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金瓶梅》與《水滸傳》中的大奸臣蔡京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推薦:《紅樓夢》裡有三朵蓮花,除了林黛玉還有誰?

文/劉娟

(《水滸傳》中的蔡京,右為李師師)

【作者簡介】劉娟,筆名拂塵,現居河北保定,保定市作家協會會員,喜歡唱歌,喜歡寫寫畫畫,喜歡一個人行走,願用詩意的筆,抒寫浪漫的人生。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佈】

一、晚景淒涼

每個時代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好與壞,拋開了時代背影也就失去真實的本源。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留清明於世,還是留駡名千古,很多時候,只在一念之間。

官場腐敗黑暗,仿佛已成鐵律,若想遊刃有餘、出淤泥而不染,實屬不易,很多時候竟成為另類,甚至是被抨擊和詆毀,而真正能堅持真理、為民請命者,當屬鳳毛麟角。

(蔡京書法欣賞)

我們都希望清官于任,如包拯、海瑞,他們已隨歷史的塵煙化為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永遠留在我們的心裡,

今天我們還能看到他們的影子嗎?我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期待……

對於封建時代的官場而言,蔡京可以說是官場上的成功人士,還頗有才華。那麼,《金瓶梅》與《水滸傳》中的大奸臣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八十衰年初榭,三千裡外無家,孤行骨肉各天涯,遙望神京泣下,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漫繁華,至此翻成舊話,兒子們死的死,

抓的抓,逃的逃,真是國破家亡。”

這首《西江月》,是蔡京死前數月,懷著無限的悲憤寫下的,真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當時的蔡京已八十高齡,因為金兵入侵,已辭官歸隱的他想和家人尋一方幽靜之地,於是舉家逃亡,已屬無奈。可誰知這卻成為一直嫉恨他的人的話柄,遭到上書彈劾被朝廷一貶再貶,于悲憤交加中顛沛流離,不久便疾病纏身,死於異鄉,幾朝重臣,竟以慘澹收場,

不禁令人唏噓。

據後人推測,蔡京當初極力推行王安石的新政,觸動了一些人的既得利益,而金兵入侵,內憂外患之中,宋欽宗為了維護自己的專政,轉移朝廷內外的視線,便把蔡京推出來作為替罪羊,定了他個“六賊之首”,其家人也不幸遭受株連,

有兩個兒子被賜死,一個當駙馬的兒子和公主媳婦被押往金國做人質,可憐的茂德公主還被無恥的宋欽宗以和親之名獻給金國二太子,好個淒慘!

這樣的奇恥大辱令他九泉之下都無法瞑目啊!

當他在官場呼風喚雨、為所欲為之時,一定想不到自己會有今日的境遇。可是,若是你處於他當時的地位,你敢說比他做得更好嗎?你就敢說自己一定會成為一代清官嗎?人呐,很多時候內心的欲望會戰勝理智,等若醒悟的時候,已悔之晚矣……

回眸歷史的長河,社會的發展總伴隨著改革,新舊體制的碰撞和摩擦在所難免,但事實往往是,大權在握的一方,總要想方設法致對方于死地,可以說,蔡京也好,王安石也罷,他們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而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蔡京行草尺牘欣賞《宮使帖》)

二、《金瓶梅》中的蔡京

有一種說法是,《金瓶梅》中描寫的蔡京,其實是影射了明朝的大奸臣嚴嵩!

在《金瓶梅》第一回和第三十回裡曾提到高、楊、童、蔡“四個奸臣”、“四個奸黨”,有人分析,這是指明嘉靖朝嚴嵩專政時的“四凶”,即郭勳、胡守中、張瓚和嚴嵩。這四人,把握朝政,呼風喚雨,清除異己,貪贓枉法,整個朝廷內外烏煙瘴氣。

明末清初的宋啟鳳在《稗說》中曾明確指出,《金瓶梅》中所寫蔡京父子,即是生活中的嚴嵩父子。

明朝文學家沈德符在他的《萬曆野獲編》一書中,曾明確指出,《金瓶梅》“聞此為嘉靖間大名士手筆,指斥時事,如蔡京父子則指分宜,林靈素則指陶仲文,朱勔則指陸炳,其他各有所屬雲”。在他看來,“分宜”指明嘉靖朝奸相嚴嵩,陶仲文是嘉靖皇帝寵信的道士,陸炳則是嚴嵩的死黨。

為政者,不啟用忠良,卻相信什麼道士方術,令奸佞當道,怎不令百姓心寒!政治不清明,百姓如何能安居樂業?

《金瓶梅》裡的蔡京為了網羅親信而廣納“幹兒門生”,培植黨羽,謀取私利。而真實的嚴嵩也確是如此,這些手握大權的官吏中飽私囊,打壓忠良,搜刮民脂民膏,令百姓本就貧困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熱!如果沒有身邊一個個逐臭的走狗們支援,一個嚴嵩翻不了天,他們是眾多貪官的縮影,滿口的仁義道德,假模假式,內心極其猥瑣卑鄙,即使在當今,他們仍陰魂不散……

西門慶當初極力巴結的“蔡狀元”,即是投靠了蔡京,成為他的“假子”而一步登天,這在當時影響極壞。他們相互利用,狼狽為奸,敗壞了官風民風!在他們這些人的心裡,只要自己賺個盆滿缽滿,哪管老百姓的死活,逍遙快活才是王道!

(蔡京行書書法《題聽琴圖詩》)

西門慶何等聰明,從中看出了門道。於是趁蔡京大壽之際,親自帶領家奴,護送20個大箱子奔赴東京而去,箱子裡滿滿的金銀珠寶,都是給蔡京準備的壽禮。西門慶下此血本賄賂高官,目的只有一個,哄得蔡京“相顏大悅”,成為他的乾兒子,自己不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嗎”?

事實上,西門慶的目的還真是達到了。那麼多的寶貝,誰看了不眼紅,若是給到你手裡,說不定三天三夜都睡不著覺。西門慶後來的發家致富,雖說離不開他那個會做生意的頭腦,可是最重要的是他有了官場這個強有力的後盾,好事他先趕得上,近水樓臺先得月,偷稅漏稅,用錢買官,再大把地撈回來,皆得益于貪官橫行和官場的腐敗!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覺得眼熟?自己的身邊是不是曾經或是正在發生這樣的事情,真是古往今來,千人一面呐!

三、《水滸傳》中的蔡京

《水滸傳》中的蔡京是北宋末權傾朝野的奸臣,是六賊之首。宋徽宗趙佶即位後,蔡京遭到彈劾,閒居杭州,正好可以養精蓄銳。當得知皇帝喜歡奇巧書畫,他敏銳地嗅出希望的味道,便勾結童貫,搜羅到一批名家書畫送給皇帝,龍顏大悅啊,不久蔡京重新得到重用。這個機會他可再不能放過,於是他排擠忠臣,巴結逢迎,官至太師。曾先後四任宰相,大權在握達十七年之久,真真得意得很呐!這樣的地位他滿足了嗎?當然沒有!

蔡京之流為了討好皇帝,大興花石綱之役,耗巨費興建延福宮、艮岳,供皇帝玩樂,導致國庫空虛。皇帝昏庸,官員腐朽,百姓怨聲載道!

這不禁使我想到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一件事。一位人大代表為了複建已被明令拆除的活人墓,竟然辭去公職,令人大跌眼鏡!可見“私欲”真得令人失去了理智!

(蔡京行書作品《跋趙佶雪江歸棹圖卷》)

人大代表不是應該為民請命嗎?可他身為公職人員卻頂風作案,違背黨紀政紀,罔顧國法,在土地紛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大肆佔用土地為自己修建活人墓,不知是誰給他的這個膽量!等待他的一定是法律的嚴懲!

貪欲真是一個無底洞,蔡京等人劣跡斑斑,他們大肆搜括民田,盡改鹽法和茶法,這種形如壟斷的法規,肥了當政者的腰包,也為中飽私囊提供了便利,導致民怨沸騰,給北宋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

他廢除科舉實行新法,規定官員子弟可免試入學,依學校的成績選拔入官,而平民子弟則要考試,這是明顯地給官N代們大開綠燈嘛!百姓敢怒而不敢言,若長此以往,又怎能為國家選出賢良忠臣?我想,這裡邊會不會也有暗箱操作,有錢多送,便可以為孩子謀一個好前程,而無權無錢家庭裡的孩子,只能在社會的底層掙扎,這不公啊!這樣奸佞當道的宋朝,又怎能不亡國?!

最可恨的就是“免役法”,此規定只要農民交錢,即可不做徭役,導致的後果就是,該做的事情沒人做。服徭役的好處在於,農民只要今年把工程做好,明年就可不再服役。如今農民只要花更多的錢就可免除勞動,可必須完成的工程就需要花大價錢請人來做,可這“請人”修的工程是否結實,又能保多久不垮?這可說不好,還是儘量繞著走吧,說不定今天修好明天就塌!您別小看這樣的“豆腐渣工程”,裡面可是大有門道,黑幕重重啊!我不說您也能猜到,大撈特撈!不撈白不撈!反正都是國家的錢!

四、蔡京的政績,功過不能相抵

無論《金瓶梅》中的蔡京,還是《水滸傳》裡的蔡京,小說嘛,總有虛構的情節,也包含了作者的一些主觀意識。而現實生活中的蔡京,確實做了一些有利於百姓的好事,其政績可圈可點。

(蔡京行書作品《大觀御筆記》明拓本)

其一,蔡京主持修訂了宋代的濟貧福利制度,興建了居養院和安濟院

據《宋史》記載:“崇甯(宋徽宗年號)初,蔡京當國,置居養院、安濟院……三年,又置漏澤園。”您看明白沒有,蔡京真是辦了天大的好事啊!為窮苦人解決了後顧之憂,確實為一項貼心的仁政,從這一點上看,你能說他不是一個好官嗎?

其二,蔡京念及家鄉遭受水患之害,於是數次向朝廷請求,盡心為家鄉興修了木蘭陂

北宋方天若曾為木蘭陂竣工寫了《木蘭水利記》:

“時蔡公兄弟京、卞,感涅槃之靈讖,念梓裡之橫流,屢請於朝,乃下詔募築陂者。時福州有義士李宏,家雄於財而心樂於施,蔡公以書招之,遂傾家得緡錢七萬,率家幹七人入莆,定基於木蘭山下,負鍤如雲,散金如泥,陂未成而力已謁。於是蔡公複奏於朝,募有財有幹者輔之,得十四大家,遂慨然施錢共七十萬餘緡,助成本陂。”

如今,木蘭陂已成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它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北宋政權實行變法圖強的一件重要的歷史見證。無論蔡京曾多奸多惡,這項工程比起當今的某些“豆腐渣”,確實造福一方,令人稱道!

論才華,蔡京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方面都有極高的天賦,北宋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之中的“蔡”即為蔡京,只不過由於“奸臣”之說,令後人把他的名字換為“蔡襄”“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即是對他最高的評價。

據說,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麼人最好?”

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

蔡京又問:“其次呢?”

米芾說:“當然是我。”

可見,就連狂傲的米芾對蔡京都是極為欽佩!可惜啊,就是因為他做的惡事太多,這些他做過的好事也很少被人提及,幾乎被湮滅於歷史的塵煙之中……

世人,千思萬慮,無非是個人的榮辱與名望,然而,生命的舞臺,每個人似乎都在演戲,不過戲演砸了,就會被釘在歷史上的恥辱柱上……

相關閱讀:

《水滸傳》中當朝一姐、花魁李師師面對金人居然比皇帝有氣節

《金瓶梅》中最慫的男人是誰?

很多時候內心的欲望會戰勝理智,等若醒悟的時候,已悔之晚矣……

回眸歷史的長河,社會的發展總伴隨著改革,新舊體制的碰撞和摩擦在所難免,但事實往往是,大權在握的一方,總要想方設法致對方于死地,可以說,蔡京也好,王安石也罷,他們都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而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蔡京行草尺牘欣賞《宮使帖》)

二、《金瓶梅》中的蔡京

有一種說法是,《金瓶梅》中描寫的蔡京,其實是影射了明朝的大奸臣嚴嵩!

在《金瓶梅》第一回和第三十回裡曾提到高、楊、童、蔡“四個奸臣”、“四個奸黨”,有人分析,這是指明嘉靖朝嚴嵩專政時的“四凶”,即郭勳、胡守中、張瓚和嚴嵩。這四人,把握朝政,呼風喚雨,清除異己,貪贓枉法,整個朝廷內外烏煙瘴氣。

明末清初的宋啟鳳在《稗說》中曾明確指出,《金瓶梅》中所寫蔡京父子,即是生活中的嚴嵩父子。

明朝文學家沈德符在他的《萬曆野獲編》一書中,曾明確指出,《金瓶梅》“聞此為嘉靖間大名士手筆,指斥時事,如蔡京父子則指分宜,林靈素則指陶仲文,朱勔則指陸炳,其他各有所屬雲”。在他看來,“分宜”指明嘉靖朝奸相嚴嵩,陶仲文是嘉靖皇帝寵信的道士,陸炳則是嚴嵩的死黨。

為政者,不啟用忠良,卻相信什麼道士方術,令奸佞當道,怎不令百姓心寒!政治不清明,百姓如何能安居樂業?

《金瓶梅》裡的蔡京為了網羅親信而廣納“幹兒門生”,培植黨羽,謀取私利。而真實的嚴嵩也確是如此,這些手握大權的官吏中飽私囊,打壓忠良,搜刮民脂民膏,令百姓本就貧困的生活更加水深火熱!如果沒有身邊一個個逐臭的走狗們支援,一個嚴嵩翻不了天,他們是眾多貪官的縮影,滿口的仁義道德,假模假式,內心極其猥瑣卑鄙,即使在當今,他們仍陰魂不散……

西門慶當初極力巴結的“蔡狀元”,即是投靠了蔡京,成為他的“假子”而一步登天,這在當時影響極壞。他們相互利用,狼狽為奸,敗壞了官風民風!在他們這些人的心裡,只要自己賺個盆滿缽滿,哪管老百姓的死活,逍遙快活才是王道!

(蔡京行書書法《題聽琴圖詩》)

西門慶何等聰明,從中看出了門道。於是趁蔡京大壽之際,親自帶領家奴,護送20個大箱子奔赴東京而去,箱子裡滿滿的金銀珠寶,都是給蔡京準備的壽禮。西門慶下此血本賄賂高官,目的只有一個,哄得蔡京“相顏大悅”,成為他的乾兒子,自己不就“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嗎”?

事實上,西門慶的目的還真是達到了。那麼多的寶貝,誰看了不眼紅,若是給到你手裡,說不定三天三夜都睡不著覺。西門慶後來的發家致富,雖說離不開他那個會做生意的頭腦,可是最重要的是他有了官場這個強有力的後盾,好事他先趕得上,近水樓臺先得月,偷稅漏稅,用錢買官,再大把地撈回來,皆得益于貪官橫行和官場的腐敗!

看到這裡,您是不是覺得眼熟?自己的身邊是不是曾經或是正在發生這樣的事情,真是古往今來,千人一面呐!

三、《水滸傳》中的蔡京

《水滸傳》中的蔡京是北宋末權傾朝野的奸臣,是六賊之首。宋徽宗趙佶即位後,蔡京遭到彈劾,閒居杭州,正好可以養精蓄銳。當得知皇帝喜歡奇巧書畫,他敏銳地嗅出希望的味道,便勾結童貫,搜羅到一批名家書畫送給皇帝,龍顏大悅啊,不久蔡京重新得到重用。這個機會他可再不能放過,於是他排擠忠臣,巴結逢迎,官至太師。曾先後四任宰相,大權在握達十七年之久,真真得意得很呐!這樣的地位他滿足了嗎?當然沒有!

蔡京之流為了討好皇帝,大興花石綱之役,耗巨費興建延福宮、艮岳,供皇帝玩樂,導致國庫空虛。皇帝昏庸,官員腐朽,百姓怨聲載道!

這不禁使我想到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一件事。一位人大代表為了複建已被明令拆除的活人墓,竟然辭去公職,令人大跌眼鏡!可見“私欲”真得令人失去了理智!

(蔡京行書作品《跋趙佶雪江歸棹圖卷》)

人大代表不是應該為民請命嗎?可他身為公職人員卻頂風作案,違背黨紀政紀,罔顧國法,在土地紛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大肆佔用土地為自己修建活人墓,不知是誰給他的這個膽量!等待他的一定是法律的嚴懲!

貪欲真是一個無底洞,蔡京等人劣跡斑斑,他們大肆搜括民田,盡改鹽法和茶法,這種形如壟斷的法規,肥了當政者的腰包,也為中飽私囊提供了便利,導致民怨沸騰,給北宋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

他廢除科舉實行新法,規定官員子弟可免試入學,依學校的成績選拔入官,而平民子弟則要考試,這是明顯地給官N代們大開綠燈嘛!百姓敢怒而不敢言,若長此以往,又怎能為國家選出賢良忠臣?我想,這裡邊會不會也有暗箱操作,有錢多送,便可以為孩子謀一個好前程,而無權無錢家庭裡的孩子,只能在社會的底層掙扎,這不公啊!這樣奸佞當道的宋朝,又怎能不亡國?!

最可恨的就是“免役法”,此規定只要農民交錢,即可不做徭役,導致的後果就是,該做的事情沒人做。服徭役的好處在於,農民只要今年把工程做好,明年就可不再服役。如今農民只要花更多的錢就可免除勞動,可必須完成的工程就需要花大價錢請人來做,可這“請人”修的工程是否結實,又能保多久不垮?這可說不好,還是儘量繞著走吧,說不定今天修好明天就塌!您別小看這樣的“豆腐渣工程”,裡面可是大有門道,黑幕重重啊!我不說您也能猜到,大撈特撈!不撈白不撈!反正都是國家的錢!

四、蔡京的政績,功過不能相抵

無論《金瓶梅》中的蔡京,還是《水滸傳》裡的蔡京,小說嘛,總有虛構的情節,也包含了作者的一些主觀意識。而現實生活中的蔡京,確實做了一些有利於百姓的好事,其政績可圈可點。

(蔡京行書作品《大觀御筆記》明拓本)

其一,蔡京主持修訂了宋代的濟貧福利制度,興建了居養院和安濟院

據《宋史》記載:“崇甯(宋徽宗年號)初,蔡京當國,置居養院、安濟院……三年,又置漏澤園。”您看明白沒有,蔡京真是辦了天大的好事啊!為窮苦人解決了後顧之憂,確實為一項貼心的仁政,從這一點上看,你能說他不是一個好官嗎?

其二,蔡京念及家鄉遭受水患之害,於是數次向朝廷請求,盡心為家鄉興修了木蘭陂

北宋方天若曾為木蘭陂竣工寫了《木蘭水利記》:

“時蔡公兄弟京、卞,感涅槃之靈讖,念梓裡之橫流,屢請於朝,乃下詔募築陂者。時福州有義士李宏,家雄於財而心樂於施,蔡公以書招之,遂傾家得緡錢七萬,率家幹七人入莆,定基於木蘭山下,負鍤如雲,散金如泥,陂未成而力已謁。於是蔡公複奏於朝,募有財有幹者輔之,得十四大家,遂慨然施錢共七十萬餘緡,助成本陂。”

如今,木蘭陂已成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它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也是北宋政權實行變法圖強的一件重要的歷史見證。無論蔡京曾多奸多惡,這項工程比起當今的某些“豆腐渣”,確實造福一方,令人稱道!

論才華,蔡京素有才子之稱,在書法、詩詞、散文等方面都有極高的天賦,北宋蘇、黃、米、蔡四大書法家之中的“蔡”即為蔡京,只不過由於“奸臣”之說,令後人把他的名字換為“蔡襄”“冠絕一時”“無人出其右者”即是對他最高的評價。

據說,有一次蔡京與米芾聊天,蔡京問米芾:“當今書法什麼人最好?”

米芾回答說:“從唐朝晚期的柳公權之後,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

蔡京又問:“其次呢?”

米芾說:“當然是我。”

可見,就連狂傲的米芾對蔡京都是極為欽佩!可惜啊,就是因為他做的惡事太多,這些他做過的好事也很少被人提及,幾乎被湮滅於歷史的塵煙之中……

世人,千思萬慮,無非是個人的榮辱與名望,然而,生命的舞臺,每個人似乎都在演戲,不過戲演砸了,就會被釘在歷史上的恥辱柱上……

相關閱讀:

《水滸傳》中當朝一姐、花魁李師師面對金人居然比皇帝有氣節

《金瓶梅》中最慫的男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