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公益崗申論熱點:讓旅遊“年齡附加費”無處可尋

“年齡附加費”這種一般針對老人和孩子的附加費,

並非是因為這個群體需要提供特殊服務而產生,其實質上是“低價遊”模式的必然產物。在旅遊市場,“低價遊”往往最容易吸引老年群體。但“低價遊”只是一個表面的噱頭,其得以形成的一個重要前提便是遊客在旅遊的過程中,還必須按照旅行社和導遊的要求進行一定額度的消費,從而保障旅行社的正常營收。可老人和小孩群體,恰恰又不具備足夠的消費能力。在這種背景下,
向特定群體提前收取“年齡附加費”,就成了旅行社變相的“保本”之道。

“年齡附加費”的形成,根子還在於“低價遊”模式的大行其道。換言之,只要這種模式不能得到徹底治理,即便沒有“年齡附加費”,也會形成新的對消費者權益構成損害的“收費”藉口。因此,

在提醒老人注意類似消費陷阱,並增強維權意識的同時,對於“年齡附加費”的治理,還是要回到嚴格打擊“低價遊”的軌道上來。

“低價遊”在根本上說是旅遊市場低端化和不成熟的一種表現。比如,不止旅行社希望靠“低價遊”來招攬遊客,一些景點和商家也希望靠“低價遊”攬客與強制消費來支撐營收,這就涉及旅遊市場的利益分配和盈利模式問題。當然,遊客之所以難以避免“低價遊”陷阱,

除了“貪便宜”心理,也與旅遊市場的監管疲軟有直接聯繫。但不管如何,“低價遊”模式,都不應成為旅遊市場的主流。

事實上,無論是“低價遊”還是收取“年齡附加費”,本身都是違規之舉。一方面,旅行社推出“低價遊”模式,涉及不正當的旅遊市場競爭,也很容易形成對遊客的欺詐,目前已被國家旅遊局明令禁止;另一方面,向不同群體收取額外附加費,也違反了相關規定,

且有年齡歧視之嫌,若這一做法行得通,勢必形成“破窗效應”,從而構成對多數遊客的權益侵犯。其實,只要是正常的消費協議之外的費用收取,都該受到嚴格限制。

參考對策

第一,加大監管力度。旅遊市場的健康發展,遊客舒心的旅遊感受的獲得,不能僅僅靠遊客“自覺”的與特價團“割席而坐”,

更需要旅遊監管部門,對所謂的特價團,以及“年齡附加費”等違規行為加大查處力度。成熟旅遊市場的形成,不是靠“年齡附加費”買來的。旅遊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僅要建立不文明遊客黑名單,還要建立一套違法旅行社黑名單,使“年齡附加費”等違規行為無處可尋。

第二,深化旅遊體制改革。旅行社不遵守法規,誠然與旅遊主管部門執法不嚴、整治不力有關,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旅遊行業無序競爭的狀態沒有被打破。正如業內人士表示,競爭激烈催生價格戰,價格戰催生低團費,低團費催生購物回扣,購物回扣催生差別團費。因此,必須重視從根上進行治理。除了主管部門強化監管、規範運作、嚴格執法之外,還需通過深化旅遊體制改革,在保證廣大遊客合法權益的同時,從制度上打破旅行社的惡性競爭,保證導遊等從業人員的合理收入,健全市場約束機制,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旅遊市場和旅遊環境健康發展。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但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旅遊行業無序競爭的狀態沒有被打破。正如業內人士表示,競爭激烈催生價格戰,價格戰催生低團費,低團費催生購物回扣,購物回扣催生差別團費。因此,必須重視從根上進行治理。除了主管部門強化監管、規範運作、嚴格執法之外,還需通過深化旅遊體制改革,在保證廣大遊客合法權益的同時,從制度上打破旅行社的惡性競爭,保證導遊等從業人員的合理收入,健全市場約束機制,這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旅遊市場和旅遊環境健康發展。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