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為什麼說李嘉誠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正面臨坍塌?!

最近前全球華人首富李嘉誠可謂禍不單行,“李嘉誠拋空中國”論剛把這位曾經的華人首富推向風口浪尖,

舉世矚目的英國脫歐事件又殃及了李嘉誠;這位88歲的老者,創業六十多年來,雖歷經多次經濟危機,但沒有一年虧損,然而,現在這位商業超人開始表現出“老驥伏櫪”的惆悵。李嘉誠及其一手創建的800億美元商業帝國到底怎麼啦?

佈局歐洲,誤判中國經濟?

2014年,美籍華裔律師章家敦曾在福布斯網發文稱,李嘉誠拋售物業是看衰中國經濟,

這一觀點後續又被李嘉誠否認,公開表態一直看好中國經濟。事實上,從2013年起,李嘉誠就開始大舉拋售內地地產,曾引發“逃離大陸”的恐慌現象。緊接著“2015胡潤全球華人富豪榜”顯示,李嘉誠全球華人首富寶座讓位于王健林。

李嘉誠一邊從中國撤退,一邊將他麾下長和系的業務重心轉向了歐洲,其中英國正是其重點市場。從2010年至2014年,李嘉誠已將過半數資產轉移至歐洲,

這其中,歐洲地區占比高達96.75%;尤其是在英國,在連番收購之下,目前的李嘉誠已經掌握了英國30%的電力供應、7%人口的供水、25%的天然氣。

但向歐洲大躍進後,結果卻有點意外。據彭博統計的全球富豪榜顯示,受6月24日英國公投退歐結果影響,李嘉誠資產縮水11億美元(約73億人民幣)。

李嘉誠主要投資分佈

《投資界》稱,“英國退歐,李嘉誠失算,本質是對中國經濟的誤判!他之所以這麼急往英國跑,根源還在於以為中國經濟不行了,何曾想,中國經濟風雨之後彩虹將來,而美好的英國卻沉屙難愈!”同時據世界經濟評論報導,英國脫歐,全球政經格局大裂變,中美雙核時代加速來臨。歐盟在爭奪世界核心上已經出局了,未來的世界是以美國和中國為雙核心。

或許,真的,李嘉誠猜對了開頭,卻沒猜到結尾。

李嘉誠錯了,商業全部變了!

李嘉誠的失算引發了一種思考,又或代表一個時代的過去,這不只是他和他的家族的危機,而是在大競爭時代,原來的經營思維開始出現裂痕,新的經營模式正在萌生,那變化的到底是什麼?

筆者最近參加了一場北京大學聯合央視CCTV舉辦的北大定位董事長論壇,或從那裡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一、品牌要素取代常規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常規資源讓位于心智資源

可以看到李嘉誠如今的商業帝國幾乎無所不包,但卻明顯“偏科”,尤其是在歐洲等地投資佈局上,過度依賴於土地、勞動力、資本等常規資源。然而,時代模式已變,在這個供應擁堵的時代,用戶的大腦存不下那麼多供應者,而心智資源恰是比勞動力、土地、資本更為關鍵的生產要素,如果不能在顧客心智中取得一個位置,企業就難言成功,投再多錢也於事無補。

按照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特約高級講師、有“中國定位實戰第一人”之稱的謝偉山的說法,李嘉誠的商業帝國是建立在資源堆砌之上,是英國經驗論哲學家洛克的經驗論哲學方式,他們假設人們的大腦像一張白板,企業想怎麼弄就怎麼弄,依靠資本做廣告,依靠資源搶位置,還想讓用戶埋單。

然而用戶的頭腦並不是白板,只有順應認知才可能贏得用戶,唯有樹立品牌才能實現基業長青。因為人們的心智、頭腦不是一塊被動的鏡子,不是主體反映客體,而是主體構造客體,正如霍金說:宇宙是因為我的模型而存在,也就是整個宇宙都是我們主體構造的。

這就意味著消費者頭腦裡已有的觀念決定企業家能夠製造什麼,只有順應顧客認知的資訊,顧客才可能看得見,否則視而不見。而品牌則是指向燈,品牌不僅有基礎聯想價值,還有衍生價值。所以商戰不是產品之戰,而是認知之戰,品牌之戰。謝偉山在北大戰略定位課程裡還特意舉例iphone和特斯拉的馬斯克,蘋果的專利並不多於其他廠家,但iphone的單品銷量卻讓同行望塵莫及,這正是蘋果品牌的號召力;而馬斯克很早就宣佈將開放特斯拉所有專利,因為他知道如今品牌是比專利更為重要的稀有資源。

所以李嘉誠這樣押注土地、資本等要素的商業模式註定要被“拍在沙灘上”。

二、視窗期已變,在心智視窗期搶佔進入的行業才會獲得變數市場和增量市場

而我們看看李嘉誠的商業佈局,即便李嘉誠已先後以個人及基金會名義投資多家科技公司、設計技術、網站和手機應用,但其主要投資仍然集中在電力、房產、電信等基礎設施行業,一方面這些行業已是存量市場,存量的基礎盤一旦被動搖,商業模式就需要重建。一方面可以從這兩年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看出端倪,華人前十大首富中,原來經營房地產等傳統行業富豪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以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李河君為代表的聚焦互聯網、新能源等行業的大佬開始上演資本火箭式上升的故事,迅速撬動中國富豪榜格局。而這中間的關鍵,不是你跟上了未來科技、移動互聯、物聯網等新興行業等熱點,而是如何在熱點中脫穎而出,要看你能否在使用者心智視窗期攻下市場,成為數一數二,如此才是屬於你的變數和增量市場。

三、經營思路已變,外部思維衝擊傳統思維

謝偉山在他的“打破常規思維”理論裡說到,要有內部思維和外部視角。內部思維要延伸,不能局限;外部視角要從顧客的角度出發,抓住人們的心理。這是中國企業家最難的地方。這意味著要走出慣有的企業內部視角,要敢於打破長期習慣的行業範式,從而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運營路線。李嘉誠如此重金壓在歐洲上仍然採用的是上一代企業家的經營思路和戰略思維:依靠外部環境(如政府扶植等)來獲得市場空間。

就英國脫歐事件來說,英國脫歐的本質是中美兩個核心已經形成,是中美二強相爭,其他體系將不會成為中心,而非移民問題、就業問題導致的,這種結果導致外部環境將繼續增加不確定性,未來要獲得成功的務必是先從內部調整並適應。

此外,李嘉誠這種資源性多元化也會讓自己腹背受敵,而唯有單點突破才能避免多線受敵。

總之,李嘉誠一手創立的商業帝國如要擺脫坍塌性效應,是時候重新審視現有的打法了。

企業就難言成功,投再多錢也於事無補。

按照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特約高級講師、有“中國定位實戰第一人”之稱的謝偉山的說法,李嘉誠的商業帝國是建立在資源堆砌之上,是英國經驗論哲學家洛克的經驗論哲學方式,他們假設人們的大腦像一張白板,企業想怎麼弄就怎麼弄,依靠資本做廣告,依靠資源搶位置,還想讓用戶埋單。

然而用戶的頭腦並不是白板,只有順應認知才可能贏得用戶,唯有樹立品牌才能實現基業長青。因為人們的心智、頭腦不是一塊被動的鏡子,不是主體反映客體,而是主體構造客體,正如霍金說:宇宙是因為我的模型而存在,也就是整個宇宙都是我們主體構造的。

這就意味著消費者頭腦裡已有的觀念決定企業家能夠製造什麼,只有順應顧客認知的資訊,顧客才可能看得見,否則視而不見。而品牌則是指向燈,品牌不僅有基礎聯想價值,還有衍生價值。所以商戰不是產品之戰,而是認知之戰,品牌之戰。謝偉山在北大戰略定位課程裡還特意舉例iphone和特斯拉的馬斯克,蘋果的專利並不多於其他廠家,但iphone的單品銷量卻讓同行望塵莫及,這正是蘋果品牌的號召力;而馬斯克很早就宣佈將開放特斯拉所有專利,因為他知道如今品牌是比專利更為重要的稀有資源。

所以李嘉誠這樣押注土地、資本等要素的商業模式註定要被“拍在沙灘上”。

二、視窗期已變,在心智視窗期搶佔進入的行業才會獲得變數市場和增量市場

而我們看看李嘉誠的商業佈局,即便李嘉誠已先後以個人及基金會名義投資多家科技公司、設計技術、網站和手機應用,但其主要投資仍然集中在電力、房產、電信等基礎設施行業,一方面這些行業已是存量市場,存量的基礎盤一旦被動搖,商業模式就需要重建。一方面可以從這兩年的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看出端倪,華人前十大首富中,原來經營房地產等傳統行業富豪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以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李河君為代表的聚焦互聯網、新能源等行業的大佬開始上演資本火箭式上升的故事,迅速撬動中國富豪榜格局。而這中間的關鍵,不是你跟上了未來科技、移動互聯、物聯網等新興行業等熱點,而是如何在熱點中脫穎而出,要看你能否在使用者心智視窗期攻下市場,成為數一數二,如此才是屬於你的變數和增量市場。

三、經營思路已變,外部思維衝擊傳統思維

謝偉山在他的“打破常規思維”理論裡說到,要有內部思維和外部視角。內部思維要延伸,不能局限;外部視角要從顧客的角度出發,抓住人們的心理。這是中國企業家最難的地方。這意味著要走出慣有的企業內部視角,要敢於打破長期習慣的行業範式,從而走一條與眾不同的運營路線。李嘉誠如此重金壓在歐洲上仍然採用的是上一代企業家的經營思路和戰略思維:依靠外部環境(如政府扶植等)來獲得市場空間。

就英國脫歐事件來說,英國脫歐的本質是中美兩個核心已經形成,是中美二強相爭,其他體系將不會成為中心,而非移民問題、就業問題導致的,這種結果導致外部環境將繼續增加不確定性,未來要獲得成功的務必是先從內部調整並適應。

此外,李嘉誠這種資源性多元化也會讓自己腹背受敵,而唯有單點突破才能避免多線受敵。

總之,李嘉誠一手創立的商業帝國如要擺脫坍塌性效應,是時候重新審視現有的打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