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消化科專家提示:“便便”顏色變黑,小心!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 (通訊員 李茂豔 齊榮) 人們都知道,一旦排便習慣發生改變可能是健康預警,哈四院專家為此特別提醒市民: “便便”顏色變黑,要小心!

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

日常生活人們大多很在意自己正常的排便習慣是否發生了改變。哈爾濱市第四醫院消化內二科主任、腔鏡室主任荊元宏特別提醒市民說,“便便”有變化有一種要特別當心,那就是黑便。如果不及時就醫,則可能危及生命。

“便便”為啥會變黑

荊主任說,除食用血製品等食物因素引發“黑便”外,“便便”變黑,表明你的消化道出了問題,很有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常見的原因有:食道靜脈曲張出血,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胃癌、杜氏病、膽道出血等。上消化道出血,一般顏色比較深,發黑,並與大便相混,醫學上稱為柏油便。長期“黑便”,人體抵抗力下降,必須儘快查出病因,進行治療。

荊主任提醒:如果您大便呈黑色,請及時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明確病因是治療的關鍵。在很多時候,大便是可以反映出身體是否健康最重要的環節,

千萬不要忽略大便的顏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白色坐便器,易於辨別大便顏色,及早發現大便顏色異常。

“黑便”不治可能要命

荊主任說,如果發生黑便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可能會有危險。荊主任曾收治過一名男性患者,因“黑便”入院。入院時患者出現噁心、頭昏、眼花、心悸、出冷汗、乏力症狀,無上腹部不適。既往健康,無類似病史。血壓80/50mmHg,入院後經輸液待血壓恢復正常後,行急診內鏡檢查見胃體中部小彎側有一0.5mm×0. 5mm淺潰瘍,中央有一血管外露,正在向外滲血。

荊元宏主任給與病人內鏡下使用無水酒精注射治療及鈦夾止血治療,病人轉危為安。

荊主任介紹,此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就是杜氏病。這是一種胃粘膜下恒徑動脈畸形引起的出血,男性患者較多,突然大嘔血為首發症狀,也有以“黑便”為主,反復發生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出血。目前,杜氏病的診斷是主要根據胃鏡下的檢查來明確診斷的,治療主要是內鏡下進行,如效果不佳必須急診外科手術,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荊主任提醒市民,導致大便黑色的疾病有很多,治療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不過,不論什麼原因導致的“黑便”,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治療。

專家名片:

荊元宏,哈爾濱市第四醫院消化內二科主任、腔鏡室主任,主任醫師。

學術地位:

黑龍江省醫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黑龍江省醫師協會消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哈爾濱市醫學會消化內鏡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哈爾濱市醫療鑒定專家庫成員。

技術專長:

從事臨床工作25年餘,主攻消化內科專業,是省內知名消化內鏡專家。搶救無數危重及疑難病人,在胃腸鏡操作技術方面有較深的造詣,已檢查數萬例患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胃腸道息肉內鏡下電切術,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狹窄內鏡下支架植入術,賁門痙攣內鏡下球囊擴張術,早期消化道腫瘤內鏡下切除術,ERCP術,EST,ENBD,ERBD,內鏡下膽總管取石術,結腸鏡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腸扭轉內鏡下復位術等,技術水準達到省內或國內水準。主編出版消化專業專著兩部,在國家級和省級雜誌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哈爾濱市新技術應用獎多項。

在胃腸鏡操作技術方面有較深的造詣,已檢查數萬例患者,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胃腸道息肉內鏡下電切術,上消化道惡性腫瘤狹窄內鏡下支架植入術,賁門痙攣內鏡下球囊擴張術,早期消化道腫瘤內鏡下切除術,ERCP術,EST,ENBD,ERBD,內鏡下膽總管取石術,結腸鏡治療急性單純性闌尾炎,腸扭轉內鏡下復位術等,技術水準達到省內或國內水準。主編出版消化專業專著兩部,在國家級和省級雜誌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哈爾濱市新技術應用獎多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