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深埋鐵路下方的管道斷裂,看供水專職“醫生”如何成功“手術”

圖為搶險現場

“黃工長,此處未發現漏水跡象。”“確認無誤後前往下一處易漏點!”3月23日淩晨,

西昌供電段西昌南供電車間管道工區工長黃顯斌正帶領3名管道工夜巡查漏點,從22日23時開始,他們已經巡視了10餘公里管路,一刻未休息。

四通八達的管道從西昌南給水所引出,是本地區3個站段、1個車站以及周邊居民生產生活用水的“大動脈”。

22日22時25分,給水所泵機突然增大的噪音引起了值班員姚又元的警覺,雖然系統尚未報警,但細心的她還是從儀錶盤資料中發現了異常,

並立即向車間給水技術員石玉彙報情況:“石姐,給水所二號離心泵運行電流突然增加,水流量暴增一倍,恐怕是給水管漏水。”

“先觀察10分鐘,排除使用消防栓等臨時用水情況。不要貿然停水,以免擴大影響範圍。”石玉鎮定地說。她是給水崗位的“巾幗老將”,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確認險情。10分鐘後,仍未恢復正常,石玉一邊通知值班員匯總情況上報段調度,

一邊迅速安排管道工區緊急夜巡。

23日7時,經過一夜搜尋,黃顯斌一行終於在西昌南貨場專用遷出線旁發現泥沙翻漿痕跡。“給水管道大部分深埋地下,短時間很難發現故障位置。”黃顯斌說,“這是向機務段供水的主管路,穿過貨場遷出線,鐵道調車作業頻繁,兩側開挖位置窄小,施工條件異常困難,看來要打一場大仗哩!”說著,他一邊向車間彙報巡查結果,一邊安排人員將機務段方向轉為副管路供水。

由於故障位置靠近鐵路,而管道作業必須開挖動土,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該段積極與工務、電務相關單位協商,共同確定作業範圍,反復推敲作業流程,三方共保搶險安全。段技術科負責人向遠彬說:“只要能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把影響範圍縮到最小,我們在施工計畫、相互配合和安全卡控上再怎麼小心都不為過。”

管道深埋地下近2米,

需要挖開土層才知道破損情況,單是挖坑就讓人有些吃不消。青工桂偲洋不畏艱難,破損管道剛剛露出,他便跳到有小腿深的積水中查找管道破損位置,然後彙報情況說:“彎頭處沒有漏水,肯定是鐵道下面那段出了問題。”向遠彬結合現場情況,分析道:“這段管道常年被來往火車壓迫產生沉降,外部套管出現高差,所以才會導致內部管道斷裂,這次必須換上直徑較小的管道,
留出足夠的空隙,以防險情再次發生。”

更換管路長、作業面狹小,經過研究討論後,黃顯斌決定採取不挖開鐵道基礎、分段拆換的方式,這樣既不影響行車,還能夠節約施工成本。確認搶修方案可行之後,為了確保及時供水,西昌南管道工區迅速分工,一組在不影響鐵道的前提下繼續擴大施工坑道、破碎拆除老舊管道,另一組返回工區預製PE管彎頭、切割更換管材、準備作業機具,為確保品質,新鋪設的管路每一處接頭都被管道工們反復檢查確認。

3月25日12時,經過近60小時的搶修,這段通向機務段的“大動脈”終於恢復正常。黃顯斌抹去額頭上的黃泥,挺了挺腰,認真地說:“我們管道工就是鐵路供水‘動脈’的專職醫生,一次成功的‘手術’至少能確保管道‘健康’十年!”(馬志鵬)

為確保品質,新鋪設的管路每一處接頭都被管道工們反復檢查確認。

3月25日12時,經過近60小時的搶修,這段通向機務段的“大動脈”終於恢復正常。黃顯斌抹去額頭上的黃泥,挺了挺腰,認真地說:“我們管道工就是鐵路供水‘動脈’的專職醫生,一次成功的‘手術’至少能確保管道‘健康’十年!”(馬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