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印度電影裡的歌舞,都對得起吃下去的每一塊飛餅

清明節的小長假,你是否在人山人海的交通裡擠到癱瘓?

AV畫質實在是浮想聯翩。

不過YOYO很認真的去了趟印度。

嗯,在電影裡。

現影視作品的市場越來越大,各國家的文化也通過電影市場在傳播。從電影裡,我們看到的除了是製作越來越精良的畫面和工藝,還有各個國家最核心的文化體現。

好比提到美國電影,

想到好萊塢。

提到中國電影,想到古裝。

提到泰國電影,滿腦逆天顏值和接受無能的口音。

提到印度電影,就是一言不合就尬舞了。

作為一個多語言國家,歌舞就是印度人共同的語言。

聽不懂?不如跳舞。

不會講?不如跳舞。

心情好?不如跳舞。

想吃飛餅?不如跳舞。

▼▼▼

歌舞是印度人的特有文化。一部經典的寶萊塢影片中,至少含有五六段歌舞,而且大部分是大團圓結局。這類將各種元素糅合一起的文化,也就被叫做“馬薩拉”文化。

(“馬薩拉”在印地語中意為“混合香料”。)

1

《流浪者》電影海報

1955年,第一部引進中國的印度電影《流浪者》,

上映時就引發轟動。影片中的拉茲之歌所講述的流浪者們的悲慘生活,讓中國人民有著很深的共鳴。也是對印度電影的一種認可。

從此,印度電影開始走入大眾視線。

2

《寶萊塢生死戀》電影海報

印度電影中,歌舞巔峰水準的代表作,非《寶萊塢生死戀》莫屬。

影片中既有印度歌舞精湛的表演,又有著豐富的視覺衝擊,挑逗觀眾的神經。亦真亦幻,美感十足。

歌舞也成為影片中敘事和抒情的重要部分。

3

印度電影的題材也在與時俱進。

近代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和《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等,

電影開始直面種族問題,反思教育體制等。當然,兩部電影裡面的歌舞片段一樣是亮點。

▼▼▼

歌舞要精彩,音樂是關鍵。

音樂是讓觀眾能在最短的時間感同身受的媒介。

印度音樂中所用的樂器,千百年來沒有很大的改動。

其中最為大眾所知的是西塔琴,以及塔布拉鼓。

西塔琴

印度音樂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樂器。

它可以分別表達喜感、恐怖、厭惡、憤怒等九種感情☆禁☆色彩。除此之外,它還有相當複雜的結構。西塔琴的演奏從坐姿到演奏,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才可以演奏出其獨特的西域風情。

塔布拉鼓

世界上最複雜的鼓。

演奏者需要用手掌和手指去製造豐富多變的聲音。光是這麼一對鼓,就能演奏出超過20種的聲音排列和節奏。其音色更是讓人過耳不忘。

西塔琴演奏大師拉維香卡曾說:“印度音樂中,以一個音進行到另一個音,不是一種直線式的,而是一種精緻巧妙的運動,裝飾音是自然產生,絕不是任意加上去的,這種裝飾音是印度音樂的基礎。”

所以,若想體驗印度音樂的這種精緻,除了親臨印度國,黑膠音樂是個不二選擇。

老黑膠玩家常說黑膠的“現場感強”,黑膠的樂器特別突出,層次分明而且聲音細膩,細節非常豐富。

說句矯情的,聽爵士,好像能聽到小號裡滾動的吐沫星子和架子鼓上飛揚的塵土。

那麼,用黑膠唱機聽印度音樂會不會聞到飛餅的香味呢?

印度音樂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樂器。

它可以分別表達喜感、恐怖、厭惡、憤怒等九種感情☆禁☆色彩。除此之外,它還有相當複雜的結構。西塔琴的演奏從坐姿到演奏,都有著嚴格的要求,才可以演奏出其獨特的西域風情。

塔布拉鼓

世界上最複雜的鼓。

演奏者需要用手掌和手指去製造豐富多變的聲音。光是這麼一對鼓,就能演奏出超過20種的聲音排列和節奏。其音色更是讓人過耳不忘。

西塔琴演奏大師拉維香卡曾說:“印度音樂中,以一個音進行到另一個音,不是一種直線式的,而是一種精緻巧妙的運動,裝飾音是自然產生,絕不是任意加上去的,這種裝飾音是印度音樂的基礎。”

所以,若想體驗印度音樂的這種精緻,除了親臨印度國,黑膠音樂是個不二選擇。

老黑膠玩家常說黑膠的“現場感強”,黑膠的樂器特別突出,層次分明而且聲音細膩,細節非常豐富。

說句矯情的,聽爵士,好像能聽到小號裡滾動的吐沫星子和架子鼓上飛揚的塵土。

那麼,用黑膠唱機聽印度音樂會不會聞到飛餅的香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