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互聯網倒逼農業革命

互聯網農業是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的一次農業生產力革命。政策利好催生了大量新興互聯網科技企業投入到農業領域,互聯網融合農業的趨勢越演越烈。

因為互聯網的滲透,

農業生產力的三大要素——勞動者、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均已發生本質性變化,昭示著中國農業正在互聯網的推動下醞釀一場深刻的變革。

從勞動者來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群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而是掌握著最新科技的新農人。新農人,特指具備現代經營理念,借助互聯網及資訊技術,參與農林牧漁等產業鏈經營的新型農業經營者。這類新型農業經營者主要借助于土地流轉新政,

通過承包或其他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並進行養殖、種植管理,依託互聯網開展科學化、系統化、資訊化的農業生產或經營活動。

新農人主要由三部分人群構成:一是農村本地人、返鄉者,他們接受了互聯網技術的洗禮,用學到的新技術回鄉創業,以淘寶、京東等協力廠商電商平臺作為農產品產銷流通管道;二是來自外鄉或城市的外來者,他們為當地農村帶來了新的知識和理念,

啟蒙了當地老百姓的網路意識,促進了互聯網農業的普及;三是新進入農業和農村的跨界人士,他們具備農業之外的其他職業背景,依託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商業組織,通過互聯網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吸引風險資本的加入。

新農人深受互聯網思維和資訊化影響,具有變革和創新精神,在生產管理上也突破傳統的低效模式,帶領現代農業朝科學化、智慧化生產管理方向轉變。新農人是新一代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業探索者,他們的崛起將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和管理水準,帶動農業向資訊化、市場化、現代化快步邁進,未來農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科技化程度將更高。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包括農民網商在內的新農人大約有近百萬戶。

從勞動工具來看,運作於土壤之上的不再是傳統的農具和機械,而是通過物聯網技術連接起來的自動化設備和機械。農業物聯網是互聯網的延伸和擴展,其核心和基礎仍是互聯網,只是資訊交換的終端通過各種感測器延伸到了土壤、大氣、微生物、化學物質和自動化機械之間,並通過網路系統進行管理運行。


物聯網技術在發達國家已經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近兩年,在我國政府的大力推行下,國內農業領域也開始嘗試使用物聯網技術,在不少地區已經產生了增產增收的積極效果。物聯網作為互聯網+的底層技術和應用,正在塑造我國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傳統農業流通的商業模式也將隨之發生巨大的變化。

傳統農業流通的商業模式也將隨之發生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