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原創」為什麼寶寶一上幼稚園就生病,這兩句話一定要教給孩子!

近兩月,幼稚園生病的孩子特別多,經常聽到家長吐槽:“我家寶寶一上幼稚園就生病,

感冒、發燒、拉肚子…這不,剛剛才好,一回幼稚園又生病了。”

源源就是個典型例子,源源今年3歲,秋季開學時,源源媽高高興興地把寶寶送進了幼稚園,迎接寶貝新一階段的成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源源剛送到幼稚園沒幾天就發高燒了。源源媽趕緊把寶貝送到醫院,又是吃藥,又是輸液的。但自此以後,孩子只要送到幼稚園,不到一周肯定又感冒,

最後是上醫院的時間是比上學的時間還多。

源源媽很不理解,以前孩子在家的時候,從來沒有生過病,連感冒都沒有過,現在這是怎麼了?

仔細想想,其實道理也十分簡單。

Reason1.現在的家庭,往往是好幾個大人帶一個孩子,使孩子得到了全方位的呵護,寒熱饑渴樣樣得到及時滿足。可是幼稚園情況就不一樣了,一個老師要看多少孩子呀,要想全面的顧及到每一個孩子,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此,如果孩子本身的生活習慣不好,過多地依賴於他人照顧,沒有基本的自立能力,一旦送到幼稚園,那可是問題多多。

Reason2.幼稚園衛生環境不比家裡,家中寬敞明亮,空氣流通,家長感冒,都知道與孩子進行適當的隔離,以減少感染機會;但幼稚園畢竟是公共場所,許多小朋友在一起共用一個房間,共同玩耍,這其中就可能有感冒的小朋友,如果是體質好的孩子,

倒也問題不大,但是體質差的,面對環境的改變,再加上身邊的感染源,難免不會被感染了。

Reaso3.孩子進入幼稚園,類似成人初入社會,連大人都可能不適應,更何況孩子。離開了熟悉的環境和家人,在陌生的環境下,孩子多有恐懼、焦慮的心情,這也會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

遇上這種情況該怎麼辦,總不能不去幼稚園了吧,別著急,教會寶寶這幾點,幼稚園裡讓你少操心!

1. 上幼稚園前,一定要經常教孩子說兩句話:一是“老師,我要喝水”,二是“老師,我要尿尿”。幼稚園孩子很多,老師們往往顧及不暇,讓孩子多喝水,肯定會減少生病的幾率。及時排便排尿,不憋尿,減少尿濕褲子的幾率也能避免寶寶因頻繁更衣而感冒。

2. 勤洗手。手接觸外界環境的機會最多,

也最容易沾上各種病原菌,小手閒不住的寶寶,哪兒都想摸一摸。如果再用這雙小髒手抓食物、揉眼睛、摸鼻子,病菌就會趁機進入寶寶體內,引起各種疾病。

3. 不挑食。不愛吃菜和挑食的孩子,飲食結構不均衡,體質虛弱,容易引起反復的感冒。

4. 不加餐。一些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在幼稚園裡吃不飽,傍晚回家後,就給孩子加餐,這樣的習慣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孩子夜間睡眠品質差,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生病。

5. 上幼稚園前,家長要給孩子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讓孩子對幼稚園有多方面的瞭解,這樣,上幼稚園時就會大大降低恐懼的心情了,心情好了,生病的幾率也相應的下降了。

6. 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特別愛生病,不如變通一下,先上半天,慢慢適應後再上全天,這也是一種減少疾病的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每日充當寶寶的防禦使者,面對疾病防不勝防,不如教會寶寶愛護衛生、保護自己,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在這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

4. 不加餐。一些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在幼稚園裡吃不飽,傍晚回家後,就給孩子加餐,這樣的習慣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孩子夜間睡眠品質差,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生病。

5. 上幼稚園前,家長要給孩子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讓孩子對幼稚園有多方面的瞭解,這樣,上幼稚園時就會大大降低恐懼的心情了,心情好了,生病的幾率也相應的下降了。

6. 如果自己的孩子真的特別愛生病,不如變通一下,先上半天,慢慢適應後再上全天,這也是一種減少疾病的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每日充當寶寶的防禦使者,面對疾病防不勝防,不如教會寶寶愛護衛生、保護自己,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在這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