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萬億現金貸市場背後的資本故事:暴利狂歡、上市收割和監管危機

一年多前還因為虧損和校園貸監管陷入焦慮的趣店CEO羅敏,

2017年10月卻站到了紐交所的聚光燈下,百億美元財富加身。背後占股19.7%的投資人周亞輝,從這筆生意裡狂攬了120億人民幣,而更早入場的另一個投資人吳世春,更是收回了150億,回報比超過1000倍。

但這不過是一年多來現金貸資本故事裡的其中一個。

趣店上市後,包括和信貸、拍拍貸、樂信和融360在內的多家現金貸公司排著隊奔赴海外資本市場。緊跟這幾家企業,量化派、點融網、智融集團等一大波公司也在摩拳擦掌,

躍躍欲試。

蜂擁入場

這波在2017年下半年爆發的上市潮,既得益于現金貸這個造富機器,也和互金行業的發展週期有關。

在P2P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褪去風光,只剩一地雞毛的時候,帶著“快速”和“暴利”等標籤的現金貸,在極短的時間內為它們帶來巨額財富,成了將它們救出泥潭、加速它們收割步伐的背後推手。

拿校園貸起家的趣店來說,2015年公司虧損了2.33億。

短短一年後,其營收狂飆至14.4億,同時淨利潤高達5.77億;到今年上半年,其淨利暴增至9.74億,是去年同期的7倍,以至於其招股書披露時讓許多人震驚不已。

拍拍貸的發展曲線和趣店有著驚人的相似。其營收從2015年的1.97億增長至2016年的12億左右,淨利潤從虧損超7000萬逆勢增長至5億;而截至今年上半年,其營收為17億,超過前兩年總和,利潤是去年同期的25倍。

相比之下,和信貸的規模要小得多,

但從趨勢來看,其三年間的營收規模爆發與盈虧轉捩點和前兩者幾乎一樣。

和趣店和拍拍貸相比,樂信的扭虧為盈來得更晚一些。資料顯示,其2017年前三季度淨利潤為1.4億元,而2015年和2016年兩年均處於虧損狀態,分別虧損3.1億元和1.17億元。

而剛剛上市的融360,雖然2017年上半年的營收以識別風險。不過,各大平臺之間的惡性競爭,有時候會極大影響協力廠商機構資料的可靠性。

“舉個例子,

比如我是一家現金貸平臺,我手上有些優質用戶,他們能按期還錢或只是偶爾逾期。當有公司來買我的黑名單時,我可能會故意把這些用戶加到黑名單裡。這樣的話,這些用戶就只能在我這裡借錢。如果他們到別的平臺借錢,別人會認為他們是黑名單用戶,就不會借。”某個行業內部人士如此透露。

在李崇磊看來,這種通過高利率覆蓋壞帳的現金貸模式是很難持續的。

因為在諸多風控關鍵資料缺失的背後,現金貸平臺兇猛的“共債危機”幾乎已成為行業事實。

沒有人知道這場資本狂歡還能持續多久。隨著把“借新還舊”當作常態的借貸者數量越來越多,整個現金貸行業就像多米諾骨牌,只等著壓下的某塊牌,成為觸發整個行業崩盤的導火索。

風雨欲來

但這些並沒有嚇退洶湧不絕的新來者。

當意識到流量對現金貸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後,不少眼紅現金貸暴利同時自帶流量入口的公司也起了分一杯羹的念頭。比如WPS和迅雷做起了貸款超市,導航網站“2345導航”的母公司“二三四五”推出了現金貸產品“2345貸款王”等。

除此之外,諸多背靠直播、遊戲和門戶網站等流量高地的公司們也都殺入了現金貸行業。比如,360、暴風、聚美優品和四大門戶網站等選手都已經確定入局。

除了這些流量巨頭,還有一大波不那麼知名的覬覦者,搭建起小平臺,本著能賺一點是一點的投機心理,希望能在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之前,撿點剩下的肉湯。群搶之下,行業成本必然不斷上升。

2017年4月,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檔,首次提及對“現金貸”的清理整頓,以及這個行業“高利率”和“風控缺失”等問題。要求各地摸清現金貸風險底數,實施分類整治。但幾份檔之後,相關機構並沒有其他更實質性的動作。

隨著多家現金貸平臺上市,這個行業再次受到矚目,多地傳出嚴格的現金貸政策。例如,寧波市鄞州區金融辦處置非法集資聯席會議辦公室在2017年9月下發了相關檔,並關停了轄區內兩家違規經營的現金貸機構。

如果如市場預期那樣,現金貸的監管風暴即將落地,平臺們隨後將面臨諸多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比如控制利率、獲取牌照等。目前,只有趣店、分期樂、51信用卡等幾家平臺持有網路小貸牌照,諸多現金貸平臺還沒有合法的放貸身份。

版權聲明:

1.本文為投中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准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2.微信平臺轉載請聯繫投中網官方公眾號進行授權。

投中網每日分享PE/VC圈重磅新聞,內容涵蓋PE/VC行業熱點、突發新聞、投融資事件、前沿人物心路、創業圈動態等業內最新資訊。第一時間獲取股權投資行業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帳號中搜索【投中網】或搜索【ID:China-Venture】,即可獲得投中網每日精華內容推送。

不少眼紅現金貸暴利同時自帶流量入口的公司也起了分一杯羹的念頭。比如WPS和迅雷做起了貸款超市,導航網站“2345導航”的母公司“二三四五”推出了現金貸產品“2345貸款王”等。

除此之外,諸多背靠直播、遊戲和門戶網站等流量高地的公司們也都殺入了現金貸行業。比如,360、暴風、聚美優品和四大門戶網站等選手都已經確定入局。

除了這些流量巨頭,還有一大波不那麼知名的覬覦者,搭建起小平臺,本著能賺一點是一點的投機心理,希望能在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之前,撿點剩下的肉湯。群搶之下,行業成本必然不斷上升。

2017年4月,銀監會下發《中國銀監會關於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檔,首次提及對“現金貸”的清理整頓,以及這個行業“高利率”和“風控缺失”等問題。要求各地摸清現金貸風險底數,實施分類整治。但幾份檔之後,相關機構並沒有其他更實質性的動作。

隨著多家現金貸平臺上市,這個行業再次受到矚目,多地傳出嚴格的現金貸政策。例如,寧波市鄞州區金融辦處置非法集資聯席會議辦公室在2017年9月下發了相關檔,並關停了轄區內兩家違規經營的現金貸機構。

如果如市場預期那樣,現金貸的監管風暴即將落地,平臺們隨後將面臨諸多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比如控制利率、獲取牌照等。目前,只有趣店、分期樂、51信用卡等幾家平臺持有網路小貸牌照,諸多現金貸平臺還沒有合法的放貸身份。

版權聲明:

1.本文為投中網原創,未經許可不准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違者必究。

2.微信平臺轉載請聯繫投中網官方公眾號進行授權。

投中網每日分享PE/VC圈重磅新聞,內容涵蓋PE/VC行業熱點、突發新聞、投融資事件、前沿人物心路、創業圈動態等業內最新資訊。第一時間獲取股權投資行業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分析,請在微信公眾帳號中搜索【投中網】或搜索【ID:China-Venture】,即可獲得投中網每日精華內容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