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落魄江湖大哥被戴「綠帽」後……

在香港金像獎的歷史上,曾產生許多遺珠,在香港電影的黃金年代尤其如此。《最後勝利》就是這樣一部被冷落的優秀影片。

在 1988 年第 7 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儘管《最後勝利》主創陣容強大,

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角等在內的 10 項提名,但最終僅獲得最佳剪接獎。那是周潤發的年代。這年《秋天的故事》獲得最佳影片和最佳編劇兩項大獎,周潤發和林嶺東憑《龍虎風雲》獲封影帝和最佳導演。

所以我現在能拿來在標題中做噱頭的,就是這部電影使後來以不用劇本著稱的王家衛第一次提名最佳編劇,使慣於在電影中客串神經質角色的徐克憑江湖大哥形象提名最佳男配角。

但實際上,《最後勝利》是一部典型的譚家明作品,只是我們從電影中能看出一些王家衛的影子。

當時初出茅廬的王家衛給譚家明提供了 3 個劇本,譚家明選擇了最後一個,第二年王家衛用另一個劇本拍了處☆禁☆女作《旺角卡門》。

江湖大哥大寶(徐克飾演)即將入獄半年,他委託小弟阿雄(曾志偉飾演)關照自己的兩個情人萍姐(李殿朗飾演)和咪咪(李麗珍飾演)。

萍姐因為爛賭被高利貸追債不放,咪咪也因誤入日本色☆禁☆情場所而難以脫身。在解救她們的過程中,阿雄和咪咪產生了愛情,被戴綠帽的大寶揚言出獄後要和他們三個恩斷義絕,並砍死阿雄。最終,無路可走的三個人決定搶劫銀行,然後遠走高飛......

同《旺角卡門》一樣,儘管故事的主角是黑幫人物,但電影中並沒有之前黑幫電影中的仇殺、槍戰等元素。《最後勝利》故事的主線是社會邊緣人物的命運,表現的是男人和女人心理上的逃避和抗爭。

大寶儘管是個江湖大哥,但是混得並不好,自己的兩個女人一個經常被高利貸逼債,一個要依靠夜場表演賺錢。阿雄是個烏蠅哥一樣的小馬仔,自己被綠了,有大哥出頭連話也講不好兩句。

陰差陽錯,阿雄卻綠了大哥。

在譚家明的電影中,女人經常表現得比男人更反叛、更勇敢。像《烈火青春》中的夏文汐和葉童一樣,在《最後勝利》中,瘦弱的李麗珍敢用一把砍刀劫持黑道大哥,和李殿朗用一把玩具槍搶劫銀行。

在電影中,大寶和阿雄時常掩飾自己的愛。大寶顧忌自己的身份和面子,要砍阿雄和咪咪,和勸說自己的萍姐分手;阿雄明明愛著咪咪,卻始終不敢說出口。咪咪就不一樣,她說愛就愛,甚至在大寶面前也毫無顧忌,面上沒有難堪,只有愛情的喜悅。

譚家明鏡頭下的女性,充滿青春的活力,讓生命有如怒放的花火一般精彩。影片在上映時有 108 分鐘,而現在流傳的版本只有 98 分鐘,我懷疑被剪掉的是像《烈火青春》中張國榮和葉童那樣大膽的性☆禁☆愛場面。

如果說《最後勝利》中的女性帶有譚家明深刻的烙印,那麼電影中的男性則露出了王家衛後來一眾男性角色的雛形,尤其是徐克飾演的大寶一角。大寶儘管出場不多,但是有限的鏡頭卻很好的展現了他的複雜性。他像後來《旺角卡門》中的阿華、《東邪西毒》中的歐陽鋒、《阿飛正傳》中的阿飛一樣,表面冷酷堅強,在殘酷的社會背景中卻顯得脆弱;對待愛情的態度經常是用逃避來掩飾內心的掙扎。他們不止生存在社會的監牢裡,也生活在自己編造的網中。

影片的最後,阿寶和阿雄來到海邊談判,之後阿雄去找咪咪。一個譚家明式的結尾:儘管電影的故事讓人物走向毀滅,但是導演還是給觀眾留下了一點希望。王家衛原始的劇本大概不是這樣的,在《旺角卡門》中,劉德華和張學友的角色都走向了死亡,絕望到徹底。

事實上,據卷毛岑建勳回憶,當時確實有兩個結尾。徐克、譚家明、王家衛都同意結尾“徐克一刀把曾志偉殺了”,但岑建勳不同意,ending 不能太絕望,於是他自己剪了這個版本才使大家達成一致。

(注:影片由潘迪生的德寶電影公司出品,德寶總裁岑建勳任監製,他有較大的話語權。)

除了故事和人物方面,影片高度風格化的攝影也可以看到王家衛師從譚家明的地方。譚家明在導演之外,還是本片的美術指導。他在剪輯方面也是大師,王家衛後來的《阿飛正傳》、《東邪西毒》都由他執剪。林國華的攝影和蔣國權的剪輯很好的表達了譚家明的想法。而這種影像表達,也肯定影響了後來王家衛的審美,或者說至少,這對師徒一開始就擁有很多共同的審美。

比如在影片中用這個靠牆的女人還有後來靠牆而立的徐克,來放大人物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用緩慢旋轉的風扇,在影像上分割人物,表現人物內心的矛盾。

慢鏡頭製造出的浪漫效果。

在電影中,那個拉鏡中的阿雄遠比現在劇照中的曾志偉要帥。

電影中大量濾鏡的使用,尤其是紅色和藍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的剪輯和另一位女主角。

最終唯一獲獎的蔣國權,在影片中兩處轉場的剪輯充滿功力。一次是用電視上的雪花,掩蓋了當時的性☆禁☆愛場面;一次是夜店牆上的愛心,在表現當時阿雄愛上了咪咪的同時,實現了轉場。

之前多處提到了李麗珍,影片的另一位女演員李殿朗同樣出彩。

由於萍姐和咪咪在電影中戲份差不多,所以兩人同時入選的都是最佳女主角提名。如果飾演李殿朗的萍姐提名的是最佳女配角,我相信她能拿到這個獎項。25 歲的李殿朗在影片中飾演一個過氣的夜店女郎,她爛賭、世俗,對大寶的感情又難舍難棄。李殿朗很好的表現出了那種風塵與世故的感覺。她是著名導演李翰祥的大女兒,嫁人後就息影了。

儘管《最後勝利》在當年的金像獎上大熱倒灶,票房也不佳,在現在豆瓣上只有 1500 多人標記看過,綜合評分 7.3 分,但它確實是在故事、人物、演員表演、攝影與剪輯等方面都十分出色的電影。

在這部電影中,你不僅可以看到當初新浪潮大將譚家明的犀利風格,也可以追尋到未來大導演王家衛的創作脈絡。

譚家明鏡頭下的女性,充滿青春的活力,讓生命有如怒放的花火一般精彩。影片在上映時有 108 分鐘,而現在流傳的版本只有 98 分鐘,我懷疑被剪掉的是像《烈火青春》中張國榮和葉童那樣大膽的性☆禁☆愛場面。

如果說《最後勝利》中的女性帶有譚家明深刻的烙印,那麼電影中的男性則露出了王家衛後來一眾男性角色的雛形,尤其是徐克飾演的大寶一角。大寶儘管出場不多,但是有限的鏡頭卻很好的展現了他的複雜性。他像後來《旺角卡門》中的阿華、《東邪西毒》中的歐陽鋒、《阿飛正傳》中的阿飛一樣,表面冷酷堅強,在殘酷的社會背景中卻顯得脆弱;對待愛情的態度經常是用逃避來掩飾內心的掙扎。他們不止生存在社會的監牢裡,也生活在自己編造的網中。

影片的最後,阿寶和阿雄來到海邊談判,之後阿雄去找咪咪。一個譚家明式的結尾:儘管電影的故事讓人物走向毀滅,但是導演還是給觀眾留下了一點希望。王家衛原始的劇本大概不是這樣的,在《旺角卡門》中,劉德華和張學友的角色都走向了死亡,絕望到徹底。

事實上,據卷毛岑建勳回憶,當時確實有兩個結尾。徐克、譚家明、王家衛都同意結尾“徐克一刀把曾志偉殺了”,但岑建勳不同意,ending 不能太絕望,於是他自己剪了這個版本才使大家達成一致。

(注:影片由潘迪生的德寶電影公司出品,德寶總裁岑建勳任監製,他有較大的話語權。)

除了故事和人物方面,影片高度風格化的攝影也可以看到王家衛師從譚家明的地方。譚家明在導演之外,還是本片的美術指導。他在剪輯方面也是大師,王家衛後來的《阿飛正傳》、《東邪西毒》都由他執剪。林國華的攝影和蔣國權的剪輯很好的表達了譚家明的想法。而這種影像表達,也肯定影響了後來王家衛的審美,或者說至少,這對師徒一開始就擁有很多共同的審美。

比如在影片中用這個靠牆的女人還有後來靠牆而立的徐克,來放大人物內心的孤獨和無助。

用緩慢旋轉的風扇,在影像上分割人物,表現人物內心的矛盾。

慢鏡頭製造出的浪漫效果。

在電影中,那個拉鏡中的阿雄遠比現在劇照中的曾志偉要帥。

電影中大量濾鏡的使用,尤其是紅色和藍色。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的剪輯和另一位女主角。

最終唯一獲獎的蔣國權,在影片中兩處轉場的剪輯充滿功力。一次是用電視上的雪花,掩蓋了當時的性☆禁☆愛場面;一次是夜店牆上的愛心,在表現當時阿雄愛上了咪咪的同時,實現了轉場。

之前多處提到了李麗珍,影片的另一位女演員李殿朗同樣出彩。

由於萍姐和咪咪在電影中戲份差不多,所以兩人同時入選的都是最佳女主角提名。如果飾演李殿朗的萍姐提名的是最佳女配角,我相信她能拿到這個獎項。25 歲的李殿朗在影片中飾演一個過氣的夜店女郎,她爛賭、世俗,對大寶的感情又難舍難棄。李殿朗很好的表現出了那種風塵與世故的感覺。她是著名導演李翰祥的大女兒,嫁人後就息影了。

儘管《最後勝利》在當年的金像獎上大熱倒灶,票房也不佳,在現在豆瓣上只有 1500 多人標記看過,綜合評分 7.3 分,但它確實是在故事、人物、演員表演、攝影與剪輯等方面都十分出色的電影。

在這部電影中,你不僅可以看到當初新浪潮大將譚家明的犀利風格,也可以追尋到未來大導演王家衛的創作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