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家都關心的文職乾貨都在這了,需要的直接拿走

六石千山 三劍客

文/六石千山 圖/唐建平 copyright©三劍客

前幾日,

劍客的一篇關於解讀新修訂的《文職人員條例》的文章——《恭喜士官們,以後退役有了新去處》讓很多退役的、即將退役的、還沒有退役的士官感慨萬千。

退役的、即將退役的士官紛紛感慨沒趕上好政策,還沒有退役的士官急切地期盼新政策趕快落地。

今天我想跟士官同志們分享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沒趕上政策的士官,你們一樣有機會成為部隊文職人員。

如果你不夠淡定,相信此刻你已經做好了歡呼雀躍的準備。

壞消息是,趕上政策落地的士官,你們可能達不到文職人員的入門門檻。這對於士官同志們來講絕對是一盆涼水。

01

先說說沒趕上政策的士官。

大家都知道(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每年11月份,部隊都面向社會進行一次“軍隊文職人員統一招聘考試”,用以遴選適合到軍隊工作的優秀人才。

已經退役、即將退役的士官,對符合自身條件和個人意願的招聘崗位,

其實可以考慮早做籌畫、及時報名應聘。

但是政策雖好,可是入職不易。

崗位要求和資格條件,在學歷學位、專業資質、工作經歷等方面,對應聘人員都有明確的要求。其中有兩個條件我認為跟大家關係密切,同樣是一個有利條件,一個不利條件。

有利條件是:

資格條件。應聘人員應當具有招聘崗位要求的專業技術資格和職業資格,但是,碩士研究生以下學歷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應聘初級專業技術崗位的,博士研究生學歷的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應聘初級、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的,不作要求。

不利條件是:

學歷條件。應聘人員應當具有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其中應聘教學、科研、工程、醫療專業技術崗位的,

還應當取得相應學位。應聘護理、藝術、體育專業技術崗位的,學歷條件放寬至大學專科。

從這兩個條件,我們要解讀出這樣的訊息:一是專業很重要,二是學歷很重要。當然,既然參加軍隊統一組織的考試,成績當然也很重要。

部隊很多士官都是技術大拿,十幾年磨一劍,專業對口的話資質不成問題。但是專業不對口的士官,任你曾經是鋼刀利刃,

可能就真的也就與部隊文職人員失之交臂了。

至於學歷,我想應該是眾多士官的心頭病了。但是本科學歷一條,就讓多少士官望而生歎。即便放寬至大專學歷,我想很多士官也沒有完成學歷升級。

在服役期間完成學歷升級,真的很重要啊!

02

再說一說趕上政策的士官。

士官轉文職沒有具體的細則,不過我們可以做一些方向上的探討。

一、思維的改變

從士官到文職人員,不僅僅是一種崗位的改變,實際上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換軌,是一種從“體力工作者”到“腦力工作者”的過渡。

而且入職文職也必然會進行選拔考試,選拔考試方式估計對於我們眾多士官而言絕對會耳目一新。因為考試內容不會再是單杠、障礙、五公里等,而是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然後還有專業等。

對於習慣了一期轉二期,二期轉三期,三期轉四期的晉升模式的人來講,我們要轉換思維模式了。軍事訓練過硬不再是重要的指標,專業技術、技能成為更重要的指征。

二、學歷的門檻

相信細則出臺以後,文職人員對於學歷肯定會有硬性要求,大專至本科以上文憑絕對是標配。

文職人員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入職的門檻不是隨意劃定的。無論是國家工作人員的公務員、事業編,還是軍隊從地方招錄、引進的文職人員,無一例外都有起碼的學歷要求——本科(部分放寬至大專)。

不要說不公平,也不要說什麼“我們士官比某些排長、幹部強多了,憑什麼劃定學歷門檻”這樣的話,如果基層崗位“體力”是士官的優勢,那麼文職崗位“智力”幹部就是有優勢。

那些有前瞻的士官,此刻一定會在訓練工作之餘忙著進行學歷升級。相信很多士官也都在服役期間完成了這項任務。

三、聘任or委任

士官轉文職和軍官轉文職肯定區別的,最大的區別我認為便是在職形式的不同。

士官轉文職屬於聘任制,幹部轉文職屬於委任制,這種可能性最大,當然不排除有交叉的特例。

這兩種形式在選拔管道,發展前景,在職任期,身份等有著巨大的不同。通俗點說,聘任制,要定期簽合同,職務一般不發生變動,是國家工作人員。委任制,屬於終身制,職務可按照級別升遷,是國家幹部。

但是無論哪種形式,薪資待遇差別不大,而且相對當地公務員的薪資還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也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03

無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能不能成功入職文職人員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具體方法的問題。

具體的方法就是要麼回地方參加招錄考試,要麼趕上政策完成轉型,但無論哪種方法,終究都要回歸一句話:與其抬頭看天,不如低頭修煉。

政策遲早會落地,與其抬頭瞻望,幻想著平穩過渡,不如此刻低頭鋪路,完成素質積澱、能力積累!

相信,誰在政策落地之時準備最充分,誰就更多的占得先機,更有機會圓夢文職。

如果具體一點,四點建議,一是不要放棄學習,保持終身學習的欲望。二是完成部隊專業的技能認證、升級。三是完成學歷升級,盡可能完成專升本的自考。四是可能的話,向期望的技術專業靠攏。

並不是每一個士官都有機會有能力嵌入到軍隊文職分工中去,但是每一個最終能夠得償所願的人,必定願意為此付出努力的人。

如果“士官職業化”有未來,第一批士官轉文職人員的群體將會是一個重要的參考,若好,則可期。

02

再說一說趕上政策的士官。

士官轉文職沒有具體的細則,不過我們可以做一些方向上的探討。

一、思維的改變

從士官到文職人員,不僅僅是一種崗位的改變,實際上更是一種思維模式的換軌,是一種從“體力工作者”到“腦力工作者”的過渡。

而且入職文職也必然會進行選拔考試,選拔考試方式估計對於我們眾多士官而言絕對會耳目一新。因為考試內容不會再是單杠、障礙、五公里等,而是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然後還有專業等。

對於習慣了一期轉二期,二期轉三期,三期轉四期的晉升模式的人來講,我們要轉換思維模式了。軍事訓練過硬不再是重要的指標,專業技術、技能成為更重要的指征。

二、學歷的門檻

相信細則出臺以後,文職人員對於學歷肯定會有硬性要求,大專至本科以上文憑絕對是標配。

文職人員作為國家工作人員,入職的門檻不是隨意劃定的。無論是國家工作人員的公務員、事業編,還是軍隊從地方招錄、引進的文職人員,無一例外都有起碼的學歷要求——本科(部分放寬至大專)。

不要說不公平,也不要說什麼“我們士官比某些排長、幹部強多了,憑什麼劃定學歷門檻”這樣的話,如果基層崗位“體力”是士官的優勢,那麼文職崗位“智力”幹部就是有優勢。

那些有前瞻的士官,此刻一定會在訓練工作之餘忙著進行學歷升級。相信很多士官也都在服役期間完成了這項任務。

三、聘任or委任

士官轉文職和軍官轉文職肯定區別的,最大的區別我認為便是在職形式的不同。

士官轉文職屬於聘任制,幹部轉文職屬於委任制,這種可能性最大,當然不排除有交叉的特例。

這兩種形式在選拔管道,發展前景,在職任期,身份等有著巨大的不同。通俗點說,聘任制,要定期簽合同,職務一般不發生變動,是國家工作人員。委任制,屬於終身制,職務可按照級別升遷,是國家幹部。

但是無論哪種形式,薪資待遇差別不大,而且相對當地公務員的薪資還具有一定的優勢,因此也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03

無論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能不能成功入職文職人員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具體方法的問題。

具體的方法就是要麼回地方參加招錄考試,要麼趕上政策完成轉型,但無論哪種方法,終究都要回歸一句話:與其抬頭看天,不如低頭修煉。

政策遲早會落地,與其抬頭瞻望,幻想著平穩過渡,不如此刻低頭鋪路,完成素質積澱、能力積累!

相信,誰在政策落地之時準備最充分,誰就更多的占得先機,更有機會圓夢文職。

如果具體一點,四點建議,一是不要放棄學習,保持終身學習的欲望。二是完成部隊專業的技能認證、升級。三是完成學歷升級,盡可能完成專升本的自考。四是可能的話,向期望的技術專業靠攏。

並不是每一個士官都有機會有能力嵌入到軍隊文職分工中去,但是每一個最終能夠得償所願的人,必定願意為此付出努力的人。

如果“士官職業化”有未來,第一批士官轉文職人員的群體將會是一個重要的參考,若好,則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