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致癌藥”,為什麼醫生還極力推薦使用?

作者 | 蔡珠華

(蔡珠華 里安市人民醫院婦科)

圍絕經和絕經後的雌孕激素補充治療越來越受到婦產科醫生的重視和女性朋們的親睞,

而且越來越多人喜歡她,她不僅改善圍絕經期女性的失眠和脾氣,而且還會增加“性☆禁☆福指數”。

但最近“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清單又讓大家嚇一跳,黑名單裡居然有雌激素和孕激素,而且還是1類致癌物。

哇!! 好嚇人!!


藥廠怎麼生產致癌藥,醫生怎麼還明目張膽的推薦給患者使用,致癌藥物。醫生是不是真缺德?真相真的是這樣的嗎?

下麵由我來慢慢科普。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而且任何時候都是經歷螺旋前進曲折上升,

這個簡單的哲學道理適用任何一個事物,雌激素相關的治療也是如此。激素補充治療的歷史也曾經歷過三起三落,其發展及人們對其受益和風險的認識經歷了極其崎嶇的過程。

一、絕經相關的激素補充治療的必要性

絕經所帶來的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其根本是雌激素的缺乏。從圍絕經期開始,很多女性開始出現月經紊亂、潮熱、失眠症、脾氣暴躁等、夫妻性☆禁☆生☆禁☆活不和諧,

在絕經晚期容易出血骨質疏鬆、心腦血管疾病和老年癡呆等。

好可怕,老了有那麼多的疾病啊!

人能不能老的慢一點啊?老慢一點疾病就少好多了。是啊!因此雌激素補充治療就是延緩衰老的藥。也就是雌激素治療,獲益多多,但在獲益的同時有沒有副作用呢?

二、激素補充安全嗎?

1942年,第一個正式用於雌激素補充治療的藥物倍美力上市, 雌激素補充治療正式用於臨床並被越來越多婦女接受。

正當婦女們享受雌激素為她們帶來的愉悅和生活品質改善的同時,卻發現應用雌激素的婦女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了。

此次恐慌影響重大而深遠,曾一度使雌激素補充治療的使用率下降了40%。這是雌激素治療的第一次起和落。

實際上現在的婦產科醫生都知道,在無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長期作用下, 子宮內膜可增生,

甚至癌變。20世紀80年代以後,對存有子宮的婦女在應用雌激素時均配伍使用孕激素的研究結果表明:

每個週期使用孕激素達10一14天,可將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降低到一般人群的水準。而沒有子宮的女性(因疾病切除子宮)仍單用雌激素,幾十年的臨床經驗又讓雌激素補充治療有所回升。


但大家又讓勝利沖昏了頭腦,無論50歲,60歲女性都開始應用雌孕激素補充治療的時候,發現問題又出現了,一項大型研究 H E R S I和H E R S n ) 及型的研究表明:

雌孕激素治療可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全世界又再次對雌激素補充治療產生了恐慌。這是雌激素治療的第二次起和落。

但經過專家們的詳細分析,其實是“雌激素應用視窗”的理論在作怪。也就是說,雌激素只有在絕經早期開始補充,才能對心血管系統起到保護作用;相應的,激素補充治療不應視為一種保健措施,而是一項醫療措施, 其適應證為絕經期症候群、泌尿生殖道萎縮和預防骨質疏鬆。

這時候,雌激素治療才開始第三次的起步,慢慢的步入正軌。

聽了上面的歷史,大家不難理解,雌激素作為一個1級致癌物是有條件的,也就是有子宮的女性,只用雌激素,不用孕激素抵抗,這時候雌激素就是一個致癌藥。而每個月定期用10-14天孕激素,雌激素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藥物,能明顯緩解圍絕經其症狀。或者疾病原因切除子宮的女性,光補充雌激素也同樣很受益。

那雌孕激素用於更年期治療也是1類致癌物,這又怎麼理解?


雌孕激素聯合用於更年期治療,這個方案中雌激素是非常安全的,因為有孕激素這個解藥,已經把雌激素致內膜癌的毒給解掉了,可以大膽放心使用雌激素,但孕激素這個解藥本身也帶了一點毒,但解藥的毒性很輕,那就是孕激素有很低的致乳腺癌的毒性。

一聽到乳腺癌,網友們可能又要慌了,又是癌症,太可怕了。


但孕激素的毒還是非常輕的,應用雌孕激素治療的女性乳腺癌的相對危險度為1.24,而且乳腺癌的風險在應用3一4年後開始增加。但就增加的絕對危險而言,每一萬個應用雌孕激素治療的女性中,與安慰劑組比較, 乳腺癌增加8例(安慰劑組乳腺癌的年發病率為30~40例/萬人),均為罕見水準(普遍認為發生率低於1:120的事件為罕見)。而且這個資料觀察的來自比較原始的孕激素安宮黃體酮。但隨著現在孕激素製劑的更加天然化,這個相對危險度還會降低。

大家來看看現在用的最普遍的地區孕酮。下麵這張圖就很直觀。地屈孕酮應用10年的增加的乳腺癌風險還不如飲酒和缺乏鍛練多。

Baseline or basic risk applies to all women and is due to factors that cannot be controlled (e.g. aging, gender)

看了上面的資料,大家應該明白了,用激素治療,要看性價比,如果圍絕經期症狀很重,夫妻性☆禁☆生☆禁☆活不和諧,生活很痛苦,那這時候應用激素補充治療的獲益是非常大的,遠遠大於她帶來的風險。而且在用藥的前3-4年,並不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綜合上面的分析,大家可能對激素補充治療已經有了非常客觀的瞭解,我們要批判的吸收,所以建議有症狀的圍絕經期女性使用,但也不建議雌孕激素當保健品來使用。


有圍絕經期症狀的女性應該大膽的擁抱激素補充治療,而不是恐慌,排斥,在激素補充治療的同時每年一次定期複查子宮和乳☆禁☆房的B超。


目前統計的使用情況,中國婦女對絕經後治療的知曉率很低,尤其對激素治療的知曉率更低。人群的使用率不到1%,但2003葛秦生教授等曾對北京協和醫院進行宣傳和調查,發現在年齡超過40歲的協和絕經職工中進行HRT的比例為35.7%,遠高於相同條件的普通人群。

希望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女性擁抱激素補充治療,而不是因為是1類致癌物而恐慌和拒絕。

發現問題又出現了,一項大型研究 H E R S I和H E R S n ) 及型的研究表明:

雌孕激素治療可使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全世界又再次對雌激素補充治療產生了恐慌。這是雌激素治療的第二次起和落。

但經過專家們的詳細分析,其實是“雌激素應用視窗”的理論在作怪。也就是說,雌激素只有在絕經早期開始補充,才能對心血管系統起到保護作用;相應的,激素補充治療不應視為一種保健措施,而是一項醫療措施, 其適應證為絕經期症候群、泌尿生殖道萎縮和預防骨質疏鬆。

這時候,雌激素治療才開始第三次的起步,慢慢的步入正軌。

聽了上面的歷史,大家不難理解,雌激素作為一個1級致癌物是有條件的,也就是有子宮的女性,只用雌激素,不用孕激素抵抗,這時候雌激素就是一個致癌藥。而每個月定期用10-14天孕激素,雌激素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藥物,能明顯緩解圍絕經其症狀。或者疾病原因切除子宮的女性,光補充雌激素也同樣很受益。

那雌孕激素用於更年期治療也是1類致癌物,這又怎麼理解?


雌孕激素聯合用於更年期治療,這個方案中雌激素是非常安全的,因為有孕激素這個解藥,已經把雌激素致內膜癌的毒給解掉了,可以大膽放心使用雌激素,但孕激素這個解藥本身也帶了一點毒,但解藥的毒性很輕,那就是孕激素有很低的致乳腺癌的毒性。

一聽到乳腺癌,網友們可能又要慌了,又是癌症,太可怕了。


但孕激素的毒還是非常輕的,應用雌孕激素治療的女性乳腺癌的相對危險度為1.24,而且乳腺癌的風險在應用3一4年後開始增加。但就增加的絕對危險而言,每一萬個應用雌孕激素治療的女性中,與安慰劑組比較, 乳腺癌增加8例(安慰劑組乳腺癌的年發病率為30~40例/萬人),均為罕見水準(普遍認為發生率低於1:120的事件為罕見)。而且這個資料觀察的來自比較原始的孕激素安宮黃體酮。但隨著現在孕激素製劑的更加天然化,這個相對危險度還會降低。

大家來看看現在用的最普遍的地區孕酮。下麵這張圖就很直觀。地屈孕酮應用10年的增加的乳腺癌風險還不如飲酒和缺乏鍛練多。

Baseline or basic risk applies to all women and is due to factors that cannot be controlled (e.g. aging, gender)

看了上面的資料,大家應該明白了,用激素治療,要看性價比,如果圍絕經期症狀很重,夫妻性☆禁☆生☆禁☆活不和諧,生活很痛苦,那這時候應用激素補充治療的獲益是非常大的,遠遠大於她帶來的風險。而且在用藥的前3-4年,並不增加乳腺癌的風險。
綜合上面的分析,大家可能對激素補充治療已經有了非常客觀的瞭解,我們要批判的吸收,所以建議有症狀的圍絕經期女性使用,但也不建議雌孕激素當保健品來使用。


有圍絕經期症狀的女性應該大膽的擁抱激素補充治療,而不是恐慌,排斥,在激素補充治療的同時每年一次定期複查子宮和乳☆禁☆房的B超。


目前統計的使用情況,中國婦女對絕經後治療的知曉率很低,尤其對激素治療的知曉率更低。人群的使用率不到1%,但2003葛秦生教授等曾對北京協和醫院進行宣傳和調查,發現在年齡超過40歲的協和絕經職工中進行HRT的比例為35.7%,遠高於相同條件的普通人群。

希望不久的將來,有更多的女性擁抱激素補充治療,而不是因為是1類致癌物而恐慌和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