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營養專家提示:春季食筍正當時

齊魯網煙臺3月15日訊(煙臺台 劉瑞)隨著天氣逐漸變暖,

春筍開始上市,據市疾控營養專家介紹,春筍味道清淡鮮嫩,營養豐富。含有充足的水分、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常食有幫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能,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

春筍含有植物蛋白、脂肪、糖類、胡蘿蔔素和多種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人體必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等多種氨基酸。

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它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常吃纖維素多的食品,有促進腸道蠕動、吸附脂肪、幫助消化和排泄的作用,“吃一餐筍要刮三天油”。常食春筍對防治血脂增高、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糖尿病、腸癌及痔瘡等有輔助作用。竹筍內含有的多糖物質具有抗癌作用;纖維素和脂肪酸結合能減少血漿中膽固醇的形成;酪氨酸能輔助治療甲狀腺亢進,
抑制癌細胞的擴散;還含有硒、鍺等有防癌、抗癌、抗人體衰老功能的微量元素。

市疾控營養專家介紹,春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效。還能清胃熱、肺熱,安神,可改善支氣管炎痰多之症,在食療食養中被廣泛應用。咳嗽多痰、胸膈不利,常吃涼拌筍有益;春筍煮粥,可治胃腸有熱、小便不利、大便不暢,還對久瀉形成的脫肛有很好的療效;食用竹筍燒肉,

可滋陰益血;芝麻油燜筍,能化痰消食;小兒患麻疹,可食嫩筍尖做的湯,使麻疹出透,縮短病期。

春筍中最好的要數白夾筍,挖出後又白又嫩又脆,是筍中上品。春筍的食法很多,素有“葷素百搭”的盛譽,它一經與各種肉類烹飪,就顯得更加鮮美,炒、燒、煮、煨、燉等皆可。疾控營養專家介紹,即使是一支大的竹筍,因其各個部位鮮嫩程度不同,可分檔食用,各具特色。如嫩頭可用來炒食;中部可切成筍片,

炒、燒或作為菜肴的配料;根部質地較老,可供煮、煨、以及與肉類一起烹湯,還可放在壇中經發酵製成黴筍,燉食別有風味。筍是越回鍋越好吃,越嚼越有味道。涮煮方法:應將筍涮透,起碼要10分鐘左右,這樣既可因高溫分解大部分草酸,又能使菜肴無澀感,味道更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