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5萬億龐大規模背後,現金貸市場卻是一地雞毛

作者: 拓天速貸

金評媒(http://www.jpm.cn)編者按:對於現金貸來說,2017年無疑是悲喜交加的一年,

短短幾個月時間裡,現金貸從“盛夏”轉眼進入到了“寒冬”,過山車式的變化讓這個極具潛力的市場變得千瘡百孔,從業者面對日漸收緊的監管政策叫苦不已,監管者看著亂象叢生的市場頻頻發力。眼看著2017就要過去,在新的一年裡的現金貸還會像如今這般糾結、矛盾麼?

根據此前央行的資料統計,在我國有近5億人享受不到消費信貸業務,而現金貸剛好填補了這一塊空白,

因此現金貸一經出現,其市場規模便迅速擴張,目前現金貸的市場存量規模已經達到約600億~1500億左右,而其潛在市場規模更是高達4~5萬億元。龐大市場的誘惑力,吸引來了眾多資本注入,據統計,全國範圍內提供現金貸業務的平臺至少有2000家,僅北京、上海、深圳、廈門、杭州這五個地區的平臺數量就高達600多家。可見面對上千億、上萬億的市場,很多人都不願錯過這個賺錢良機。

不過,雖然市場規模巨大,但是現金貸的監管卻並沒有想像中的完善。就像當初P2P剛剛出現一樣,春風乍起的現金貸市場中,暴力催收、裸貸、校園高利貸等亂象開始頻繁出現;過度競爭和畸形發展也帶來了種種問題。而由於監管空白,

直至亂象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時,相關監管政策規範才開始逐漸下發。雖然如此,仍是有不少現金貸平臺鋌而走險,打擦邊球,整個市場也在一種“悶聲發大財”的氛圍中繼續發展,然而隨著趣店的赴美上市所引起的現金貸“原罪”討論,讓監管開始痛下殺手。僅一個月內,監管部門就連發三份規範檔,監管風暴席捲了這個“表裡不一”的市場。

在11月22日的《關於立即暫停批設網路小額貸款公司的通知》、12月1日的《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12月8日的 《關於印發小額貸款公司網路小額貸款業務風險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的通知》逐一下發後,

屬於現金貸的監管整治終於正式開始了。從開展現金貸業務的資質到現金貸平臺的催收方式,從36%的利率紅線到相關牌照的申領,監管規範檔都作出了詳細的規定。

而在政策規範中,“牌照制”無疑是對現金貸市場影響最深的一項。據相關資料統計,截止目前,市場上共有網路小貸牌照249張,除此之外持有消費金融牌照的有26家,由此可見,未來能合法合規開展現金貸的持牌機構不超過275家。這相對於全國範圍內至少2000家現金貸平臺的數量來說,差距甚大。現金貸持牌經營已經是板上釘釘,就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現金貸平臺或將面臨大面積淘汰。

由於現金貸業務的特殊性,未來從事、開展現金貸業務的只能是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小貸公司。而在監管不斷加強收緊的影響下,牌照也將現金貸平臺生存的重要標準,就如同P2P銀行存管、ICP備案一樣,成為了合規經營的“標配”。這場監管風暴或許會把現金貸拉下暴利的風口,但回歸普惠金融本質、安全靠譜的市場才是更多人追求的。

就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現金貸平臺或將面臨大面積淘汰。

由於現金貸業務的特殊性,未來從事、開展現金貸業務的只能是消費金融公司和互聯網小貸公司。而在監管不斷加強收緊的影響下,牌照也將現金貸平臺生存的重要標準,就如同P2P銀行存管、ICP備案一樣,成為了合規經營的“標配”。這場監管風暴或許會把現金貸拉下暴利的風口,但回歸普惠金融本質、安全靠譜的市場才是更多人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