受“每日一讀”

《莎士比亞日曆2018》內頁

《蔡志忠國學漫畫日曆2018》內頁

《二十四節氣詩畫日曆2018》內頁

□本報記者 湯廣花

《故宮日曆》《蔡志忠國學漫畫日曆》《二十四節氣詩畫日曆》……雖然距離新年還有3個月時間,

多家出版社已經推出2018年日曆圖書,它們集文藝與實用於一體,或精選名人名言,或配以名家書畫,在實用性、藝術性之外,還具有很強的閱讀價值。

兼具文藝和實用

《故宮日曆2018》延續了《故宮日曆》一貫的風格,既有日曆的實用功能,又從不同角度向讀者推介故宮內的豐富藏品。由於2018年為戊戌年,生肖狗,日曆書特意選取表現靈犬與瑞獸的文物,在每一頁日曆之中,呈現精彩的藝術品。

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蔡志忠國學漫畫日曆2018》,選用了蔡志忠《孔子說》《大學·中庸》《孟子》《論語》4部書裡的漫畫內容,按每日一篇的佈局結合2018年的日期製作而成。“國學漫畫日曆少了些暮氣,顯得更為陽光。”北京時代華文書局總經理王訓海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說,該書所選取的篇章內容,突出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和治國平天下等思想理念。

由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二十四節氣詩畫日曆2018》則是一本詮釋二十四節氣文化的日曆書。

據該書責編張德君介紹,書中以2018年日曆為基準,收集了293幅反映季節變化的原創國畫作品;收集了175首專門描寫二十四節氣的詩詞,其中72首由書法家寫成書法作品。書中還有許多描寫節氣時點、物候、農事、民俗的知識點,幫助讀者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也結合自身優勢,

推出了一本經典美文與美圖兼具的《莎士比亞日曆2018》。該書責編周渝毅告訴記者,書中選取了以莎士比亞作品內容為主題的365幅精美畫作,皆出自名家手筆,並配以相應劇文,幫助普通讀者瞭解莎翁及其作品。

《影像中國》編輯部打造的《影像中國地標日曆2018》,則是一本具有導覽性的日曆,附有365個地標圖片及文字介紹,如敦煌莫高窟、山東泰山、香港銅鑼灣等,每個景點都具有一定的旅遊性。

該書還加入了數位化閱讀,每個地標對應一個二維碼,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此地點的移動圖書館,包括地標的內外景照片,有些甚至還有音樂。讀者可在紙質閱讀與手機閱讀間自由切換。

符合現代人閱讀特點

“閱讀的直接價值是讓讀者獲得所需的經驗、技術和知識,以此解決現實之需;其長遠價值在於,能夠影響讀者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王訓海說,在內容方面,《蔡志忠國學漫畫日曆2018》選用的都是儒家先賢孔子和孟子的經典箴言,對現代人處世和做人極為有益。例如在日曆中,元旦當天選用的是“其為人也孝弟”,內容出自《論語·學而》,教導人們孝順父母,順從兄長。

王訓海認為,日曆書符合當下人們的閱讀特點。現代人工作生活節奏快,很難抽出時間靜下心來閱讀,而日曆碎片化的閱讀形式為讀者提供更多可能,讀者每天僅用一些零碎時間就能汲取知識。周渝毅也持相似觀點,快節奏城市生活的大背景下,人們的閱讀呈碎片化,篇幅短小、日日常新的日曆書滿足了這一需求。《莎士比亞日曆2018》為體現“日日新”的特點,書中有時使用詩句、對白,有時使用格言、俚語,為讀者帶來美妙閱讀體驗。

“我認為,與一般圖書相比,日曆書不是知識的系統介紹,其閱讀價值體現在日積月累上,每日記住一個知識點,在潛移默化中傳承文化。”張德君介紹,《二十四節氣詩畫日曆2018》中設計了許多知識點,如3月3日講述的是雨水時節的民俗——回娘家,“流行於川西一帶漢族的習俗,到了雨水節氣,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5月4日講述的是穀雨民俗——喝穀雨茶,“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南方的人們都會去摘一些新茶回來喝。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以祈求健康”。

《故宮日曆2018》也注重知識的傳播。如1月3日當天,使用的圖畫是明代《四犬圖軸》,並配以文字說明,“圖繪在由精緻的圍欄圈出的庭院內,四隻名貴的家犬悠閒小憩的愜意情景。作者在技法上追仿宋人寫實求真的筆意,其富於輕重、虛實、剛柔變化的線條,不僅表現出犬的肌肉、骨骼以及皮毛的特質,並且刻畫出它們機智的神態和矯健的身姿。”

注重選取經典內容

“與傳統日曆相比,現在的日曆書更注重審美,符合現代人對圖書實用性和個性化的需求。”王訓海發現,近年來,日曆書種類逐漸增多,且各具特色。以藏品繪畫漫畫為主的藝術類日曆書,立足于中國古典文化,吸引外來先進元素,在面向國內讀者的同時,走向海外;以漢字、佛學、民俗文化為主的人文社科類,種類突增,市場呈現飽和狀態;以《紅樓夢》和古詩詞為主的文學類日曆書較為暢銷,以年輕人為消費目標的創意型日曆漸受追捧,涉及動植物、古建築等的自然科普類日曆書正在湧現;此外,以菜譜和旅遊風景為內容的生活類日曆書,以及少兒類日曆書、教育類日曆書也開始出現。

王訓海認為,日曆書既是圖書,也是文創產品,除了滿足“看日子”的實際需要,還要注重精美、有創意,因此打造日曆書時,創意和設計是第一位的。“尤其在內容上,要琢磨什麼最適合日曆這種形式,是繪畫、菜譜,還是小知識,甚至微小說。”王訓海說,日曆書的材料和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不變的是國人對這一文化產品的喜愛。

“日曆書受讀者青睞,除了高顏值,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有內涵。”張德君認為,日曆書就是以日曆的形式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兼具幫助老百姓居家“看日子”和普及知識兩種功能。對此,周渝毅表示認同。“日曆書將日曆的實用性、普通圖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周渝毅說,由於篇幅的限制,日曆書不會很厚,也不會很大,編者要精益求精,選用經典且實用的內容,在有限的篇幅內用精彩的方式將內容講清楚、講透徹,從而達到傳播知識的目的。

《蔡志忠國學漫畫日曆2018》選用的都是儒家先賢孔子和孟子的經典箴言,對現代人處世和做人極為有益。例如在日曆中,元旦當天選用的是“其為人也孝弟”,內容出自《論語·學而》,教導人們孝順父母,順從兄長。

王訓海認為,日曆書符合當下人們的閱讀特點。現代人工作生活節奏快,很難抽出時間靜下心來閱讀,而日曆碎片化的閱讀形式為讀者提供更多可能,讀者每天僅用一些零碎時間就能汲取知識。周渝毅也持相似觀點,快節奏城市生活的大背景下,人們的閱讀呈碎片化,篇幅短小、日日常新的日曆書滿足了這一需求。《莎士比亞日曆2018》為體現“日日新”的特點,書中有時使用詩句、對白,有時使用格言、俚語,為讀者帶來美妙閱讀體驗。

“我認為,與一般圖書相比,日曆書不是知識的系統介紹,其閱讀價值體現在日積月累上,每日記住一個知識點,在潛移默化中傳承文化。”張德君介紹,《二十四節氣詩畫日曆2018》中設計了許多知識點,如3月3日講述的是雨水時節的民俗——回娘家,“流行於川西一帶漢族的習俗,到了雨水節氣,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家拜望父母,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5月4日講述的是穀雨民俗——喝穀雨茶,“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南方的人們都會去摘一些新茶回來喝。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以祈求健康”。

《故宮日曆2018》也注重知識的傳播。如1月3日當天,使用的圖畫是明代《四犬圖軸》,並配以文字說明,“圖繪在由精緻的圍欄圈出的庭院內,四隻名貴的家犬悠閒小憩的愜意情景。作者在技法上追仿宋人寫實求真的筆意,其富於輕重、虛實、剛柔變化的線條,不僅表現出犬的肌肉、骨骼以及皮毛的特質,並且刻畫出它們機智的神態和矯健的身姿。”

注重選取經典內容

“與傳統日曆相比,現在的日曆書更注重審美,符合現代人對圖書實用性和個性化的需求。”王訓海發現,近年來,日曆書種類逐漸增多,且各具特色。以藏品繪畫漫畫為主的藝術類日曆書,立足于中國古典文化,吸引外來先進元素,在面向國內讀者的同時,走向海外;以漢字、佛學、民俗文化為主的人文社科類,種類突增,市場呈現飽和狀態;以《紅樓夢》和古詩詞為主的文學類日曆書較為暢銷,以年輕人為消費目標的創意型日曆漸受追捧,涉及動植物、古建築等的自然科普類日曆書正在湧現;此外,以菜譜和旅遊風景為內容的生活類日曆書,以及少兒類日曆書、教育類日曆書也開始出現。

王訓海認為,日曆書既是圖書,也是文創產品,除了滿足“看日子”的實際需要,還要注重精美、有創意,因此打造日曆書時,創意和設計是第一位的。“尤其在內容上,要琢磨什麼最適合日曆這種形式,是繪畫、菜譜,還是小知識,甚至微小說。”王訓海說,日曆書的材料和形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不變的是國人對這一文化產品的喜愛。

“日曆書受讀者青睞,除了高顏值,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有內涵。”張德君認為,日曆書就是以日曆的形式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兼具幫助老百姓居家“看日子”和普及知識兩種功能。對此,周渝毅表示認同。“日曆書將日曆的實用性、普通圖書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相結合。”周渝毅說,由於篇幅的限制,日曆書不會很厚,也不會很大,編者要精益求精,選用經典且實用的內容,在有限的篇幅內用精彩的方式將內容講清楚、講透徹,從而達到傳播知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