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互聯網+教育"模式該如何佈局

新朋友請“+關注”吧!

如果要說2017年什麼行業將大火,互聯網教育必定是其中之一。

據瞭解,2017年,互聯網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如此龐大的市場蛋糕,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資本介入,

不少其他行業的從業者也進軍或者計畫進軍教育市場,那麼,對於互聯網教育從業者來說,如何把控市場發展趨勢,在市場紅利的趨勢下實現盈利?互聯網教育哪些模式是未來發展趨勢?

紅利之下,互聯網教育市場潛力巨大

當前,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細分領域:學前教育、K12教育、高等教育、留學教育、職業教育、語言教育、興趣教育以及綜合平臺。

目前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細分領域眾多且發展階段差異化明顯。

德勤中國在其2016年發佈的《風口上的教育產業:黃金年代,順勢而為》調研報告中指出,中國教育產業規模2015年為1.6萬億元人民幣,且在2030將達到3萬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12.7%;而根據《中國統計年鑒》資料,

2014年中國教育市場總規模6萬億元人民幣,預計2017年將達到9萬億元人民幣,年複合增長率12.2%。

政策的支持,也讓互聯網教育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在教育"十三五"規劃首提教育現代化以及今年兩會期間數次談起互聯網教育,並到2020年,我國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

為互聯網教育的快速發展確定了政策基礎。

教育現代化的基本立足點是移動互聯以及大資料,可見,互聯網教育將迎來高速發展期。

從用戶群體來看,2017年我國K12階段學生人數有望突破2億,龐大的用戶群體,也為互聯網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強大的催動力。

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打破了傳統教育模式對教育的束縛,知識共用、創造知識,優質的教育資源正得到極大程度的充實和豐富,

這些資源通過互聯網連接在一起,使人們隨時隨地獲取想要的學習資源,知識的獲取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獲取成本卻大幅降低。

互聯網教育影響了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放大了優質資源的作用和價值,實現了教育公平。在2017年,互聯網教育在大環境利好的背景下,將迎來高速增長期。

哪種互聯網教育模式前景更好?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快速發展,

適應互聯網教育的創新模式層出不窮,就當前的互聯網教育來說,大致可分為錄播模式、直播模式、線上一對一等,這些教學模式有哪些優勢與缺點?對互聯網教育未來發展又有哪些影響呢?

錄播模式是最早的互聯網教育形態,這種模式的教育企業依託于比較有名的公立或者民辦的線下教育實體,挑選優秀老師,將他們的課程錄製放到網上售賣,如北京四中網校、黃岡網校、新東方線上等。錄播模式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後期製作,使講授的呈現效果更好或者更具特色,如樂學高考、洋蔥數學等。缺點是學生沒有參與感,也沒有任何的課後服務,而教育的本質是溝通,而非灌輸,學生體驗不好。

直播模式是當前互聯網+教育的主流線上教育模式,以直播的形式和學生進行交互,學生的情緒會被老師調動,課程結束後,開放的提問環節可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集中高效的問答,師生之間互動性強,容易勾起學生的求知欲。進一步細分的話,直播課程可以分為B2C模式和C2C模式。B2C模式如新東方線上、學而思網校、海邊直播等,一般的線下機構發展線上教育會採用此種模式;C2C模式如YY、猿輔導等,一般是純粹互聯網出身的線上教育公司的選擇方案。

線上一對一模式雖然比線下一對一體驗差,但相比直播課程來說,線上一對一的競爭對手檔次要低很多。線上一對一能夠實現短期工資增長,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線上一對一剛需,還通過低價創造了一個增量的市場,相對於O2O家教來說,線上一對一最大的優勢是提高了效率,老師或者學生不用跑來跑去。缺點是,真正的好老師不會去帶一對一,家長為了提高分數報名線上一對一課程。此外,有些平臺通過培訓、監督等手段來保證平臺老師的教學品質,從而收取更高的價格。

從課程形式來看,互聯網教育還可以分為VR課堂、平板教學等形式,這種新型的課程模式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未來,互聯網教育不僅是內容形式上的變革,更是傳統教育的顛覆,將教育的更多可能帶到我們身邊。

更多的企業將折戟互聯網教育賽道

據相關報告顯示,2017年互聯網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用戶人群有望突破2億,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潛力,資本市場開始逐漸傾向於互聯網教育,即便是在2016年"寒冬"之下,仍有不少企業獲得了融資,2016年中國教育行業303起投融資案例中,成立3月以內獲投案例數為24起,所占比例為7.9%;成立6月以內獲投案例數為42起,所占比例為13.9%;成立12月以內獲投案例數為89起,所占比例為29.4%,這一比例與2015年資料相比下降了將近20%。

資本的介入,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軍互聯網教育產業,其中,有不少企業最初並不是做教育或者是中途轉做教育,他們對教育本質不夠理解或者是在市場驅動下做教育,這樣便造成互聯網教育產業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在政策、市場、用戶利好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互聯網教育賽道,加劇了企業間的競爭,在市場的操控下,優勝劣汰將成為2017年的常態,更多的企業將折戟互聯網教育賽道,成為歷史。

對於互聯網教育企業來說,緊抓教育內容是關鍵,只有優質的教學內容,才能吸引使用者留下來持續學習。不要把精力放在創新模式上,任何新模式都會被迅速抄襲,提升學生上課體驗感和功能提升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學生。

概述之,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教育成為當下最熱的話題之一,政策支援、資本介入、市場規模迅潛力巨大、使用者基數攀升,互聯網教育產業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在市場利好的大環境下,教育從業者如果不能抓住機遇,提高自身教學品質、課堂體驗,很容易被擠出互聯網教育賽道,成為市場調控下的"loser"。

本文轉自:決勝互聯網+

錄播模式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後期製作,使講授的呈現效果更好或者更具特色,如樂學高考、洋蔥數學等。缺點是學生沒有參與感,也沒有任何的課後服務,而教育的本質是溝通,而非灌輸,學生體驗不好。

直播模式是當前互聯網+教育的主流線上教育模式,以直播的形式和學生進行交互,學生的情緒會被老師調動,課程結束後,開放的提問環節可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集中高效的問答,師生之間互動性強,容易勾起學生的求知欲。進一步細分的話,直播課程可以分為B2C模式和C2C模式。B2C模式如新東方線上、學而思網校、海邊直播等,一般的線下機構發展線上教育會採用此種模式;C2C模式如YY、猿輔導等,一般是純粹互聯網出身的線上教育公司的選擇方案。

線上一對一模式雖然比線下一對一體驗差,但相比直播課程來說,線上一對一的競爭對手檔次要低很多。線上一對一能夠實現短期工資增長,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線上一對一剛需,還通過低價創造了一個增量的市場,相對於O2O家教來說,線上一對一最大的優勢是提高了效率,老師或者學生不用跑來跑去。缺點是,真正的好老師不會去帶一對一,家長為了提高分數報名線上一對一課程。此外,有些平臺通過培訓、監督等手段來保證平臺老師的教學品質,從而收取更高的價格。

從課程形式來看,互聯網教育還可以分為VR課堂、平板教學等形式,這種新型的課程模式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未來,互聯網教育不僅是內容形式上的變革,更是傳統教育的顛覆,將教育的更多可能帶到我們身邊。

更多的企業將折戟互聯網教育賽道

據相關報告顯示,2017年互聯網教育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美元,用戶人群有望突破2億,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潛力,資本市場開始逐漸傾向於互聯網教育,即便是在2016年"寒冬"之下,仍有不少企業獲得了融資,2016年中國教育行業303起投融資案例中,成立3月以內獲投案例數為24起,所占比例為7.9%;成立6月以內獲投案例數為42起,所占比例為13.9%;成立12月以內獲投案例數為89起,所占比例為29.4%,這一比例與2015年資料相比下降了將近20%。

資本的介入,也讓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進軍互聯網教育產業,其中,有不少企業最初並不是做教育或者是中途轉做教育,他們對教育本質不夠理解或者是在市場驅動下做教育,這樣便造成互聯網教育產業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

在政策、市場、用戶利好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互聯網教育賽道,加劇了企業間的競爭,在市場的操控下,優勝劣汰將成為2017年的常態,更多的企業將折戟互聯網教育賽道,成為歷史。

對於互聯網教育企業來說,緊抓教育內容是關鍵,只有優質的教學內容,才能吸引使用者留下來持續學習。不要把精力放在創新模式上,任何新模式都會被迅速抄襲,提升學生上課體驗感和功能提升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學生。

概述之,隨著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教育成為當下最熱的話題之一,政策支援、資本介入、市場規模迅潛力巨大、使用者基數攀升,互聯網教育產業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在市場利好的大環境下,教育從業者如果不能抓住機遇,提高自身教學品質、課堂體驗,很容易被擠出互聯網教育賽道,成為市場調控下的"loser"。

本文轉自:決勝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