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史上最悲壯的戰鬥:以6千對13萬,堅守近一年,忠義不亞於關羽

在我國古代史上,發生過不計其數的戰爭,死在戰場的將士更是無法統計。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守城戰,那場面十分的慘烈。其實,古代真正的守城戰,遠比電視上更讓人心驚膽戰,

也要更加殘酷。

唐玄宗後期,由於他一直迷戀于楊貴妃,漸漸荒廢了朝政。之後,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了叛亂,史稱“安史之亂”。在此期間,發生了一次著名且悲壯的守城戰,那就是“睢陽保衛戰”。

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南,是當時的戰略要地,

叛軍要向南下,必須攻下睢陽。在安祿山剛起兵時,唐朝軍隊簡直是不堪一擊,很多都沒抵抗就開城投降。也正因如此,洛陽和長安這個都城,都落入叛軍之手。

唐玄宗帶著楊貴妃等人逃到了四川,在部下的逼迫下,唐玄宗被迫賜死的楊貴妃。

太子李亨在大臣的擁護下,登基稱帝,開始了艱難的平叛戰鬥。之後,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唐朝的危機才得以緩和。沒過多久,安慶緒就命人攻打睢陽。

此時負責守衛睢陽的是唐朝名將張巡、許遠及南霽雲等人,士兵僅有六千餘人。反觀敵軍,足足超過13萬人,

敵我力量懸殊。張巡激勵將士們說:“逆賊乃烏合之眾,雖然很多,但不足畏懼,只要上下齊心,必能打退賊逆,且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在謀。賊眾寡謀,賊驕則無智,烏合之眾少謀且犯上作亂,必敗無疑。”

張巡身先士卒,指揮若定,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敵軍,

從未選擇放棄。經過長達近一年的抵抗,殺死了近三萬敵軍,城內軍糧緊缺,連樹皮、茶紙也吃光了,將士就殺馬而食,戰馬殺光了,就羅雀掘鼠而食,卻沒有一人許選擇投降。最後,終因寡不敵眾,睢陽城被敵軍攻破,張巡等人被俘,因拒絕投降,全部被慘殺。

幾天後,唐朝大軍趕到,奪回了睢陽城。張巡等人的忠義,不亞于關二爺,唐肅宗李亨盛讚:“忠臣事君,有死無貳,列士殉義,雖死如存”,並下令“立廟睢陽,歲時致祭”。

以六千將士面對13萬大軍,且堅守近一年的時間,其悲壯可想而知。張巡、許遠、南霽雲及所有守城將士,值得後人所尊重,他們的忠義也被歷史所銘記。

值得後人所尊重,他們的忠義也被歷史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