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吃了那麼多年,紅肉or白肉,傻傻分不清

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和小尚一起話健康,今天小尚和大家要聊的是“吃了那麼多年的肉,紅肉or白肉你分得清嗎?紅肉or白肉的區別,標準究竟是什麼呢?紅肉白肉如何搭配才健康呢?”帶著這些問題小尚就和大家聊一聊。

紅肉or白肉如何區分

所謂紅肉和白肉都是營養學上對廋肉的習慣性稱為。紅肉一般指烹飪前肉質呈紅色的動物肌肉,哺乳動物的肉都是紅肉;而禽肉、水產、甲殼類等其他非哺乳動物的肉被稱為白肉。

紅肉的紅色來自哺乳動物肉中含有的肌紅蛋白(肌紅蛋白的組成成分之一是鐵,

能夠將氧傳送至動物的肌肉中去),且含量的高低決定著顏色的深淺。當然,並非白肉就不含有肌紅蛋白,僅僅是肌紅蛋白含量偏少而已。

紅肉好還是白肉好

古人雲:“寧吃天上飛禽四兩,

不吃地上走獸半斤”。白肉真比紅肉更營養嗎?相對於白肉,紅肉不利於健康的原因可能有三點:

1.紅肉含有更多飽和脂肪;

2.紅肉的膽固醇含量比白肉高;

3.紅肉中含有較多的乙醯肉堿。

既然是這樣的情況,是不是紅肉就完全不能吃了?小編認為,

每類、每種食物都有它的營養含量特點,沒有一種天然食物中含的營養物質能滿足身體所有的營養需要。紅肉的脂肪偏多,但是紅肉中富含礦物質尤其是鐵、鋅,並且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還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A、維生素D等。但過量吃紅肉不利於健康,因此建議適量食用。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年人每天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魚蝦類50~100克(1~2兩),畜禽肉類50~75克。

對於那些吃肉偏多的人來說,特別吃豬肉過多的,應注意調整飲食結構,儘量多吃雞、鴨、魚肉。還有一些人平常吃動物性食物的量還不夠,應適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