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焦鋼“互懟”,兩封調價函揭“焦炭定價權”博弈

買方要求降價,賣方要求漲價,焦化企業與鋼鐵企業同一日發佈的公函,

將買賣雙方的矛盾擺上了檯面。

11月14日,河北鑫達鋼鐵有限公司披露了三季報,34家鋼企前三季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0554.57億元,歸母淨利潤為477.84億元。34家鋼企中,除*ST重鋼、*ST滬科及西寧特鋼3家企業虧損外,其餘31家鋼企盈利,盈利率達91.18%,超過虧損面不足10%。

王國清告訴記者:“從鋼廠來說,目前2+26城市限產開啟,對於焦炭的需求下降,勢必會下調採購價;而從焦化廠來說,由於環保限產的開啟,

企業利益必然受損,為了緩解損失,希望提高焦炭價格,但最後能否成行要看合作鋼企買不買帳。”

“上下游長期合作,一起賺錢是理想狀態,但是實際市場情況十分複雜,焦企彼此作為競爭對手很難抱團,在供應過剩的情況下,鋼企更傾向於採購為了回流資金降價銷售的部分焦企的焦炭。”徐向春分析。

而目前的狀況對於焦企似乎並不樂觀。公開信息顯示,對於限產,

焦企執行情況較為一般,山西地區焦企開工率平均仍可達7-8成以上;內蒙地區焦企開工率則相對更高,僅個別焦企因打壓煤炭價格有所減產。

而在鋼企原料庫存方面,鋼企嚴格按照去產能、環保等政策進行限產,對焦炭需求收縮。此外,鋼企執行限產前,進行過集中補庫,後期主要以消化既有庫存為主,補庫的需求暫時不會大規模釋放。

徐向春表示:“焦炭供應過剩,焦化企業過多,

集中度偏低這樣的背景下,鋼企在此次的調價過程中的話語權將更強。”

明年3月焦企虧損或扭轉

處於煤企和鋼企之間飽受“夾板氣”的焦化企業,大部分時間對焦炭的價格調整要看鋼企臉色,但其此輪短期虧損或在明年採暖季結束前後扭轉。

“要從根本上解決焦炭價格走跌導致的虧損問題,則要焦企根據市場需求,對產量進行控制,當供需平衡甚至偏緊的情況下,

那焦企能挺直腰板獲得定價權,2016年部分時間及今年上半年因焦炭供不應求,焦炭價格猛漲,鋼廠為了生產寧願漲價去採購焦炭,彼時焦企掌握主動權,而目前情況反轉。”徐向春解釋。

而在目前諸多不利的情況下,上游焦煤價格也處於下滑態勢,但是非同步的下滑,讓焦炭價格仍是如履薄冰。

弘業期貨研報指出,焦煤市場延續弱勢,進入11月份後,山西、江蘇等地焦化廠陸續執行嚴格限產政策,

焦化廠基本以消化焦煤庫存為主,焦煤需求萎縮明顯,煤企庫存攀升明顯,價格承壓較大,山西、山東、河北等地焦煤價格延續下行態勢,從10月份至今,山西地區中高硫主焦煤價格普跌,累計降幅在100-200元/噸,其中主焦煤S1.6累計降200元/噸,主焦煤S2.0累計降150元/噸,降後呂梁主焦煤S1.6出礦含稅1020元/噸。山東精煤市場價格普跌90-130元/噸,河北地區焦煤價格普跌50元/噸。

銀河期貨也表示,近期山西、山東、河北等地焦煤都有陸續下跌,焦企成本有所下移,但考慮目前焦企盈利水準及後期環保趨嚴,焦企產能利用率大概率繼續下降,供給繼續收縮。

不過,據“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資料顯示,焦煤與焦炭下降幅度並非同步,以唐山市場行情為例,煉焦煤價格從9月1500元/噸降至11月1400元/噸,僅降100元/噸,而二級冶金焦價格從9月2290元/噸將至11月1615元/噸,下將達675元/噸。

“焦煤比焦炭降價少,很難扭轉焦企虧損局勢,焦煤企業相對強勢,除非是庫存難消化才會降價,現在焦企與焦煤企業談降價,很難實現。”徐向春告訴記者,冬季限產結束前後時間,鋼廠出現複產,焦鋼矛盾會得到緩和,焦企目前這種尷尬處境也會得到化解。

近期山西、山東、河北等地焦煤都有陸續下跌,焦企成本有所下移,但考慮目前焦企盈利水準及後期環保趨嚴,焦企產能利用率大概率繼續下降,供給繼續收縮。

不過,據“我的鋼鐵”提供的最新資料顯示,焦煤與焦炭下降幅度並非同步,以唐山市場行情為例,煉焦煤價格從9月1500元/噸降至11月1400元/噸,僅降100元/噸,而二級冶金焦價格從9月2290元/噸將至11月1615元/噸,下將達675元/噸。

“焦煤比焦炭降價少,很難扭轉焦企虧損局勢,焦煤企業相對強勢,除非是庫存難消化才會降價,現在焦企與焦煤企業談降價,很難實現。”徐向春告訴記者,冬季限產結束前後時間,鋼廠出現複產,焦鋼矛盾會得到緩和,焦企目前這種尷尬處境也會得到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