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鳳凰教育家|對話青島上清路小學校長李華:情懷至上,打造沒有圍牆的學校

精華索引

“向上向善,辦有溫度的教育,做有情懷的教師,把最美好的教育留給最好的童年。”這是一位從事教育行業30餘年的教育工作者的體悟,有溫度、有情懷,也是教師生命的真實寫照。

一路走來,她見證了學校日新月異的變化,看到了學生的成長,老師的進步。她就是青島上清路小學校長——李華,本期“鳳凰教育家”的受訪者。

辦百姓身邊的好學校

做有情懷的好教師

初見李華校長,她臉上溫暖而堅韌的笑容讓人印象深刻。作為一名有著近20年一線校長經歷的教育者,關於教師的培養,她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認為:老師的專業成長和道德情懷的培養非常重要。

具體的來說,一個優秀的教師要有三個維度:教師的教學生命長度,即做好教師的專業成長;教師的社會角色寬度,除了教師身份,他們有自己的社會角色,在家庭中是好妻子、好丈夫、好兒女,在社會中是好公民;教師的精神層次高度,即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追求,把教育事業當作一種信仰來做。這三個維度就把文化自覺滲入到每個教師的血脈之中,也形成了上清路小學獨有的教師文化——“愛心、智慧、責任、奉獻”。

作為一校之長,李華具有一種樸素教育的理想,那就是“辦百姓身邊的一所好學校,滿足社區居民對美好教育的需求,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她始終認為美好教育是美好生活的基石,教育者有責任擔負起百姓的這種美好的願望。

因此,在教師團隊的建設方面,李校長也希望讓每個上清老師都成為具有教育情懷的教師。

因為一個老師在講臺上水準的高低決定了整個班級整個教育的品質高低。一個好的老師,會帶動一批好的學生。因此,上清路小學通過“小手拉大手,提高滿意度”、教師大走訪、最美上清人評選等師德師風活動宣導每個上清老師做人民滿意教師,辦人民滿意教育;通過“閱讀領航”、線下線上專項培訓、“清論壇”、TED演講、跟蹤式磨課等活動提高教師專業素養;通過過程性評價、深度調研、“梯級名師”建設、專案式培訓等活動打造優秀教師團隊。

構建“愛、智、趣”課程

辦有溫度的教育

教育本質是什麼?李華認為,教育是激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力量,是溫暖心靈的詩篇,是持續成長的動力,是獨特的文化現象。而學校是營造、浸潤、傳承、創新與發展這種文化的最重要的場所。多年的校長工作,她最深刻的體會是每所學校都有其獨特的學校文化,反映出獨特的辦學氣質,可以模仿但不可以複製。因此,李校長在上清路小學的辦學過程中,傳承學校優秀文化內涵,提出“構建有愛、有智、有趣的教育”,努力把教育資源的最優化轉化為學生發展的最優化,實現“做最好的自己”的辦學目標。

近年來,學校構建了“有愛、有智、有趣的育人文化”“清新、高雅、自然、和諧的環境文化”“民主、自律、動態、長效的制度文化”“愛心、智慧、責任、奉獻的教師文化”“快樂、自信、勤學、尚德的學生文化”“規範、個性、多元、發展的課程文化”六大文化,凸顯了學校辦學特色,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學品質。

學校以“文化涵養品質,課程彰顯特色”為引領進行課程改革,依託上清路小學學生“愛潤於心”、“啟智于學”、“康健於體”、“情趣于美”、“創新於行”的五大核心素養,構建起以“整合拓展類課程、專案開發類課程、體驗實踐類課程”為途徑的“球型”課程結構。其充分挖掘了教師的潛能,滿足了學生的個性需求,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說到學校課程,李校長滔滔不絕。“我們宣導走班選課,將課程資訊發佈到微信平臺中,學生們通過網上選課報名、發佈課程需求、填寫課程回饋,深受孩子喜歡。”“我們開設‘清雲線上’網上線上課程,情趣語文、玩轉數學、E課程、清童畫語、清樂飛揚等欄目進一步豐富了課程體系。”“我們還有清韻書香、清菁律動、清樂飛揚、清童畫語、清靈創客五個特色專案工作站,囊括音樂、體育、科技、美術等26個特色專案,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我們上清的孩子最喜歡的是‘上清講堂’這個講座類課程,聽課的學生完全打破年級、班級限制,經過手機微信預約參與講座活動。邀請大咖、家長及學生作為主講人。孩子們一起舉辦氣候峰會;一起舉行過音樂秀場;一起組織各國錢幣展。飛機師爸爸來了,和孩子們一起走進過航空教室;建築師爸爸來了,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過城市規劃;品酒師爸爸來了,和孩子們一起感受釀酒文化。更令學生喜歡的是,他們還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手機用戶端進行“點課”,學校根據“民意”邀請名家進校開課:劉伯承之子劉蒙將軍為孩子們講過書法;世界指畫大師王春林教孩子用手指作畫;非物質傳承人李文玲大師讓孩子們愛上剪紙;作家譚旭東伯伯與孩子們一起探秘童話世界。大師們滿足了孩子高端的課程需求。經過幾年的發展,‘上清講堂’已經成為學生最喜歡的明星課程。”

看著李校長興奮的侃侃而談,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她關注每個上清學子的個性發展,希望讓每一個學生成為課程的受益者,成就最好的自己!

借助互聯網+

打造沒有圍牆的學校

談到學校未來的發展,李華校長也有她獨特的認識,她反復提到:學校未來的發展一定要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必須與時俱進。結合青島教育發展的目標“堅持現代化引領,國際化驅動,資訊化支撐,特色化發展,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上清路小學在制定學校五年發展規劃時,就提到“建一所沒有圍牆的學校,成就做最好的自己”的美好願景。

上清路小學作為全國NOC資訊化教育實驗學校、青島市首批現代化學校,青島市首批智慧學校,一直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的改革和實踐。學校建有人人通平臺、Pad教室、3D實驗室、錄播教室、機器人教室等高端的數位化校園環境。全面推進資訊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推進“電子書包”、“微視頻”“清雲線上課堂”的開發與應用。作為青島市翻轉課堂聯盟實驗校,不斷實踐研究中逐漸形成“三大模組”“六個流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習空間人人通”項目獲得教育部線上教育評選的“優秀項目”,學校連續三年在青島舉辦的國際教育資訊化大會中進行案例交流,表現不俗。

李華進一步表示,“打造沒有圍牆的學校”也意在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即學習不僅僅限於課堂,而更多的是讓學生去收集、整理相關資料,甚至身臨其境地體驗書本裡的內容,從而呈現出自己的感受。這就是說,在實體層面的突破之後會達到精神層面的獲得,進而達到知識的無限拓展。孩子的興趣和樂趣以及內驅力也會得到很好的激發。“讓孩子站在課堂正中央。”李華堅定的表示,“因為,我們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

她還提到:她心目中的未來學校將從“互聯網+文化育人;互聯網+課程建設;互聯網+學科教學;互聯網+教師培養;互聯網+學生成長;互聯網+家校合作”等六條途徑打造“互聯網+智慧學校”的最終目標,相信未來一定能為青島教育界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李華校長這種“向上向善,辦有溫度的教育,做有情懷的教師”的理念,充分體現了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堅守,讓人為之動容,相信在她的帶領下,上清路小學將會綻放出一朵朵絢麗的“未來之花”。

影響青島的力量青島城市精英資訊第一微刊

鳳凰青島公號現已全網多平臺運營,歡迎各位就近關注!

鳳凰青島微信小助手上線啦!

添加微信:qdifeng001

獲取更多驚喜!

可以模仿但不可以複製。因此,李校長在上清路小學的辦學過程中,傳承學校優秀文化內涵,提出“構建有愛、有智、有趣的教育”,努力把教育資源的最優化轉化為學生發展的最優化,實現“做最好的自己”的辦學目標。

近年來,學校構建了“有愛、有智、有趣的育人文化”“清新、高雅、自然、和諧的環境文化”“民主、自律、動態、長效的制度文化”“愛心、智慧、責任、奉獻的教師文化”“快樂、自信、勤學、尚德的學生文化”“規範、個性、多元、發展的課程文化”六大文化,凸顯了學校辦學特色,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學品質。

學校以“文化涵養品質,課程彰顯特色”為引領進行課程改革,依託上清路小學學生“愛潤於心”、“啟智于學”、“康健於體”、“情趣于美”、“創新於行”的五大核心素養,構建起以“整合拓展類課程、專案開發類課程、體驗實踐類課程”為途徑的“球型”課程結構。其充分挖掘了教師的潛能,滿足了學生的個性需求,落實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說到學校課程,李校長滔滔不絕。“我們宣導走班選課,將課程資訊發佈到微信平臺中,學生們通過網上選課報名、發佈課程需求、填寫課程回饋,深受孩子喜歡。”“我們開設‘清雲線上’網上線上課程,情趣語文、玩轉數學、E課程、清童畫語、清樂飛揚等欄目進一步豐富了課程體系。”“我們還有清韻書香、清菁律動、清樂飛揚、清童畫語、清靈創客五個特色專案工作站,囊括音樂、體育、科技、美術等26個特色專案,滿足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

“我們上清的孩子最喜歡的是‘上清講堂’這個講座類課程,聽課的學生完全打破年級、班級限制,經過手機微信預約參與講座活動。邀請大咖、家長及學生作為主講人。孩子們一起舉辦氣候峰會;一起舉行過音樂秀場;一起組織各國錢幣展。飛機師爸爸來了,和孩子們一起走進過航空教室;建築師爸爸來了,和孩子們一起討論過城市規劃;品酒師爸爸來了,和孩子們一起感受釀酒文化。更令學生喜歡的是,他們還可以根據需要通過手機用戶端進行“點課”,學校根據“民意”邀請名家進校開課:劉伯承之子劉蒙將軍為孩子們講過書法;世界指畫大師王春林教孩子用手指作畫;非物質傳承人李文玲大師讓孩子們愛上剪紙;作家譚旭東伯伯與孩子們一起探秘童話世界。大師們滿足了孩子高端的課程需求。經過幾年的發展,‘上清講堂’已經成為學生最喜歡的明星課程。”

看著李校長興奮的侃侃而談,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她關注每個上清學子的個性發展,希望讓每一個學生成為課程的受益者,成就最好的自己!

借助互聯網+

打造沒有圍牆的學校

談到學校未來的發展,李華校長也有她獨特的認識,她反復提到:學校未來的發展一定要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必須與時俱進。結合青島教育發展的目標“堅持現代化引領,國際化驅動,資訊化支撐,特色化發展,落實立德樹人的任務”,上清路小學在制定學校五年發展規劃時,就提到“建一所沒有圍牆的學校,成就做最好的自己”的美好願景。

上清路小學作為全國NOC資訊化教育實驗學校、青島市首批現代化學校,青島市首批智慧學校,一直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的改革和實踐。學校建有人人通平臺、Pad教室、3D實驗室、錄播教室、機器人教室等高端的數位化校園環境。全面推進資訊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推進“電子書包”、“微視頻”“清雲線上課堂”的開發與應用。作為青島市翻轉課堂聯盟實驗校,不斷實踐研究中逐漸形成“三大模組”“六個流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習空間人人通”項目獲得教育部線上教育評選的“優秀項目”,學校連續三年在青島舉辦的國際教育資訊化大會中進行案例交流,表現不俗。

李華進一步表示,“打造沒有圍牆的學校”也意在打破物理空間的限制,即學習不僅僅限於課堂,而更多的是讓學生去收集、整理相關資料,甚至身臨其境地體驗書本裡的內容,從而呈現出自己的感受。這就是說,在實體層面的突破之後會達到精神層面的獲得,進而達到知識的無限拓展。孩子的興趣和樂趣以及內驅力也會得到很好的激發。“讓孩子站在課堂正中央。”李華堅定的表示,“因為,我們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孩子的成長。

她還提到:她心目中的未來學校將從“互聯網+文化育人;互聯網+課程建設;互聯網+學科教學;互聯網+教師培養;互聯網+學生成長;互聯網+家校合作”等六條途徑打造“互聯網+智慧學校”的最終目標,相信未來一定能為青島教育界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李華校長這種“向上向善,辦有溫度的教育,做有情懷的教師”的理念,充分體現了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堅守,讓人為之動容,相信在她的帶領下,上清路小學將會綻放出一朵朵絢麗的“未來之花”。

影響青島的力量青島城市精英資訊第一微刊

鳳凰青島公號現已全網多平臺運營,歡迎各位就近關注!

鳳凰青島微信小助手上線啦!

添加微信:qdifeng001

獲取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