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宋高宗殺嶽飛,與嶽飛要迎回二聖以及建言立儲無關

宋高宗趙構為何要處死嶽飛?這個千百年來的未解之謎,一直是史家、民間爭議的話題。民間比較流行的看法有兩個,一個是因為嶽飛宣稱要直搗黃龍、迎回二聖(被金兵俘虜的徽欽二帝),

宋高宗害怕父兄回來,他的帝位不保,故而以莫須有為名,殺掉了嶽飛;另一個是岳飛曾建言立儲,壞了武將不得干預立儲的規矩,因而遭致宋高宗的猜忌,導致被殺。

這兩個說法雖流行,卻都不靠譜。

先看所謂的迎回二聖。這個口號其實是宋高宗最先喊出來的,畢竟父兄都成了俘虜,你不能當了皇帝,就不管他們的死活啊,這是孝悌倫理,是大是大非的問題。所以,

迎回二聖就代表著政治正確,宋高宗必須這麼喊,臣子們也必須跟著喊,不光是岳飛,其實大家都是這麼喊的。

嶽飛

口號嘛,喊喊也就罷了,沒人會當真,嶽飛也不會真的認為他能從江南打到吉林去。

不僅如此,在迎回二聖問題上,嶽飛的敏銳性還是很強的。

1135年宋徽宗去世,1137年,南宋方面才知道這個消息,嶽飛從此不再提二聖,而且還率先把二聖改為天眷,即皇帝的親戚,岳飛以此來向高宗表忠心:您是大宋唯一合法的皇帝。所以,因為嶽飛要迎回二聖而殺岳飛,完全是無稽之談。

再看立儲之事。立儲之所以成為南宋初年的大事,是因為宋高宗南逃中受到驚嚇,失去了生育能力,他的兒子又早夭,以致無後,宋高宗只得從民間尋來宋太祖的後代,

養在宮中做養子,立儲自然成了矚目的大事,這不,連金國也來湊熱鬧。

宋高宗

1137年,岳飛探聽金人欲將被俘的宋欽宗兒子趙諶(chen)送回南宋當太子,為阻止金人搞亂南宋的陰謀,岳飛向宋高宗建議立養子趙瑗為太子,以此確立宋高宗的正統地位。

原本岳飛是一片忠心,結果宋高宗卻不高興了,說“卿言雖忠,然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 宋高宗這火發的確實毫無道理,雖說宋代有武人不干預立儲的規矩,但情勢緊急,為社稷計,嶽飛的做法也沒大毛病。

宋高宗也知道嶽飛是一片忠心,可能覺得剛才有些失態,把話說重了,嶽飛走後,宋高宗在見薛弼時,對薛弼說:“飛意似不悅,卿自以意開諭之。”這是讓薛弼去安慰嶽飛。

岳母刺字

其實,這件事過後宋高宗也沒往心裡去,第二年,宋高宗召見岳飛時,還特意讓嶽飛去後宮見過養子趙瑗,可見,宋高宗這是有意彌補上次的失態,說明在立儲這事上,他還是信任嶽飛的,以此為由殺嶽飛並不能成立。

可見,這兩個流行的說法都不靠譜。說到底,嶽飛被殺源于皇帝對武將的猜忌,而岳飛與宋高宗意見相左又常不聽指揮,君臣的間隙越來越大,猜忌不斷加重,最終導致了嶽飛冤獄被殺,後面將另寫一篇新文詳細闡述。

說到底,嶽飛被殺源于皇帝對武將的猜忌,而岳飛與宋高宗意見相左又常不聽指揮,君臣的間隙越來越大,猜忌不斷加重,最終導致了嶽飛冤獄被殺,後面將另寫一篇新文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