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每一名中國軍人,都在挑戰著自己的“不可能”

歡迎大家閱讀“景德鎮南河公安”頭條號。如果您喜歡本文章,還可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薦。

執行任務25000多次零失誤,100步正步加100步齊步,每一步都要達到75釐米,

同一步幅切換兩種步法,途經三個拐彎,36人動作整齊劃一,到達預定地點時“精准到毫釐”……

這兩天,隨著央視《挑戰不可能》節目的播出,這串看似只有現代機械才能完成的高精度動作刷屏了。成功挑戰這個“不可能”的,是來自國旗護衛隊的一群年輕軍人。他們,被網友譽為“中國男神天團”。

當中國軍人與“不可能”三個字聯繫在一起時,許許多多震撼也就隨之而來了。

01

1960年5月,英國二戰名將蒙哥馬利元帥來到中國訪問,

近距離觀看了中國軍人的技能展示。

幾年前,這支裝備落後的軍隊曾經在朝鮮戰場上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英軍亦在其中。而在那場戰爭爆發之初,包括麥克亞瑟等二戰名將在內的許多西方國家軍人,都認為中國軍隊“不可能”打贏,甚至覺得中國軍隊“不可能”參戰。

▲毛澤東接見蒙哥馬利(資料圖)

但中國軍人最終不可思議地完成了那次“不可能”的挑戰。

那天,年輕的中國士兵嫺熟的射擊、投彈、格鬥技能深深震撼了蒙哥馬利,但他似乎仍然不服氣。看到刺殺表演時,蒙哥馬利望著500名士兵組成的氣勢磅礴的刺殺方隊,突然提出:“能否允許我到刺殺行列裡看一看?”

走進佇列,

蒙哥馬利再次要求:“能不能請士兵脫帽?”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500士兵齊刷刷右手持槍,左手脫帽。蒙哥馬利仔細打量每個士兵的額頭。

(資料圖)

幾天之後,回到香港的蒙哥馬利解釋了自己的奇怪舉動,他說:500人的刺殺方隊像一個人一樣,開始我以為他們都是服役多年的軍官;當我走進佇列,

看見每一個士兵額頭都是光光的,沒有一點皺紋,才相信都是年輕的士兵。

眼見為實。中國軍人實實在在地擊碎了蒙哥馬利心中的“不可能”,這位久經沙場、從不服輸的元帥語重心長地說道:我要告誡我的同行,不要同中國軍隊在地面上交手,這要成為軍事家的一條禁忌,誰打中國,進得去出不來!

把事情做到極致——這樣的軍人是不可戰勝的。

撼山易,撼解放軍難!

02

我有幸參觀採訪過國旗護衛隊。走近他們,用常人的眼光看待,他們的自我要求近乎苛刻。

他們對每一次擺臂,每一次踢腿,每一次任務乃至衣服上的每一道褶皺,都堅持用最精細的標準衡量,像匠人一般對待自己每天看似重複的生活。

我的同事開玩笑說,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一定是處☆禁☆女座。其實,他們的精確和完美絕非與生俱來,而是在日復一日的磨練中養成的。

其實,“處☆禁☆女座”的不只是國旗護衛隊。每一名中國軍人,從進入軍營的那一刻起,就追求著自己的精益求精,就確保自己的“萬無一失”,就挑戰著自己的“不可能”。

國旗護衛隊,是中國軍人的典型代表。他們對細節的追求,是這支軍隊的一種勝利品格。這種勝利品格,濃縮在對75釐米步幅的精確追求中,濃縮在震撼蒙哥馬利的整齊劃一中,也濃縮在中國軍人對完成每一項任務的竭盡全力中。

不管戰場上,還是在生活中,對中國軍人而言,“任務”二字是至高的。每一個任務的具體內容、形式可能千差萬別,每一名軍人的崗位和承擔的工作可能各不相同,但完成任務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做到最好。

正如有些執拗的許三多所做的那樣:交給我的任務,我就堅決完成;讓我做的事,我就做到極致。所以,無論是在草原五班,還是在老A特訓,儘管任務不同,但許三多就是許三多,他會把所有的事做到最好。

這也正是那500名士兵震撼蒙哥馬利之處——有這樣態度的普通士兵,還有什麼敵人不可戰勝呢?

這種對極致的追求,就是中國軍隊一個個“挑戰不可能”奇跡誕生的內在動力。這支軍隊中,有駕駛最先進隱形戰機的四代機飛行員,有操控萬噸戰艦的大國水兵,也有在諸如廚房、衛生隊、兵站等擔任最基礎保障任務的普通一兵;有研究戰略導彈、高精尖預警設備等尖端武器裝備的軍工巨匠,也有年復一年在極寒邊關爬冰臥雪的一線哨兵。他們的工作不同,但每一個崗位都不乏像國旗護衛隊員一樣對自己苛刻、對使命執著的人。

這種每一名軍人對自身的苛刻要求,恰恰成就了中國軍隊讓人望而生畏的軍威。

03

2010年初,美國航空週刊曾發文展望未來戰鬥機發展趨勢。當時,美國F-22、F-35隱身戰機風頭正勁,儘管中國殲-10和殲-11已經讓一些國家刮目相看,但這本雜誌依然斷言:很難想像中國航空工業會在未來10年內造出真正的隱身戰機。

後來的事中國軍迷再清楚不過——僅僅一年之後,在美國前防長蓋茨訪問中國之際,中國自行研發的殲-20隱身戰機橫空出世。

▲國產殲-20隱身戰機(資料圖)

中國軍隊挑戰過多少“不可能”?

《真正男子漢》熱播時,“楊根思連”的連魂曾在網上刷屏:“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這不正是中國軍人對“不可能”三個字的認知和理解嗎?

所以,有人不相信人能在烈火中一動不動——然而邱少雲做到了;

所以,有人不相信血肉之軀可以去堵怒吼的機槍——然而黃繼光做到了;

所以,有人不相信沖過決口的滔天洪水可以被降服——然而跳進洪流中的中國軍人做到了;

所以,有人不相信一窮二白的中國可以造出原子彈——然而羅布泊上的幾萬勇士做到了;

所以,有人不相信南沙狹窄荒涼的島礁可以長期駐守——然而一代代南沙人在祖國的南大門紮下了根……

所以,有人不相信中國可以造出核潛艇、預警機、航空母艦——然而在一窮二白中起步的中國軍隊全部做到了……

回望過去,中國軍人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時空刷新著人們對“不可能”的認知。正如一家外國媒體在報導中國萬噸大驅下水時的言論:“中國軍隊的每一項成就,既讓世界瞠目結舌,卻又在情理之中。沒有哪個預言家,敢於預測這支軍隊的極限。”

中國軍人,時刻準備著挑戰下一個不可能!

版權申明 |轉載自「鈞正平工作室」

其實,“處☆禁☆女座”的不只是國旗護衛隊。每一名中國軍人,從進入軍營的那一刻起,就追求著自己的精益求精,就確保自己的“萬無一失”,就挑戰著自己的“不可能”。

國旗護衛隊,是中國軍人的典型代表。他們對細節的追求,是這支軍隊的一種勝利品格。這種勝利品格,濃縮在對75釐米步幅的精確追求中,濃縮在震撼蒙哥馬利的整齊劃一中,也濃縮在中國軍人對完成每一項任務的竭盡全力中。

不管戰場上,還是在生活中,對中國軍人而言,“任務”二字是至高的。每一個任務的具體內容、形式可能千差萬別,每一名軍人的崗位和承擔的工作可能各不相同,但完成任務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做到最好。

正如有些執拗的許三多所做的那樣:交給我的任務,我就堅決完成;讓我做的事,我就做到極致。所以,無論是在草原五班,還是在老A特訓,儘管任務不同,但許三多就是許三多,他會把所有的事做到最好。

這也正是那500名士兵震撼蒙哥馬利之處——有這樣態度的普通士兵,還有什麼敵人不可戰勝呢?

這種對極致的追求,就是中國軍隊一個個“挑戰不可能”奇跡誕生的內在動力。這支軍隊中,有駕駛最先進隱形戰機的四代機飛行員,有操控萬噸戰艦的大國水兵,也有在諸如廚房、衛生隊、兵站等擔任最基礎保障任務的普通一兵;有研究戰略導彈、高精尖預警設備等尖端武器裝備的軍工巨匠,也有年復一年在極寒邊關爬冰臥雪的一線哨兵。他們的工作不同,但每一個崗位都不乏像國旗護衛隊員一樣對自己苛刻、對使命執著的人。

這種每一名軍人對自身的苛刻要求,恰恰成就了中國軍隊讓人望而生畏的軍威。

03

2010年初,美國航空週刊曾發文展望未來戰鬥機發展趨勢。當時,美國F-22、F-35隱身戰機風頭正勁,儘管中國殲-10和殲-11已經讓一些國家刮目相看,但這本雜誌依然斷言:很難想像中國航空工業會在未來10年內造出真正的隱身戰機。

後來的事中國軍迷再清楚不過——僅僅一年之後,在美國前防長蓋茨訪問中國之際,中國自行研發的殲-20隱身戰機橫空出世。

▲國產殲-20隱身戰機(資料圖)

中國軍隊挑戰過多少“不可能”?

《真正男子漢》熱播時,“楊根思連”的連魂曾在網上刷屏:“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這不正是中國軍人對“不可能”三個字的認知和理解嗎?

所以,有人不相信人能在烈火中一動不動——然而邱少雲做到了;

所以,有人不相信血肉之軀可以去堵怒吼的機槍——然而黃繼光做到了;

所以,有人不相信沖過決口的滔天洪水可以被降服——然而跳進洪流中的中國軍人做到了;

所以,有人不相信一窮二白的中國可以造出原子彈——然而羅布泊上的幾萬勇士做到了;

所以,有人不相信南沙狹窄荒涼的島礁可以長期駐守——然而一代代南沙人在祖國的南大門紮下了根……

所以,有人不相信中國可以造出核潛艇、預警機、航空母艦——然而在一窮二白中起步的中國軍隊全部做到了……

回望過去,中國軍人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時空刷新著人們對“不可能”的認知。正如一家外國媒體在報導中國萬噸大驅下水時的言論:“中國軍隊的每一項成就,既讓世界瞠目結舌,卻又在情理之中。沒有哪個預言家,敢於預測這支軍隊的極限。”

中國軍人,時刻準備著挑戰下一個不可能!

版權申明 |轉載自「鈞正平工作室」