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熔古鑄今·當代金石書畫名家邀請展——漆鋼

作者簡介

漆 鋼

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行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重慶市文聯副主席、重慶市書法家協會主席,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重慶師範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客座教授。

作品多次入展中國書協舉辦的各類大展並獲獎。

出版《中國當代中青年書畫家精品集·漆鋼卷》。《中國書法大典·當代書法名家系列作品集·漆鋼》《中國書壇名家手卷系列叢書·漆鋼卷》。《若行若舞—當代中國行書名家作品集·漆鋼》等。

多次在中國書法家協會舉辦的展覽中擔任評委。

作品欣賞

臆說漆鋼

安為年

晚明張岱議論彈琴雲:“其間勾留之巧,穿度之奇,呼應之靈,頓挫之妙,真有非指非弦、非勾非剔,一種生鮮之氣,人不及知,己不及覺者。非十分純熟,十分淘洗,十分脫化,必不能到此地步。蓋此練熟還生之法,自彈琴撥阮、蹴鞠吹簫、唱曲演戲、描畫寫字、作文做詩,凡百諸項,皆藉此一口生氣。”真慧人慧語。讀張岱之文章,

觀漆鋼之書法,莫不感此生鮮之氣,故試易一字——易“弦”為“筆”,移為漆鋼道兄寫真。

張岱資性空靈,遊戲三昧,無所不精,漆鋼如是。張岱推重王右軍、蘇東坡、米南宮、陸放翁、倪雲林、徐文長,漆鋼如是。我常疑君是張子轉世。或謂張岱茶淫而滴酒不沾,漆鋼反之,我說正是前生已經品盡天下名茶,紈絝子弟投生尋常百姓家,為之一變而已。君祖籍江津——自古人文薈萃之地。清風惠化,祖父啟蒙。

求學謀生于渝州,時運遇合,文藝於君如磁之引鐵。好讀雜書、好吟詩作文、好描畫寫字、好唱歌、好博弈,于武林掌故,如數家珍,一口生氣貫通之,皆臻神妙。兼以善飲酒好啖牛肉,好熬夜。數年前,君三十歲前後,書法作品即頻頻在全國大展上入選、獲獎,自名其齋曰:“三不如”,有由博至約之思。“三”者,蓋立讀書、做詩作文、臨池之志也;“不如”者,君內秀,恂恂自警之意也。君二十余歲時曾作歌手,
因苦於與讀書寫字相衝突,遂斷然放棄,知君歌喉者說:“歌壇從此少了一位歌星。”君七齡時,逢街坊間對弈,從旁觀戰,將枰中驅遣佈設,默記於心,移時與成人較技不復多讓。然於此僅為愛好而已,其興趣點終在筆墨丹青中,知君棋藝者說:“棋苑從此少了一員健將。”君甘於寂寞,耐得貧困,十餘年床邊棋枰,成伴君之功臣:打譜用它,讀書用它,作書用它。連八尺對、六尺中堂亦多產於上。
君長於行草書。幼年築基於唐楷;“文革”後臨習漢碑、魏碑數十品,于《石門銘》用功最勤,得其勁氣;九十年代中期著力帖派書風,深研王羲之、黃山谷、米芾、王鐸、傅山、遺其形貌,采其神氣;近年大字參徐渭、小楷參倪瓚,涵泳董其昌、于右任、謝無量,體勢多變,能以不同筆法作多種風格之行草書。君複精於雀戲,然偶邀牌友作方城手談,放炮下,未斤斤於勝負,自言喜其座中彼此漫無目的閒聊時事、趣事之輕鬆氛圍也。君先後得魏宇平、江友樵、周永健諸名家薰陶,讀書益多,識見益高;廢楮成山,退筆成塚,揀選無心落筆,驟然得之之作示人,道法自然之深心。“穿谷瀑聲來客枕,逼花雨氣洗塵心。”,“煙雲如夢迷雙岸,竹樹臨秋覆半城”。君于登山臨水間吟得。自書之,寓駿快於頓挫,出新意於舊規。山程水驛之興致,境與夢合,神遇跡化,空靈出於堅實。

趨承古人經典為書者不二法門,苦練能到純熟。然非資性空靈之人不能淘洗、不能脫化。漆鋼道兄,藉此一口生氣,早得此練熟還生之正傳,令我清饞。

二零零四年十月七日

君先後得魏宇平、江友樵、周永健諸名家薰陶,讀書益多,識見益高;廢楮成山,退筆成塚,揀選無心落筆,驟然得之之作示人,道法自然之深心。“穿谷瀑聲來客枕,逼花雨氣洗塵心。”,“煙雲如夢迷雙岸,竹樹臨秋覆半城”。君于登山臨水間吟得。自書之,寓駿快於頓挫,出新意於舊規。山程水驛之興致,境與夢合,神遇跡化,空靈出於堅實。

趨承古人經典為書者不二法門,苦練能到純熟。然非資性空靈之人不能淘洗、不能脫化。漆鋼道兄,藉此一口生氣,早得此練熟還生之正傳,令我清饞。

二零零四年十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