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殲20上艦有望?局座一針見血,它才是最佳選擇,都別瞎猜了!

前些日子,網上流傳出一張某機場3架殲20與3架殲16戰機“大象漫步”的圖片,由此引發了網友對於殲20上艦的再一次大規模討論!

以前,因為美國媒體主觀臆測稱其長度達到甚至超過22米,

比之蘇27戰機家族都要更長,因此認為其並不適合作為空中優勢戰鬥機,只是一款“戰鬥轟炸機”。

對此,我國網路上就出現了一種殲20戰機過長,加之以F22戰機為參考猜測認為殲20戰機空重太大;所以殲20上艦將存在困難,必須大幅度削減機身長寬和重量,

才有上艦可能。

但官方放出的圖片顯示,殲20的長度應該在20米出頭,比之目前在役的殲15“飛鯊”艦載機都要短。至於說的過重則更站不住腳,因為殲20使用了大量複合材料,以及用3D列印技術,所以其空重並不會比四代機大太多,甚至有可能會更輕。

因此絕大多數網友就認為,

殲20戰機其實並不存在無法上艦的問題,只要在如今的基礎上進行機體結構強化、修改起飛系統、助降系統等方面,就能達到上艦的要求!

但18日央視節目中,張召忠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看法,他表示一直對殲20上艦抱有疑問,因為殲20設計的時候主要是空軍使用,所以它並沒有進行海軍航母彈射,這樣的結構強度設計和試驗。

而我們知道艦載機彈射和著艦時,對戰機的拉伸應力會非常大,如果不再在殲20的基礎上,進行大規模修改和相應結構加固的話,那麼彈射和降落都將不可能實現,同時殲20不可折疊的機翼,以及無法抵禦鹽霧侵蝕的材料,都成為阻礙其上艦的難關。

最後,局座更是表示,海軍未來如果真要上一款四代隱身機的話,

他認為專門為海軍艦載型研製的殲31戰機較之殲20戰機,才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