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慈禧要殺此人,英國女王卻為他求情

1880年1月3日,清廷發佈了一道措辭嚴厲的上諭,宣佈剝奪完顏崇厚所有的官職,並交刑部議罪。3月,在慈禧指示下,刑部判處崇厚斬監侯,等秋審過後,就可以砍掉崇厚的腦袋。

消息傳出,

京城官員無不拍手稱快,而俄國公使卻到總理衙門表達了最強烈的抗議,稱處死崇厚是對俄國的侮辱,其他各國駐京公使也紛紛向總理衙門表達他們的意見:處死崇厚與國際慣例不符。那麼,完顏崇厚是誰?為什麼要處死他卻引起了一場國際風波?

完顏崇厚這個人說起來家庭背景很顯赫,他的父兄還全都是進士出身,只是輪到他卻總是科舉不中,無奈家裡為他捐納買了個官,

從此步入仕途。

1861年,崇厚被調任到天津,充任三口通商大臣。這是一個與洋人打交道的官職,崇厚既不懂洋務,也不懂外交,他處理洋務的原則很簡單:小國的要求一律駁回,大國的要求,該憤怒要憤怒,憤怒之後該答應還是要答應。就這樣,他在這個重要的位置上居然稀裡糊塗的混下去了。

完顏崇厚

1870年,發生了天津教案,包括法國駐天津領事在內共有20多名法國人被天津暴民殺死。法國威脅要與清廷開戰,為了挽回局面,清廷決定派使團去法國道歉,而事情既然發生在崇厚的地界上,那自然要崇厚戴罪立功了,於是,崇厚官降一級,率團去了法國。

就這樣一個根本不懂洋務不懂外交的人,稀裡糊塗率使團來到法國。

只是,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剛剛戰敗,皇帝拿破崙三世成了俘虜,而在崇厚1871年1月到達法國時,又爆發了巴黎公社革命,直到11月,法國總統梯也爾才接見了崇厚,並接受了崇厚的道歉。

法國能接受道歉,完全是其已焦頭爛額,根本顧不上中國。但自古以來,人們就是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所以在慈禧眼裡,殺了法國這麼多人,崇厚去了趟法國,只說了聲SORRY,這就沒事兒了,這洋務差事辦得好,

是個人才,於是,崇厚就被調去了總理衙門。

其實,前文已經說了,崇厚的理念很簡單,對列強的要求,憤怒之後該答應還是要答應的,至於法國這事辦的漂亮,那是因為法國壓根就沒提要求啊。不管怎麼樣,這個明明不懂洋務的人卻在洋務的路上一路高升,直到他去俄國談判才徹底漏了餡。

慈禧

話說,1871年俄國以暫管為由,佔領了伊犁。伴隨著左宗棠在西北的節節勝利,清廷決心找俄國要回伊犁。這項重任就交給了有著豐富“外交經驗”和成功案例的崇厚,1879年,崇厚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赴俄國談判。

在談判桌前,俄國人發現崇厚原來是個啥都不懂的蠢材。事情也就好辦了,俄國人提出,伊犁是要還給大清的,但是你要答應我的條件。崇厚自然要憤怒一下,然後該答應還是要答應啊,於是,在1879年10月,崇厚與俄國簽訂《裡瓦吉亞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俄國是將伊犁城歸還給清廷,但伊犁周邊大部分土地都要割讓給俄國,使伊犁成為一個三面環俄的孤城,俄國還攫取了在中國貿易的特權,中國還要向俄國支付500萬盧布佔領費。

在崇厚看來,他的任務完成了:不是讓我討回伊犁城嗎?這不是俄國已經答應歸還伊犁了嗎?但朝廷上下已經翻天了:為了討回伊犁城,居然還要割讓更多的土地,天底下還能有比這更愚蠢的事情嗎?

所以,震怒之下的慈禧要以違抗聖旨、擅權誤國為由處死崇厚。俄國當然坐不住了,這分明是打俄國的臉,各國的駐京公使則認為簽訂一個不利於本國的條約,就要處死簽約的外交特使,這與國際慣例不符,為了外交人員的共同利益,這個先例不能開。

維多利亞女王

處死崇厚的事就這樣鬧大了,歐洲的報紙也都紛紛做了報導,他們全部抱著同情崇厚的態度,稱崇厚是一個不幸的特使。崇厚的遭遇居然還得到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憐憫,維多利亞女王在為崇厚的命運震驚之餘,給在中國的威妥瑪發去電報(19世紀70年代,海底電報電纜已經從倫敦鋪到了香港),要求威妥瑪以她的名義請求慈禧太后特赦崇厚。

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君主為他求情,崇厚這面子可真夠大的。慈禧當然要給維多利亞女王面子了,而作為始作俑者,俄國也承受了壓力,為了自己的顏面,俄國也向清廷表示,只要崇厚不死,可以與清廷重新談判。於是,在1880年8月,崇厚暫時被釋放了,當然崇厚的命運還要看重新談判的結果。

此後,清廷派出曾紀澤出使俄國,經過艱苦的談判,曾紀澤與俄國簽訂了新的條約,一些被崇厚割讓的土地又被曾紀澤要了回來,俄國的通商特權也得到了限制,雖然新訂的條約仍然是不平等條約,但考慮到改約的艱難,曾紀澤的工作還是值得表揚的。而慈禧也總算消了氣,崇厚也終於保住了性命。

崇厚自然要憤怒一下,然後該答應還是要答應啊,於是,在1879年10月,崇厚與俄國簽訂《裡瓦吉亞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俄國是將伊犁城歸還給清廷,但伊犁周邊大部分土地都要割讓給俄國,使伊犁成為一個三面環俄的孤城,俄國還攫取了在中國貿易的特權,中國還要向俄國支付500萬盧布佔領費。

在崇厚看來,他的任務完成了:不是讓我討回伊犁城嗎?這不是俄國已經答應歸還伊犁了嗎?但朝廷上下已經翻天了:為了討回伊犁城,居然還要割讓更多的土地,天底下還能有比這更愚蠢的事情嗎?

所以,震怒之下的慈禧要以違抗聖旨、擅權誤國為由處死崇厚。俄國當然坐不住了,這分明是打俄國的臉,各國的駐京公使則認為簽訂一個不利於本國的條約,就要處死簽約的外交特使,這與國際慣例不符,為了外交人員的共同利益,這個先例不能開。

維多利亞女王

處死崇厚的事就這樣鬧大了,歐洲的報紙也都紛紛做了報導,他們全部抱著同情崇厚的態度,稱崇厚是一個不幸的特使。崇厚的遭遇居然還得到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憐憫,維多利亞女王在為崇厚的命運震驚之餘,給在中國的威妥瑪發去電報(19世紀70年代,海底電報電纜已經從倫敦鋪到了香港),要求威妥瑪以她的名義請求慈禧太后特赦崇厚。

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君主為他求情,崇厚這面子可真夠大的。慈禧當然要給維多利亞女王面子了,而作為始作俑者,俄國也承受了壓力,為了自己的顏面,俄國也向清廷表示,只要崇厚不死,可以與清廷重新談判。於是,在1880年8月,崇厚暫時被釋放了,當然崇厚的命運還要看重新談判的結果。

此後,清廷派出曾紀澤出使俄國,經過艱苦的談判,曾紀澤與俄國簽訂了新的條約,一些被崇厚割讓的土地又被曾紀澤要了回來,俄國的通商特權也得到了限制,雖然新訂的條約仍然是不平等條約,但考慮到改約的艱難,曾紀澤的工作還是值得表揚的。而慈禧也總算消了氣,崇厚也終於保住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