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聽說這個“藥”有副作用,為什麼醫生還讓我用呢?

今天週六,上午我加班出診,由於事先很多病人知道我今天上午出診,所以複診的病人比較多,新病人有好多是因為平日裡上班,不能來診,借著週六休息自己來或者陪著自己的老人來。

這樣算下來,上午的出診一刻也沒有停歇。

就在上午的10點左右,正是應診高峰,其中一位老年病人患的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病。按說,這個診斷,這個疾病,在我的門診一是就診者比較多,二是診斷治療都相對簡單。確診根據病史的描述,根據查體的表現和影像學輔助,很快就確定了診斷,排除了其它疾病。治療有美國醫學會的指南,也有中華醫學會的指南,也有中醫診療指南,

按說治療方案在結合病人具體病情的前提下就很容易給出了,但病人的一句話,使我陷入了沉思,當然這句話,每天都會遇到。

我聽說這個“藥”有副作用,你為什麼還給我用啊?

為了使這個問題公眾化,便於向大家說明,這裡這個“藥”,加著引號,

就不是特指的藥物了,有時是藥物,有時是某一種治療措施,有時是一種手術方案。

一般情況下,醫生首先給出的方案是結合自己出診經驗,在綜合考慮患者具體病情、既往病史、治療情況、治療效果等綜合考慮後給出的,應該代表了它的安全性、簡便性、經濟性等等。凡是藥物都會有副作用,這是常識,但在治療時選擇藥物一定是選擇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考慮它的不可替代性等;如果是一種有創治療方案也是遵循損傷最小化,

安全性從優的原則。但病人的一句“聽說”就想否定一個方案,我認為實在不妥,為什麼呢?

這種“聽說”,是聽誰說?是街坊鄰居、是病友還是醫生?由此可見“聽說”不具備權威性。這句“聽說”,或者說給他的這個人的醫學專業知識未必專業。

雖然我跟他反復交待病情和治療方案,這位老人最後聽得十分明白,高高興興的接受治療並滿意而去。在這裡,我只是給大家提個醒,在就診中,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醫生,都可以進行交流,不要抱著疑惑的態度勉強接受治療,更不要一句“聽說”就斷然拒絕某一項治療,只有在明白治療方案的前提下配合治療,才能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骨科朱瑜琪溫馨提示:如果您在生活中還有骨科方面的其它困惑可直接到我診室(每週二、四全天)來,面對面的給您檢查、指導和治療,也可以通過好大夫網http://zhuyuqi.haodf.com/提交相關問題幫您解答。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魯谷路33號

用手機打開銜接查看治療特色。http://m.youku.com/video/id_XMjUzMDE3NTA3Mg==.html?refer=pc-sns-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http://m.youku.com/video/id_XMjUzMDE3NTA3Mg==.html?refer=pc-sns-1&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